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记者联合会主席梅罗:中国申办冬奥很棒

冰雪华奥星空网站(北京)2014-09-22 10:14
0

仁川亚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们交流展示的平台,也为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9月21日上午,本报常务副总编张乐年应邀在主新闻中心与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会主席梅罗进行了工作交流。随后,本报记者对梅罗进行了专访。

韩国展示了本国骄傲

梅罗认为,亚运会对于亚洲来说是很重要的赛事。亚运会为亚洲优秀运动员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重要。2002年时,韩国曾在釜山举办过亚运会,有着承办大赛的经验。这次仁川亚运会的赛事组织也很不错。当然,在刚刚开赛阶段出现一些问题,这对于大型综合性赛事来说也是正常的。

回味那天的开幕式,梅罗说,仁川亚运会的开幕式挺好。人们通常对开幕式给予很高的关注。这次开幕式上有很多韩国的影视明星,这很正常,因为他们是韩国的骄傲。韩国在体育方面也有值得骄傲的明星,像游泳名将朴泰桓就是其中之一。体育赛事是展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展示国家骄傲的时刻。在中国举办的赛事开幕式都很精彩,我对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印象深刻。

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个很棒的想法

今年7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瑞士洛桑宣布,中国北京与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三座城市正式入围2022年冬奥会申办候选城市。作为中国体育记者的老朋友,梅罗一直十分关心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一直关注着中国申办冬奥会的情况。“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个很棒的想法,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梅罗认为,举办奥运会是一件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议题,举办地在城市建设等方面有所改善,居民也会从中受益。目前中国也在积极努力推进申办的各项事宜。需要看到的是,哈萨克斯坦也拥有很好的申办提案,这将是一次激烈的竞争。

记者需要“多合一”技能应对挑战

作为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会主席,梅罗经常与世界各地的记者打交道。梅罗曾于1978年和2000年两次到访本报。梅罗回忆说,1978年我在北京与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体育报社社长徐才一起参加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会的会议。他是中国的代表。通过徐才,我了解了《体育报》。那次到访体育报社时,我还是个年轻的记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报纸印刷还是用手将铅字一个一个地码到铅版上,很麻烦。很难想象准备印刷一张报纸需要多长时间。

“现如今,媒体的工作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梅罗很感慨,“时代在变化,我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以及与年轻记者接触。”梅罗所在的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会致力于青年记者的培养,他们创建了青年记者训练营。他说,现在的年轻记者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就无法胜任工作。记者们需要“多合一”的技能,包括同时为报纸供稿、为网络等新媒体提供实时信息、拍摄视频、摄影等。我们创建青年训练营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年轻记者们的技能与素质,以满足媒体快速发展对从业者提出的高要求。(中国体育报 特派记者 李雪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