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所服药物为常用药剂 疏忽申报或能减刑

[摘要]其实8月15日赛外药检的尿瓶调回重新检查的意义不过也就是进一步证明李宗伟并非故意服用,所有的责任都可以归结为大马羽总疏忽申报,那么李宗伟只接受一个口头警告的处罚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李宗伟所服药物为常用药剂 疏忽申报或能减刑

李宗伟(微博)(资料图)

腾讯体育11月8日讯(记者张楠)北京时间11月8日,根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羽毛球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李宗伟涉药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本月5日挪威B瓶的开瓶结果已经出炉,依旧为阳性,药物为地塞米松类药剂。就在结果公布之后,大马羽总方面又传出声音,称李宗伟在赛前的确服用过相关药剂,但该药剂在赛外是可以服用的,他们也期待8月15日李宗伟一次赛外药检能够帮他翻盘。而腾讯体育记者也询问了常年服务于中国国家队的医疗团队,对于地塞米松药剂,的确是允许服用的一种消炎类药剂,但服用前应该先跟国际反兴奋剂中心申报,团队专家也不解大马羽总为何没有上报。如果,李宗伟身体内查出的药剂确认为地塞米松类,那么他的处罚将会被大大减轻,只是口头警告也有可能发生。

尽管李宗伟携妻亲自前往挪威目睹了B瓶的开瓶过程,但无论是他本人还是跟他一起前往挪威的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长凯里对于B瓶翻盘的结果都不报太大希望。最终,马来西亚媒体在今天报出了B瓶仍呈阳性的结果,而涉嫌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类药剂。而结果出炉的同时,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长凯里也向媒体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地塞米松类药剂在赛外是允许服用的,李宗伟最后一次服用它是在7月17日,而8月15日李宗伟恰好还做过一次赛外药检,只是当时没有检测地塞米松药剂,如果那次尿样重新取出进行检查,确认含有地塞米松类药剂,那么只能算是李宗伟个人代谢慢,甚至可以帮他成功翻盘,洗清罪名。

地塞米松类药剂究竟是一种什么药剂?在字条解释中,显示这是一种消炎类的药物,因带有兴奋剂作用,所以明确标明运动员慎用。在所有兴奋剂类型中,该类药物属于最轻的一种,除了一些消炎药,一些常用的眼药水里面都含有这样的成分。腾讯体育记者也询问了常年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服务的医疗团队专家,他解释这种药物在运动员身边其实很普遍,众所周知很多受伤运动员在赛前打的“封闭”就含有这样的药物。“打封闭,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根据国家反兴奋剂协会规定,如果运动员在比赛前不得不打封闭的话,提前跟协会申报自己赛前打过这样的药物,如果之后兴奋剂检查出含有地塞米松类药物,是不会被处罚的,这也是允许的。”专家介绍,在运动队里大多都是这样操作的,除了地塞米松类药物,退烧用的类固醇药物如果服用前申报,也是不会被算作兴奋剂检测不合格的,只是他不明白李宗伟涉药事件中,为何大马羽总没有对此进行申报。

同时,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长凯里也透露,地塞米松类药剂是可以在10天到两周内被代谢出体外的,而李宗伟药检的时间是8月30日,距离他上次服用这类药剂长大一个月零13天,凯里也认为有可能跟李宗伟个人身体代谢慢有关。国家队专家也表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身上情况都是各异的,但如果大马羽总提前申报,便完全可以排除药检不合格的事情发生。由此看来,大马羽协疏忽申报则成了该事件最大的问题。

尽管,目前马来西亚方面仍没有对此事进行任何官方的回应,但从目前各方的声音来看,似乎一切都存在转机。如果真如凯里所说,只是地塞米松类药剂,其实8月15日赛外药检的尿瓶调回重新检查的意义不过也就是进一步证明李宗伟并非故意服用,所有的责任都可以归结为大马羽总疏忽申报,那么李宗伟只接受一个口头警告的处罚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正如李龙大当年因为没有及时汇报行踪,导致赛外药检失败一样,当时给了他禁赛一年的处罚,但韩国羽协通过国际仲裁法庭驳回了世界羽联(微博)给出的处罚,将李龙大没有及时汇报行踪的原因全部揽下,最终免去处罚。大马羽总也预计在今天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事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