国乒女将裙装早已普及 性感永远无法替代比赛

[摘要]一直以来,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穿着都是惹人关注的焦点,随着体育比赛商业化的发展和诉求,随着网络碎片化传播和视觉时代来临,一股女子运动的裙装甚至性感热潮早已到来。

国乒女将裙装早已普及 性感永远无法替代比赛

李武军(微博)在微博中公布的苏州世乒赛女乒队员的裙装“战服”

随着下个月在苏州举行的2015年世乒赛的日益临近,国乒女队也正在成都进行封闭训练。日前,此次征战世乒赛女乒队员的“新战袍”引起广泛关注,不过大家关注的点并不是它的“新”,而是吐槽其奇怪的设计和配色。甚至有网友直呼:“第一眼看见刘诗雯(微博)觉得穿的是举重服的路过!”

穿连衣裙打比赛?网友不忍直视

在目前公开的本届世乒赛国乒女队的三套服装中,有两套都是裙装,其中一套还是连衣裙样式。虽然从形式上和颜色上看得出国乒正努力寻求变革和突破,但是对于“新战袍”网友们却并不买账。绝大多数网友都直言服装太丑:“能这么丑也是不容易”、“队服真的越简单越好看,现在对比真的是黑色龙服最好看”、“丑得不忍直视,还是不要变花样了,就普通的衬衫+短裤就最美了!”、“第一眼看见刘诗雯觉得穿的是举重服的路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乒三将李晓霞(微博)、丁宁(微博)和刘诗雯亲手设计的服装。李晓霞设计的T恤衫中心图案是两只蜗牛,因为“蜗牛是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丁宁设计的T恤正面远看像进入了迷宫,背面则是一双翅膀,寓意自己能越飞越高,并且感谢球迷一路相伴。刘诗雯设计的T恤则更符合小女生的心理,上面有蝴蝶结和桃心。相对于三套“新战袍”,网友更加青睐三位女队员的亲手设计,有网友直呼:“不能穿这个比赛吗!”

展示女将风采 国乒早已普及裙装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际乒联(微博)就鼓励女乒球员穿上裙装。近年来,在中国女乒总教练孔令辉(微博)的倡导下,女乒的参赛服装进行了大改革,原来清一色的裤装慢慢被更加清新亮丽的裙装所取代。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日本名将福原爱携手石川佳纯获得女双冠军后,向媒体直言并不想穿这套裙装。“我喜欢穿裙子,但是这套裙子太亮了,而且袖子特别短,还连在一起,我不想穿这样的。”显然,裙装出战的国乒小花们在那届东亚运动会上抢走了不少“瓷娃娃”的风头。

对于女乒的裙装,西安市乒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马瑞娟告诉华商报记者:“身为女性,我挺支持裙装的,我也有一身,穿起来非常漂亮,很吸引身边人的目光。不过在民间层面上,裙装的推广不是很好,我认为主要是业余球员的身材穿上裙装不一定会好看,而且裙子有些短,乒球爱好者还是较为保守。”

乒羽比赛才穿裙子?足篮球比赛都尝试过

与女乒提倡身着裙装参赛相比,国际羽联在2011年出台了“未来所有女子选手将着短裙参赛”的硬性规定,效仿女子职业网球的同时,更主要还是博取观众眼球。有意思的是,不仅是乒羽效仿网球推广裙装,连女子篮足球都曾尝试用裙装来吸引更多的赞助商。

2008年的荷兰女子足球乙级联赛上,FC拉克特俱乐部的球员们一身裙装引起不小争议,美国女足大联盟也曾在2009年推出裙装队服。虽然裙装受到了队员、球迷在内的一致好评,不过想借助裙装展现女性之美,而博取赞助商关注的初衷,还是令人感慨女足发展的窘境与无奈。

“当竞技性达到顶峰时,寻求其他方式引起关注,是种合理的推广方式。”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教授蔡军解释道,“中国乒乓球称霸世界,如何再引起外界关注,裙装就是个很好的方式。篮足球女队员穿裙装也很好看,但如果仅仅是以视觉效应,而不是运动本身来吸引球迷、吸引赞助商,我认为可以试用,但不是长久之计。”

华商报记者 张尧

性感永远无法替代比赛

一直以来,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穿着都是惹人关注的焦点,随着体育比赛商业化的发展和诉求,随着网络碎片化传播和视觉时代来临,一股女子运动的裙装甚至性感热潮早已到来。曼妙的裙装打扮确实可以为女子运动增添关注度,但性感却永远无法代替比赛本身,更别提承担振兴乒乓球全球影响力的重担了。

这一次,国乒出征世乒赛的新裙装被网友吐槽并不奇怪,这是中国乒乓球的整体处境决定的,整个世界乒坛需要的是更有观赏性和更加具备竞争性,继而去吸引更多商业赞助和市场化。不管是国际乒联还是中国乒乓球队,尽管推广裙装多年,但是乒乓球运动的处境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反而差距越来越大,观赏性和竞争性都越来越差,甚至不少外国运动员还想着“倒插门”联手中国队员去冲击锦标。

另外,对于运动员而言,自从裙装诞生之后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毕竟不是每个女运动员都有穿裙装的美妙身材。当然,随着运动服设计的发展,运动员们也无须担心影响动作发挥、走光等一系列副作用。但一项体育运动要靠“性感”提高关注度并吸引商机,至少从现在看远非那么简单。同理,除了中国的乒乓球女队,白俄罗斯女篮和美国女足大联盟也没有因为推广裙装而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因此,有人会说,“很多人都以为女子运动员穿上性感的运动衣就能赢得收视率和门票,那么还不如找一群漂亮的模特来得简单。”

尽管电视转播和商业开发早已深入职业体育,但视觉效应并非商业体育唯一的追求。也只有从运动本身以及市场化着手,才能在这个被各种利益和商业体包裹的体育世界里汲取养分。否则,一项运动没有真正吸引人的竞争性和观赏性,还能如何发展呢? 赵蔚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