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全运会金牌肯定第一? 三方法保驾护航

[导读]在辽宁省的政协会上,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征就透露,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辽宁作为东道主将组成700人左右的代表队,预期获得60块左右的金牌,力争取得第一。

东道主全运会金牌肯定第一? 三方法保驾护航

全运的“东道主定律”

全运会即将正式开始,关于全运会的话题也要开始了。有的是老调重弹,有的是新鲜事物,总之全运会是颇具争议。那么,东道主金牌榜肯定第一,就是一个传统而又不失去新鲜话题。从上海第八届全运会开始,金牌榜第一就成为了他们的专利。本届全运会到辽宁,辽宁是不是可以理所应当地成为第一?熟悉体育的人都知道,辽宁有“辽老大”的外号,意思是论竞技体育水平和人才培养,他们是国内的翘楚,曾经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如今全运会在他们的地界举行,金牌榜第一还有悬念吗?

全运会曾是北上广的专利

全国运动会最开始被赋予的使命更多的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1959年开始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直到第九届都是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为何?因为其他的地方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开一个单位运动会都是需要花钱的,而全国运动会甚至需要兴建N个场地,很多地方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允许。前九届全运会中,北京举办了五次,上海和广东省各自举办了两次。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九届全运会中,五次东道主北京没有一次获得金牌榜第一。一位已经退休的老记者说,“当时北京办全运会其实更多是国家体委(现体育总局)在办,北京只是出个人协调一下场地问题。北京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在北京东道主的五届全运会中,解放军三次夺魁,广东和辽宁各一次占先。

东道主金牌第一是在六运会开始的

关于东道主金牌榜第一的说法是从第八届上海全运会开始的。实际上,第一次东道主执牛耳是在第六届的广东全运会中。当时广东就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第七届北京全运会,辽宁第一次在金牌榜上成为第一,这也是“辽老大”绰号的开始。第八届全运会,上海利用东道主身份击败了辽宁,东道主奖牌榜第一的情况就开始延续了。实际上,那时运动员注册制度并没有完全放开,基本依靠本地人在打全运会,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在全运会拿第一也是可以理解的。

真正靠东道主优势,拿第一的是第一次走出北上广后的江苏全运会。要知道此前江苏从来没有进入过全运会奖牌前三甲。在第七届全运会之前,江苏一直在第10到15名之间徘徊,1993年七运会名列第7,八运会名列第5,九运会位居第4。十一运的东道主山东,曾经赛前信誓旦旦地称,不以拿金牌第一为指标,可是他们最终就是拿了第一。

辽宁的全运目标就是要拿第一

与上届山东全运会一样,本届全运会即将开始时辽宁团并未明确想外界提出拿第一的目标。不过在辽宁省的政协会上,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征就透露,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辽宁作为东道主将组成700人左右的代表队,预期获得60块左右的金牌,力争取得第一。辽宁运动员备战本届全运会通过“交流和引进优秀运动员”的方式,将首次参加全部31个大项的比赛和330个小项。

在辽宁团7月27日代表团成立大会公布的数字是,参赛运动员928名,将参加31个大项、277个小项的角逐。才赛人数创造了历届全运会东道主之最。至于具体目标并未提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你懂的!

第一,要看实力,也要看办法

四年前在采访山东全运会时,在等待媒体班车时,遇到一位辽宁代表团的官员。记者恭维其体育大省、人才大省的地位,他留下的只有苦笑,并且半诉苦地说:“兄弟,我们根本留不住人才啊!看看各地的代表团中,也就香港没有我们的人。”本届全运会,辽宁省代表团虽然并未提出力争金牌第一的目标,但辽宁体育人也在争一口气。对他们来说,家门口举办比赛,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办法一:抢人

现在的运动员已经是注册制度,其核心就相当于我们签合同一样。哪里给的待遇高,自然就要去哪里。这与我是哪里人,就要为哪里效力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九届全运会中,财力强大的广东率先启动吸引人才机制,他们也如愿获得了金牌榜第一。可实际上,他们有2/3的运动员都一句粤语不会说。据我省一位运动员说,当时广东的条件是退役之后解决工作,然后给一套住房。

九运会东道主广东代表团引进人才超过100人。十运会江苏共引进了140多名优秀运动员,这些引进人才有15人在十运会上获得金牌。十一届全运会东道主山东代表团人才引进数量又有了进一步提高,仅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55人联合培养大名单中,山东与西部地区联合培养了184名运动员。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辽宁省在挖人才和保护人才中也得到了资金支持。具体数额目前尚未公布,不过2005年江苏在参赛方面的经费投入达到9000万元,比九运会时增加了50%。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引进运动员的。别的运动员可能太无名,但巴特尔(微博)代表辽宁男篮参加全运会。

办法二:共同培养

曾经解放军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体育人才,现在尽管吸引力有一定下降,但人才还是有的。因为体育总局有“解放军运动员双计分”政策的存在,因此争取解放军运动员也是各代表团的工作之一。

即如果和解放军代表团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后,该解放军运动员取得成绩后,就可以双计分。这一政策上届全运会达到了使用顶峰,解放军代表团也拿到了金牌榜第二。此外,本届全运会取消了和西部培养运动员双计分的政策,因此解放军运动员双计分政策也成为东道主引进运动员的唯一额外手段。

办法三:东道主优势

在赛会制比赛中,东道主占点优势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人家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自然也能得到点回报。以十运会为例,在这个全运会周期内,江苏在参赛方面的经费投入达到9000万元,比九运会时增加了50%。江苏体育部门在运动队训练条件、器材保证上更是有求必应,仅器材进口总额就达到1500万元。这么巨大的投入当然会在成绩上收到回报。

这是硬件,软环境也是必须要有的。一个是裁判因素。二是赛制编排,这一点尽管要紧跟奥运会潮流,即与奥运会同步,但个别大项中的小项目是可以不同的。例如,现在正在进行的全运会跳水团体比赛。东道主在这方面安排一下,非东道主是有苦说不出的。第三就是观众因素。天时地利人和对于运动员的发挥具有推动作用。尤其是东道主选手能一直在比赛场地中进行练习,相比对手来说更是以逸待劳。

历届全运会金牌榜前两名

届数(举办地) 第一 第二

第一届(北京): 解放军 上海

第二届(北京): 解放军 上海

第三届(北京): 广东 北京

第四届(北京): 解放军 北京

第五届(上海): 广东 上海

第六届(广东): 广东 上海

第七届(北京): 辽宁 广东

第八届(上海): 上海 辽宁

第九届(广东): 广东 辽宁

第十届(江苏): 江苏 广东

第十一届(山东):山东 解放军

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陈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