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敲响通往世界之门 李娜则是女性表率

[摘要]作为上海日报资深外籍专家,过去15年经他手操刀润色的英语体育稿件多达数万篇。因此,对上海即将到来的疯狂大赛季,这位印度籍专家再熟稔不过。

我赶上中国体育剧变的15年 ——一位白玉兰纪念奖得主的自述

“马上又是上海的疯狂10月。”毕韦西·穆克基(Bivash Mukherjee)这么说道。

作为上海日报资深外籍专家,过去15年经他手操刀润色的英语体育稿件多达数万篇。因此,对上海即将到来的疯狂大赛季,这位印度籍专家再熟稔不过。而他在这座城市一待就是15年,这股子疯狂便是原因之一。

本月初,毕韦西获颁“白玉兰纪念奖”。颁奖礼后,印度人的工作一切如常,除了这次专访。毕韦西说,自己终于从聆听者变成了讲述人。一小时的讲述,他如此回首自己与中国体育互相凝视的15年:“我赶上了中国体育剧变的时候。”

新华社英文稿曾只有四行字

毕韦西是奔着做经济报道的理想来到上海。

“经济新闻总能上头版,这是我想要的。”25岁那年离开家乡,毕韦西带着新闻理想去过曼谷,到过莫斯科,既当过时政记者,也写过经济报道。因此当1999年秋天,一位朋友问他是否想去中国工作时,他毫不犹豫说了“Yes”。“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一个简单直白的念头,毕韦西来了。

但命运却开了个玩笑。因为在夜班时多看了几眼CNN的体育新闻,第二天,毕韦西就被问及是否能负责体育新闻。仍是回答“Yes”,但心境却与之前两样,“那时候我对中国体育的认知几乎为零。”

这种略微混沌的状态到第二年略有改观。2000年悉尼奥运会让他认识了不少中国明星,但遗憾的是“我找不到太多有关中国的英语稿件”。新华社的稿库中,同一桩新闻“中文稿洋洋洒洒数千字,英文稿只有可怜的四行”。而这也激发了毕韦西留下来挖掘更多的中国体育故事。

我正等待下一个大人物

尽管仍有一丝没做成经济新闻的不甘,但对中国体育随后几年的大事件、大人物,毕韦西其实乐在其中。

“北京申奥成功那天,我在南京路大屏幕前,听萨马兰奇说‘北京’,看身边人疯狂。”那天,上海日报特别赶制号外,头条标题“It'sBeijing”就出自毕韦西之手。“早在投票前,我就笃信北京能赢。”印度人说,这是他对中国体育的自信。

可即便他再大胆,2004年之前他也万万没想到,会有一位上海天才横空出世。“我是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的超级粉丝。”他毫不讳言,中国飞人夺冠之夜对身为印度人的自己,同样记忆犹新。“刘翔与姚明不同。”在毕韦西看来,姚明更像“上海名片”,“他能说会道,除了打球还兼顾慈善,是刻有西方烙印的综合明星。”而刘翔则是纯粹的体育人。“中国体育要敲响通往世界之门,刘翔是天才,姚明是运动家,李娜则是女性表率。”用三位巨星给自己心目中的中国体育定下坐标后,毕韦西带着真诚的目光说:“我正等待下一个大人物。”

世界杯无需“好球队”

下一个中国体坛头号巨星暂未可知,但下一桩大事也许就要发生。明年春天,国际奥委会将对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进行投票,北京与张家口的胜算不小。

“北京的夏季奥运会那么成功,冬奥会便是小菜一碟。”毕韦西说,自己更关心的,是中国何时能拥抱世界杯足球赛。“其实看看卡塔尔就知道,没有好球队,照样能办比赛。”在他看来,优秀的东道主球队绝非承办世界杯的必要条件,“就像印度足球从没有人听说,但我们的联赛照样引进了阿内尔卡。有时候,实力与办赛,并非完全对等。”说这话时,毕韦西俨然站到了中国球迷的立场。

“但哪怕没有世界杯,我也足够沉醉。”每年,单是上海举办的大赛就占据毕韦西的大把时间。以至于女儿在上海出生时,他还身处最爱的网球大师杯赛场。

从迷茫到繁忙,这是毕韦西15年对中国体育的拨云见日。

本报记者 王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