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基不牢+新人缺机遇 中国沙排路在何方?

[导读]郑益昕、唐宁雅和林美媚的选择与张希/薛晨问鼎世锦赛多少有一定关系。对沙排决策层来说,应该借此东风大力发展沙排运动,夯实沙排基础。

体坛周报(微博)特约记者南川述评 20年前,沙滩排球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但在欧美国家已开展数十年。1996年,沙滩排球成为奥运项目,这一背景使国内开始花力气抓沙排项目,首批国手均是由室内排球转行的,他们中包括目前国家队教练缪志红,以及曾在中国女排服役的迟蓉、熊姿。

经过10年打造,2006赛季中国女子沙排涌现出 田佳/ 王洁、张希(微博)/薛晨(微博)两对好手。2004年前,田佳和王菲已在世界赛场表现出不俗实力,后来她改与王洁配对,被国内决策层视为北京奥运会冲牌主力,当时张希/薛晨是备胎人选,她俩真正目标是伦敦奥运会。然而,张希/薛晨合作首赛季的第一战就大放卫星,她俩在2006年上海公开赛连克众高手终夺冠,当时她俩合作时间仅有数月。此后俩人虽有起伏,但不时能闯进四强,甚至争冠,世界排名迅速上升,自信心也上来了。这是她俩能在北京奥运夺牌的根本原因。

2008年底,收获北京奥运会银牌的田佳/王洁急流勇退,张希/薛晨被推到一姐的位置。如果说2006年至2008年中国女子所有荣誉,是两对一流组合联袂献演的成果的话,那么,张希/薛晨几乎就是近5年中国女子沙排的代名词,这期间国家队所有国际比赛荣誉均是她俩创造,此象,一方面凸显晨曦组合的辉煌,一方面暴露出中国女子沙排青黄不接的尴尬。

中国女沙后继无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塔基不够牢固。据了解,目前国内有14个省市开展沙排项目,一线队员人数为百余人,这与美国、巴西等传统国家有相当距离。多年来美国、巴西一直能保持同时拥有多对一流组合。北京奥运会后,沃尔什因生子淡出,二号组合罗斯(微博)/凯西迅速接位,两人夺得2009年世锦赛冠军。2011年,沃尔什/梅重新合作,去年奥运会她俩和罗斯/凯西会师决赛。北京和伦敦的奥运周期,拉里萨/朱里安娜一直是巴西女子沙排头号组合,去年底两人退役,不过也并没减弱巴西队的竞争力,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榜显示,巴西有4对组合进入十强。

二是年轻选手需要一定机遇。北京奥运会后,国家队吸收了黄影(微博)、张常宁等小将,她们身高大都不低于1.90米。然而,这些小将始终未能在国际比赛中冒尖,由于冲奥无望,决策层早早将她们打入冷宫。“这批小将身材条件好,技术不比我们差,迟迟不出成绩,没有我俩当初的好运气,是主要原因之一。”张希说,由于排名低,年轻组合在国际比赛中很难取得较好签位,只能与一两对高手分在一个小组,如果不能爆冷,排名肯定上不去。张希告诉记者,黄影她们长时间不出成绩,心里也很急,结果越急心越躁,影响了正常发挥。

由此看来,中国女沙能否在里约奥运周期涌现出新的世界一流高手,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

新一届国家队有个亮点:有3名小将是刚从室内排球中转行过来。郑益昕、唐宁雅和林美媚的选择与张希/薛晨问鼎世锦赛多少有一定关系。对沙排决策层来说,应该借此东风大力发展沙排运动,夯实沙排基础。

外部条件,就是要给小将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此前提下,决策层对国家队新组合要有必要的耐心,她们或许不会像当年的张希/薛晨很快脱颖而出,甚至可能较长时间不出成绩,但只要能保持一股向上的冲击势头,就要对她们抱以充分信任的态度。一句话:道路是曲折,前途是光明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