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凯泽斯劳滕”非恒大 更早奇迹源自延足

特约记者余未延吉报道 “我们已经倒下去一个了梅县,延边足球之乡这面大旗再不能倒了!”老帅金志扬率北理工与延边队比赛后,曾这样痛心地呼吁。地处中朝边境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直是中国足球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有据可查的首支吉林足球队,是由和龙县明东学校校长在1908年创建的,在很长时间里,延边足球代表着吉林足球。

其实,中国第一个“凯泽斯劳滕”奇迹(升班马直接问鼎顶级联赛)并不是广州恒大(微博 数据),而是以延边球员为骨干的吉林队。1963年,吉林队在当年的甲级联赛里仅获第13名,降入乙级。但1964年的乙级联赛里,吉林队成功地夺得了亚军,重返甲级行列。在1965年时,以升班马姿态出战的吉林队,令人震惊地创造了“升班马奇迹”,夺得当年的甲级联赛冠军。

由于特定的时代因素,中国足球随后陷入了停顿,延边足球的辉煌也戛然而止。改革开放后,延边足球卷土重来。特别是1993年的全运会上,以延边球员为主体的吉林队以“全攻全守”的打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给中国足坛注入了新的气象。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了职业化改革,足球火遍大江南北。1997赛季,延边队在韩国教练崔殷泽的率领下,夺得联赛第4,其坚韧的整体足球,让中国足坛闻风丧胆。“跟延边队踢比赛,就像韩国队一样”,成了当时的足球圈的梦魇。1999年,少帅高珲秉承崔氏风格,高举全攻全守的大旗,屡次将联赛的“领头羊”宰杀,为球队赢得"绿茵杀手"的称号。甲A期间,延边赛场观众上座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当时的四川赛区。平均每场比赛观众达2.5万到3万,每年累计达30万以上,即使放到今天,也仅次于广州天河和北京工体。

随着职业联赛的深入,资本的力量逐渐显现,同时伴生而来了许多阴暗面。伴随着高仲勋“中国足球没戏了”的吼声,在1999年后,延边足球从高潮转入低谷,2000年,延边敖东队降级被整体出售给浙江绿城(微博 数据),李虎恩带二队重新开张,掀开延边足球新的一页,历经四年磨难,2004年在高珲的带领下在河南郑州重新杀回中国足球的甲级队伍,并至今一直在中甲混迹。

历代国家队总不乏朝鲜族队员。建国初去匈牙利留学的队员中居然有延边籍的朴万福,金昌吉,崔曾石,崔豪均,金仁杰,朴曾哲及大连籍的张京天七名朝鲜族球员,在职业联赛开始之前,先后有40多名朝鲜族球员入选国家队。职业化后,曾涌现出高仲勋、金光柱、李红军等国脚,即使在延边足球日渐式微的今天,仍有赵铭 、文虎一、朴成金敬道 为主的新生力量先后入国字号球队,延续着这座边城的足球传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laifny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