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奥运改革了 举国体制还能走多远?

[摘要]奥运会都改革了,我们的全运会、举国体制是否仍无视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是三步一回头地小打小改,还是干脆喊喊口号?就像巴赫说的,现在改革还能掌握主动权,再不改革一切都晚了。

国际奥委会全会推动奥运改革截图

国际奥委会全会推动奥运改革

2'45''

1530

腾讯视频

原标题:奥运会都不得不改了——全运会和举国体制还能坚持多久?

深圳晚报体育评论员 黎晓斌

奥运会的家不好当了。这个巴赫心里最清楚。如果说萨马兰奇开创了奥运会“职业化”、“产业化”的时代,到了罗格就是严厉规范了奥运会与钱的关系。那么巴赫怎么办?求大不行了,求全也不行了,只能求变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未来10年,奥运会也得降低自己的逼格。没办法,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都办过奥运会后,已经很难找到有实力又没当过主办国的接手了,满打满算也就南非和印度了。再走一圈,无非还是美俄中德英法巴日韩。而且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再也找不回20年前争办奥运会的热情。想想巴西世界杯前连绵不断的抗议示威,有哪个国家的国民还愿意不计成本地为奥运会狂洒金钱?所以,这项“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核心,就是准许“联办”——到目前为止,奥运会还是只在一个城市举办,别说两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一起主办,就算是同一个国家的城市,也只能冠上“协办城市”的头衔,连名分都没有。

毫无疑问,这项改革是在2020冬奥会三个欧洲城市在关键时刻撤销申办的背景下产生的,因为国际奥委会已经很明白,百年奥运的最黄金顶峰已经过去。既然巴赫来自德国,既然是因为欧洲城市撤销申办而起,所以改革后获益最大的当然是欧洲,比如阿姆斯特丹就可以与布鲁塞尔联手,维也纳&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奥斯陆这些已无力单独承担奥运会庞大主办需要的城市,很快就会提出申办。甚至加拿大的一些城市,也可以与美国的城市作良好的互补。再加上打破比赛大项的限制,只是限定参赛运动员数和小项数,目的都是提高申办奥运会的兴趣。

就像巴赫说的,现在改革还能掌握主动权,再不改革一切都晚了。在奥运会办赛成本不断攀升、兴奋剂丑闻愈演愈烈、网络时代青少年参与体育热情下降的背景下,国际奥委会的这场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遏制禁药,有助于维护奥林匹克诚信;东道主有权灵活设置项目,有利于保持大众和青少年对奥运会的关注度。无论巴赫在国际奥委会中有多高的统治力,这次40多项改革能在一天内以极高的票数全部通过,反映的是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真实压力。

奥运会都改革了,我们的全运会、举国体制是否仍无视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是三步一回头地小打小改,还是干脆喊喊口号?长痛不如短痛,躲是躲不过的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forthzh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