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简史之1954:马尼拉见证亚洲铁人崛起

[摘要]在1954年5月1日于的黎剎纪念体育场,用一口地道的马来西亚英文,庄重宣告第二届亚洲运动会开幕。

亚运简史之1954:马尼拉见证亚洲铁人崛起

运动会开幕式

亚运简史之1954:马尼拉见证亚洲铁人崛起

马尼拉运动会

亚运简史之1954:马尼拉见证亚洲铁人崛起

“亚洲铁人”杨传广

俗话说得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说英国话。可能是因为首届亚运会东道主印度兄弟的英文太过乡土气息,到了马尼拉,时任菲律宾总统拉蒙·麦格赛赛决定自己上了。在1954年5月1日于的黎剎纪念体育场,用一口地道的马来西亚英文,庄重宣告第二届亚洲运动会开幕。

如此看来,和耽误了工期导致推迟一年的新德里亚运相比,马尼亚亚运会的逼格无端就高了起来。实际上,马尼拉这座风光绮丽的海滨城市,在亚洲体育的发展史中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1913年这里曾拉开亚洲体坛升腾的序幕,举办远东运动会。

顺道聊聊那年的远东运动会,1913年,也就是民国2年,中国也派出了代表团和日本菲律宾进行角逐。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第一次组队正式组队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在跳远比赛中,来自广东的陈彦以19英尺11.375英寸(约6.08米)的成绩夺得跳远冠军,成为中国最早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获得金牌的还有来自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韦焕章,这位同学获得的是110米栏冠军。看来中国有这个项目爆发的优良传统,时隔101年之后,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在雅典获得110米栏的金牌。

再回到41年后的马尼拉亚运会,这届亚运会一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970名在这里汇集,包括中国台北和香港都派队参赛,新中国因为政治原因没有参加,这里就不多赘言了。在这个年代,填饱肚子和阶级斗争比运动会要重要很多。

3年前的新德里亚运会还比较“粗糙”,一共只有6项比赛大类,本届亚运会增加到了10种,分别是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举重、射击、篮球、足球、自由式角力和拳击,其中射击、拳击和自由式角力首次进入亚运会。本届亚运会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女运动员的数量得到了提升,一共有98名参加比赛,是上届女运动员人数的3倍。

在最终的奖牌榜上,日本还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卫冕冠军最终以金牌38枚的绝对优势蝉联奖牌榜首位,东道主菲律宾以14枚金牌的战绩从上届的第四名跃居第二;韩国以8枚金牌的成绩居第三位。有了竞争,好的成绩也被逼出来了,本届亚运会总共打破大会纪录161人次,平纪录8次,其中田径破大会纪录90次最多;游泳也有64次新纪录。日本选手长谷景治以1分7秒1的成绩打破了男子100米仰泳的世界纪录。

在马尼拉亚运会上,中国台北派出了由137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首次参加亚运会。荣誉团长由当时已高龄72岁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担任。虽然最终他们仅仅以2金、4银、7铜的成绩名列第6,但杨传广还是抢足了风头,开始了“亚洲铁人”的传奇一生。

杨传广1933年7月10日生于台湾台东马兰。1954年5月3日和4日,十项全能比赛在炎热的马尼拉黎剎体育场举行。以“替补”身份入选中国台北代表队的杨文广终以十项总分5454分赢得金牌,上届冠军日本选手西内文夫以25分之差位列次席。这一战使得杨传广一朝成名,第二天的菲律宾报纸纷纷以头条报导这位亚洲十项新星,一家报纸以“亚洲铁人”的标题称呼杨传广,“亚洲铁人”从此成为杨传广的代名词。

4年后,在东京亚运会打破亚运纪录再度蝉联十项全能金牌。之后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念书,在德瑞克(Elvin C. "Ducky" Drake)教练的门下,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银牌得主拉福·强森(Rafer Johnson)一起练习,两人也成为终生的好友。他们同时参加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比赛,杨传广在赛中虽然有七个项目领先强森,不过在铅球一项中落后太多,最后仍以58分的些微差距败北,由强森夺金,杨传广获得银牌。杨传广也因而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中获得奖牌的中国台北运动员。而在最后一个项目1500米,两人抵达终点后,强森累坍在杨传广身上,两人相互扶持的场景,也成为摄影机捕捉的焦点。赛后甚至有观众高喊著:“给他们两人都拿金牌吧”!

1963年以9121分(按现在的计分方法折算为8089分)刷新十项全能运动世界纪录,并被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

2007年01月27日中午,杨传广由于罹患肝癌且中风而过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74岁。

(化身)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