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之王,不是王皓的“王”

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当王皓(微博 博客)最后一板正手拉球出界,韩国选手 柳承敏疯狂一般的庆祝动作凸显出当时还是小将的王皓以及当时还是少帅的刘国梁(微博 博客)孤寂的身影。紧接着,2005年世界杯决赛,王皓再次负于德国选手波尔(微博)饮恨,从第六局的8比4领先到第七局开局的0比6落后,一场比赛中连丢13分的“纪录”令人无比唏嘘。到后来2008年奥运会决赛负于马琳(微博),继而面对后起之秀张继科(微博)的决赛四连败,如果评选当今乒坛的“亚军之王”,王皓当之无愧。

亚军之王,这是很多运动员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度,距离最巅峰只差小小的一点距离。这不禁使我想起从小时候就常听到的已被人断章取义过的一段话: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这句话的后半句是这样说的: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所以,在王皓行将退役之时,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的一番话也就让人不难理解:“对于王皓来说,要以伦敦奥运会决赛输给张继科为荣。”一方面,屡败屡战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力表彰;另外一点,张继科在决赛中的表现之于王皓而言,确实有些神一样存在的感觉了。除去2010年世界杯决赛,自2011年世乒赛开始,张继科在世界三大赛中的单打胜率为100%,也就是说,只要有张继科参赛,其他选手就只能为亚军拼杀了,即便顽强如王皓也不例外。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决赛中,张继科面对苦手马龙(微博),竟然再次以4比3的比分拿下。训练不系统、连续作战、伤病与疼痛都无法阻挡一颗对冠军绝对渴望与绝对自信的心。这样的心是一名超一流运动员最宝贵的天赋,当然也不是谁想有就一定能有的。

回顾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最近一次崛起的艰难历程,既有刘国梁、孔令辉(微博)这样的大满贯双子星选手,也有刘国正(微博)、阎森(微博)、郝帅(微博)等等超一流高手的默默付出。第44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半决赛,阎森在负于如日中天的瓦尔德内尔后,站在第三名的领奖台上不能自已;第45届世乒赛团体决赛,当刚刚获得大满贯荣誉的刘国梁连丢两分看着老迈迟暮的瑞典队欢庆胜利时,双子星在宿舍里抱头痛哭,他们发誓要在第二年将失去的冠军夺回来。然而,国际乒联(微博)此后针对中国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直拍正胶打法的刘国梁也永远失去了在团体决赛中证明自己的机会。

时过境迁,当年的双子星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当家人。而球迷们依然最怀念他们作为运动员时在场上为国拼杀的动人心魄与精彩。好在,此时我们有了更多优秀的运动员,他们的出色表现足以证明自己已经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枪。眼看如今刘国梁已是两个女儿的父亲,王皓、王励勤(微博)等曾经是刘国梁麾下的世界冠军们也在历尽了千辛万苦之后抱得美人归,新世纪中国乒乓球队大团圆的好日子或许真的就在眼前了吧。

决赛之王,期待你在里约的再一次辉煌。(胡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atiji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