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奥斯卡”今揭晓 以劳伦斯之名重读体育

[摘要]时至今日,其颁奖礼已争取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直播。因此,当今晚的盛典藉由一位“神探”引领,以劳伦斯之名,中国与世界都将重读体育。

《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有句经典台词:它需要观众。今夜,“卷福”主持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礼同样在等待目光的聚焦。

为扩大影响力,每一年都把文艺明星请到颁奖现场,这是劳伦斯的传统,15年来,它已不负“体坛奥斯卡”美誉;而为在全球范围传播体育真谛,不但褒奖竞技卓越,还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劳伦斯的格调,时至今日,其颁奖礼已争取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直播。因此,当今晚的盛典藉由一位“神探”引领,以劳伦斯之名,中国与世界都将重读体育。

比得好,更要推广好

毫无疑问,若按奥运会上的成绩排排坐,中国体育在劳伦斯的光景不至于如此落寞——除姚明与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先后获得劳伦斯最佳新人奖、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最佳团队奖之外,中国人在15届、每届至少七大名目的评选中再未染指奖项。而且,今年的颁奖盛典自候选人揭晓就无缘中国。

因此,当邓亚萍出席官方发布会,“中国选手去哪儿了”成为她被提问频次最高的话题。作为劳伦斯体育学会46名委员里唯一的中国面孔,邓亚萍对中国体育缺乏劳伦斯竞争力的事实毫不讳言:“坦率说来,评选肯定偏向商业化更强、全球推广更好的项目。而中国,差距还是明显的。”这种落差曾让林丹(微博 博客)品味苦楚。此前两年,羽毛球一哥先后作为嘉宾与公益大使亮相劳伦斯盛典。但在红毯上,无人围观,更无人提问,让奥运冠军颇多尴尬。

“的确,很多时候成绩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个人的魅力、社会的形象、公益的担当等等综合因素,决定了一名运动员能否获得青睐。”在邓亚萍眼中,阻隔中国选手梦圆劳伦斯的障碍在于赛场之外,“评选的第一步由全球体育记者选出候选人,随后才由46名委员在其中投票。”2014年的评选,全球千余张有效选票中,来自中国的近100张,而中国选手在第一个流程就全军覆没。这意味着“中国选手的国际认知度还是软肋”,邓亚萍说,“怎样为世界熟知,这是中国体育人面对的一道难题。”

爱运动,更懂爱生命

每一年,林林总总的颁奖礼充斥国内外体坛,为何劳伦斯能独占鳌头?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主席埃德温·摩西称:“颁奖不是作秀,而是体现态度的平台。在颁发运动荣耀之余,更在宣扬核心价值。”这一价值被劳伦斯印在了宣传册的扉页上:“Sport has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8个单词,就实实在在地铺陈在那里,等全世界的体育人慢慢体会。

此时此刻,就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颁奖现场,这句出自纳尔逊·曼德拉之口的名言,比任何时候都能让体育人感知使命。“在MH370的生命悲歌面前,说体育能够改变世界,未免显得有些无力。”摩西(微博)是如此理解这句劳伦斯宗旨的,“但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尽管正在改变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可努力不会停止。”

在马方宣布飞机坠毁的当天,劳伦斯取消了计划中的一系列庆典活动,并在传统的团结杯足球赛上让德塞利、劳德鲁普、麦克马纳曼、门迭塔、中田英寿等足球名宿们佩戴上黑纱。“这是我们对生命的景仰。越是有悲恸,人们越需要体育给予的力量。”摩西相信,从某种程度而言,爱体育与爱生命是共通的,“在每一片神奇的土壤上,都会因为人类理性和感性的追求,盛开出最灿烂的运动之花。”

以劳伦斯之名,世界体育人正用另一个价值体系来体味、衡量运动本身。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