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特长生打篮球后猝死 上月仍参加省大运会

20岁特长生打篮球后猝死 上月仍参加省大运会

女篮特长生猝死

知情者说,她平常身体未有异常,上个月还被抽去参加了省大运会游泳比赛

医生:猝死者绝大部分是心脏原因,运动时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70-年龄)以内

记者 戴 萍

前天傍晚6点多,一名刚刚结束完篮球对抗训练的湖南工业大学女学生,突然倒地,在场的教练和队友迅速展开急救,并拨打120。医生赶到训练场时,女生已经死亡。

篮球对抗训练后,女生突然倒地猝死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湖南工业大学河东校区篮球场,不少学生正在球场锻炼身体。记者询问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一名女生表示,她看到救护车从学校开出去,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名老师证实,前一天傍晚确实死了一个学生,只不过事发地点不是室外篮球场而是体育学院的室内篮球训练场。

体育学院的篮球训练场在学院的二楼,这里同时还是羽毛球训练场地,一些男生正在接受训练。被问及猝死女孩的事情,大家称并不清楚。几经打听,记者终于从一名知情者口中获知了事情经过。

猝死的女孩名叫阳阳(化名),今年20岁,是一名大二的学生。阳阳是一名体育特招生,属于高水平运动员。事发当天,她和队友们从5点多开始训练,做了半个小时左右的热身运动,之后进行1对1的对抗练习。

对抗练习结束后,阳阳和队友走到边上去休息。队友和另外一个人聊了两句,扭头想找阳阳说话,阳阳却身子一软倒了下去。队友和教练马上围拢过来,见情况不好,大家立即展开急救。大约急救了3、4分钟,没有效果后,拨打了120。

市人民医院120赶到体育学院篮球训练场时,阳阳已经停止了呼吸。“虽然已经停止心跳了,我们还是积极抢救,在现场抢救了40多分钟。接回医院后,还抢救了20多分钟,但还是没有救过来。”出诊的郑医生介绍说。

平常身体未有异常,猝死前正在备战比赛

据这名知情者介绍,阳阳身高在1.75米至1.77米间,属于高高大大的类型。因为是篮球特招生,阳阳进入大学以来,一直接受篮球训练,是湖南工业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的队员。“阳阳不是体育学院的学生,她有自己的专业。”这名知情者说,但因为是特招生,她平常接受体育训练,并参加比赛。

阳阳是篮球特招生,主要训练项目是篮球。前段时间,阳阳还被抽去参加了两个月的游泳训练,备战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个月,阳阳所在的队伍获得了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的金牌。“阳阳是这四个队员里,游泳水平最弱的一个,其他三个同学的游泳基础都比她好。”知情者说。

结束完游泳比赛项目后,阳阳又开始备战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每周休息一天,训练六天,每天下午训练一个半至两个小时。“阳阳性格开朗,也从没有听说过她有什么疾病。”知情者介绍道。

记者采访时,阳阳的家属已经从老家赶到了株洲,但这名知情者不愿透露阳阳是哪个系的同学,也不愿透露阳阳的家庭情况。记者在体育学院并未找到当时训练的老师。

关于猝死

医生:猝死者绝大部分是心脏原因其中有些平时身体很好

出诊的郑医生表示,阳阳属于猝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杨猛介绍说,猝死的发病率低,在猝死的人中年轻人居多。1986年1月24日,美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弗-海曼在日本打比赛的时候,猝死球场,年仅31岁。弗-海曼被确定为马尔凡并发症发作。这种疾病属于先天因素所致,患者有的心脏发育异常,有的心血管发育异常。从医学角度说,有明显的生理缺陷。

杨猛表示,猝死的人中,有80%的人由于心脏原因死亡,20%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例如重要脏器突然大出血、脑血管爆裂等。因心脏原因猝死的人,有一部分是基因缺陷所致,“这些人平时身体很好,普通的医院检查也看不出问题。但是他们的基因存在缺陷,导致心脏出现问题。”杨猛说,另一部分人平时身体好,但是在医院检查,可以查出有结构性心脏病,在劳累、情绪激动或者运动量突然大增时,就有可能猝死。还有一些人则是有严重心脏疾病,出现猝死。

如何把握运动的度?

专家推荐“合理运动公式”: 170-年龄=运动的最高心率

杨猛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猝死、“心脑血管疾病”、“冬季”这几个关键词,从临床遇到的病例来看,猝死大部分都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而冬天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2012年4月,深圳公布过数据,在当月的11天之中,有14人死于猝死,其中90%身患心血管疾病。”杨猛说,不当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猝死的案例中,有人是因为连续玩游戏,精神过度紧张疲劳诱发的。有些是因为钓鱼,鱼儿好不容易上钩,精神过度兴奋诱发的。有些甚至是因为与人吵架,导致出现脑出血猝死。还有人则是因为早上害怕来不及到单位打卡,一路奔跑猝死。

所以,“适度”是防止此类悲剧最好的办法。适度的饮食、运动、玩耍,并养成每年体检的习惯,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一旦发病,可以及时自救。

对于病人和健康的人,杨猛建议都要进行锻炼,但锻炼的程度要在自己能够难受的范围之内,“快走、慢跑这些有氧运动都是比较好的。”如何判定运动是否合适,杨猛给了一个公式:170-年龄=运动的最高心率。“套用这个公式运动,是比较安全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标签: 猝死特长生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qiany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