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符号"李娜及她不得不卷入的争论

网球腾讯“大家”2014-09-19 13:09
0

[摘要]在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出台与iPhone 6正式发售的联合夹击下,中国体育代表团本该以低调的姿态出现在亚运会开幕式上,但中国体育现如今最耀眼的代表人物,却轻松地在“抢头条战役”中先声夺人。

《大家》:"符号"李娜及她不得不卷入的争论

9月19日注定又是一个为了抢头条而争得头破血流的日子——在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出台与iPhone 6正式发售的联合夹击下,中国体育代表团本该以低调的姿态出现在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上,但中国体育现如今最耀眼的代表人物,却轻松地在“抢头条战役”中先声夺人。

时针跨过零点,#李娜退役#已经稳稳占据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榜首位置。在社交媒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依然处于未被官方承认或否认的传闻,已经被提前确认。李娜32岁了,她的退役本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更何况在过去的两三个月内,伤病的反复与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的离开,双双加速了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再往前看,今年澳网(微博)的冠军其实也是一帖催化剂,李娜证明了自己不是“一满贯”的流星,并由此到达世界第二的高位——这些成就已经令李娜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亚洲与亚裔网球选手,娜姐再难找到继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职业高手,动力与实力同等重要。少了动力,谁都无法忍耐训练的枯燥、伤痛的煎熬、旅途的波折,还不得不扮演另一个自己,与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功成身就的李娜,或许早就期待着开始这么一段她过去二十年难得体验的生活:当上妈妈,过着隐秘而自由的生活,起居不必再遵循一套刻板的时间表……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绝大部分体育明星最终退役的理由。

即便李娜归隐山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她依然将会被人们牢牢记住。娜姐是新世纪以来中国体育的超级偶像之一,也是中国体育第一位世界级女子明星,证明这些的论据已毋庸多语。在日后观看网球大满贯时,中国球迷在慨叹难以找到一位可以寄以厚望的球员时,也会对失去很多话题感到无趣——在情绪不佳时将自己的丈夫吼出球场,又能在全球直播环节中公开他的鼾声、对钱包的管理,最终以一句“我爱你”换回数千万观众的莞尔,这样鲜活生动的球星别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难得一觅。

李娜更是一个符号。在未来任何一次关于举国体制的争论中,她的名字都会被反复提起。体制反对者们将李娜的成功路径奉为圭臬:2009年前她被体制赋予太多的任务与压力,直至“单飞”后才找到了成功的捷径与自由的空间,逐渐成为最顶级的球员,无论是在竞技场还是在商业价值方面。其实姚明走过类似的道路,进入NBA后与举国体制告别,他才成长为一名具有世界级商业价值与知名度的球员,而姚明与李娜的最大区别不在于篮球与网球的项目区别,而是两人在离开后对待举国体制的态度:前者几乎对此噤声,而后者有过公开的批评,有过谁都看得懂的“黑脸”,理所当然成了对抗的代表。而前几年以“李娜致信孙晋芳”的名义出现的一篇伪作《脏话都形容不了你的卑鄙》,至今仍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被更多人视为真品。

在绝大部分关于举国体制的讨论中,讴歌职业化的同时不忘鞭挞专业体制的落后,似乎成了“政治正确”的表态。而把李娜的职业生涯硬生生地掰成“单飞前”与“单飞后”两个阶段作出分析对比,这是有意无意的迎合站队。“反举派”们往往不谈及(或有意忽略):如果没有举国体制早年打下的基础,还会出现李娜未来的成功吗?

当7岁的李娜开始学习网球时,这是一项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无人问津甚至无人知晓的“贵族运动”。即便在越来越多中国人懂得并可以玩上网球的今天,培养一位职业球员需要的花费依然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业余训练、网球学校这些几乎都成了可以忽略的成本,当一位年轻球员进入可以参加成人赛事的阶段,才是真正的无底洞阶段:他要奔波于国内或亚洲各地出战低级别的ITF赛事,参赛奖金微薄得远不足其一个人的差旅成本,只有不断参赛并取胜时,才有可能在世界排名榜上往前挪动,直到进入前百名才有可能实现产出。通往网球圣殿的道路上堆满知难而退的“尸体”。赢家书写了职业体育的光鲜,但那些难以计数的输家才是整个体系的真实生活。

而李娜们不用担心这些。举国体制为他们打理着一切,不必担忧竞训、衣食与差旅开支,用不计算产出的金钱为其开辟出一条参赛刷经验之路,能为体制换来回报(奥运会或亚运会的成绩)的选手将获准进入保障通道:免试上大学(譬如李娜就读华中科技大学),在省一二线队或国家队系列中谋得教练的职位(譬如李娜的丈夫姜山),极个别的成绩优异者甚至可以成为体育系统的官员。而2009年获准“单飞”时,李娜的世界排名已高达第23位,她是全世界最棒的那一拨女子网球选手,即便没有日后的两个大满贯冠军,参赛奖金以及赞助费依然够她宽裕地养活自己与自己的团队。没有举国体制的早期投入,出身平常人家庭的李娜几乎没有可能挖掘出自己的网球天赋。

举国体制类似应试教育,通过强化训练将一位选手从0带到70分的高度,但随后却往往因为过于限制运动员的个人自由,而令其失去了对项目的热情与向往,难以实现下一步的提升。举国体制的运营模式也与大型体育经纪公司有相似之处——投入巨额资金寻找青少年选手苗子,为其提供专业指导与后勤保障,引导他们走向体育之路,最终通过其中极少数人日后的成功而从中获利,唯有的不同在于,体制对成功的考核就是个别几项比赛的成绩,而经纪公司则更感兴趣的是纯经济回报——就女子网球而言,二者典型的故事正是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之于李娜、IMG之于莎拉波娃。

举国体制可以指摘的话题有很多:谁为其注入资金、使用资金的时间长度与领域宽度、资本投入的回报率、选手进出体系的时间节点与利益分配、“唯金牌论”的考核体系、粗暴原始的管理方式、对于运动员教育方面的缺失等等。但拿李娜个体的成功试图来实现所谓对体制的倒逼,并无立论逻辑。李娜、彭帅、郑洁(微博) 晏紫以及后一批“单飞”的张帅(微博),都曾是举国体制这座金字塔塔尖上的精英,正是在体系不惜代价的扶持下,才走上成功的快速通道。在中国体育市场距离成熟尚远的今天,若无如此呵护,这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孩子根本无法承担成长的高昂代价,亦无途径展现天赋。如果举国体制真的是天才枷锁的话,那么在完全没有这个体系存在的日本,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才只诞生了一位伊达公子与一位锦织圭?

李娜终是退役了。不过她留下的话题,或者说她不得不卷入的这场争论,依然会持续下去。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