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李娜耳光门决不能不了了之

[摘要]李娜澳网夺冠后新闻持续发酵,一直霸占头条,特别是“耳光门”将关于李娜的炒作推向高潮。吊诡的是,耳光门在媒体众说纷纭推波助澜后,逐渐没有了下文,没有了最终的真相,大有不了了之的趋势。

港媒:李娜耳光门决不能不了了之

网传的李娜被删耳光视频截图

视频慢放李娜疑遭掌掴瞬间 颁奖官员应为女性截图

视频慢放李娜疑遭掌掴瞬间 颁奖官员应为女性

1'38''

65886

腾讯视频

自动播放下一条

李娜跻身“二满贯”之列,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浓墨重彩一笔,然而澳网(微博)捧杯的历史性突破,很快被后续的炒作所淹没。较之李娜在网球场上的精彩表现,人们更关心场外的李娜,诸如李娜庆功会给官员摆臭脸,诸如李娜九运会遭领导掌掴。

更奇特的是,在这个纸媒、网络等媒介高度发达,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极为火爆的时代,李娜被扇耳光的新闻,持续了几天的炒作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李娜到底有没有被打?打人者究竟是谁?抽嘴巴是善意还是恶意?当时具体背景、前因后果又是怎样?各种报道莫衷一是——本来“有视频有真相”的简单事件,却演变为扑朔迷离的罗生门。

各大媒体最近更新的版本是“李娜谈耳光门直斥无聊”,这个新闻本身就很无聊,因为通篇都是其他人物采访,只有一句话涉及到李娜本人,那就是“记者从湖北同行处得到消息,李娜在湖北省奥体中心练球时,有人告诉她此事,李娜直斥无聊。”此则文不对题的报道,放在高考是典型的0分作文。

从新闻采访学的角度讲,这种A告诉B,B告诉C的说法非常不严谨,不断的转述其实就是在“洗新闻来源”,好处是即便被查出系捏造,也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谓“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真正有责任感的媒体不会洗新闻源,都没有采访到李娜,又何谈“直斥”?

讽刺的是,各种版本的新闻都有道听途说、凭空臆测之嫌,李娜陪家人过年哪有功夫搭理她本来就不待见的国内媒体?官方对于敏感事件避之唯恐不及,哪还会有什么官方说法?所以,一开始报道称是男领导肖爱山掌掴李娜,后来又澄清说是女领导江秀云怒打李娜。至于这记巴掌是萨马兰奇和邓亚萍式的亲昵,还是不满没完成成绩任务的责罚,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

至此,李娜耳光门告一段落,经过疯狂的吐槽,人们却还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李娜不屑重提往事,官方害怕揭开老底。至于李婷(微博)、朱本强等当时的旁观者,处在他们的位置,说一些涂脂抹粉和稀泥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还要在体制内生存。只是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舆论越来越透明,掩盖视听不得人心,李娜耳光门既然曝出来了,就决不能不了了之!

驼背夹直,其人不活。中国体育习惯了压迫式教育,责骂和体罚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家常便饭,如果抽离了这种东西,整个运动员生产线都有随之坍塌的危险。李娜耳光门所折射的,正是苛刻、粗暴和有违人性的“施虐模式”,体育局当然不愿意事情闹大,动摇高压培养运动员的潜规则。

李娜澳网载誉而归,湖北副省长亲自去接机,而耳光门之后,各位大领导又在哪里?你们有没有责任调查还原真相?历史不容遗忘、错误不容遮掩,为了让更多有天赋的运动员少走弯路,少受委屈,少失尊严,相关领导相关部门,有必要就耳光门给民众一个交待。这是一个强调实干、拒绝铺张的社会,公布真相要比拿80万巨款向李娜示好有意义得多。

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一直以来,人们漠视个体的努力和奋斗,个人总是被代表,总是将一切归功于组织和上级,即便组织某种程度上戕害运动员,也会被粉饰过去。鞭打式教育造成了李娜的心理不稳和自卑,造成了李娜的膝盖不可痊愈痼疾,造成了李娜的持续性迷茫悲观。李娜为什么常常愤怒?她说,愤怒总比悲伤好,因为愤怒不会让一个人垮掉。

对于那些不堪的人和不堪的事,我们有必要保持愤怒,因为我们不想让真相和正义继续缺席。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