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排新组合尚需调试 “拆对+重组”仍会继续

[导读]王建平认为年轻队员表现偶有亮点,但未来奥运周期的搭档方式还没到“板上钉钉”的时刻。“

体坛周报(微博)特约记者诸小信报道 相对于7月首夺女子世锦赛冠军的光辉时刻,如今中国沙排队在厦门站的成绩的黯然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沙排部主任王建平认为,这是新老交替的必经之路,“这一站比赛是我们这支队伍第一次亮相,新人们的出现也是为了里约周期的准备,他们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本站比赛我们采取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目的就是考察新人,锻炼队伍,对成绩没有要求。”据王建平介绍,由于全运的缘故,本次出征厦门站比赛的队伍9月15日集中,从室内排球转项的郑益昕和唐宁雅则在10月14日结束东亚运动会比赛后才开始集训,备战仓促。此外,新搭档之间的实力和默契度不如老组合,整体成绩算是正常。

从比赛的进程来看,王建平认为年轻队员表现偶有亮点,但未来奥运周期的搭档方式还没到“板上钉钉”的时刻。“夏欣怡、郑益昕和唐宁雅的表现非常不错,总体来讲技术全面,聪慧会打球。”其中,王建平特别称赞夏欣怡。至于她是否会和薛晨(微博)成为永久搭档,王建平坦言还在观察中,“现在确定还为时尚早,一切都在调整中,冬训开始后,队伍还会进行拆对、重新组合,希望能达到最好的配置。”

由于全运会任务,本赛季中国沙排缺席多场世界比赛,导致积分下滑。王建平表示明年中国沙排队将以“抓积分,抢位置”为目标。对年轻选手的培养,他提出两点计划,“首先要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有老队员带着,年轻队员进步会比较快,我们现在希望能多调些老队员来国家队,具体人选在挑选中。其次,我们会安排年轻运动员参加U21、U19和U18的比赛,通过比赛去积累经验,帮助她们成长。”此外,他表示下次全国集训,沙排队还会出现新面孔。

新人涌现,中国沙排看起来很美。但从长远来看,后备人才基础并不理想,“国内排球人才原本就稀少,现在全运会又增加了小龄组的比赛,有积极的方面,但也意味着室内排球需要更多的人,留给沙排挑选队员的空间就更小了。现在欧洲沙排也在崛起,我们必须在现行政策和赛制上做出改变才能够迎头赶上世界的脚步。”王建平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