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成绩决定官员仕途 橄榄球香港参赛引不满

[导读]对于各地方省市体育局而言,全运会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成绩即政绩,结果是否理想,直接决定官员个人仕途走向。

全运成绩决定官员仕途 橄榄球香港参赛引不满

香港橄榄球队里还有洋面孔,难怪内地教练抱怨夺金夺牌无望

奥运会结束,就进入了全运会时间,其他赛事纷纷让路,在国内体坛已成惯例,今年排球联赛、乒超联赛纷纷赛程缩水,赛会制的女足超级联赛原本设有10站,到了今年则直接被腰斩掉了一半。

对于各地方省市体育局而言,全运会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成绩即政绩,结果是否理想,直接决定官员个人仕途走向。故而全运会之年,运动员们在省市领导授意下,以这项赛事为轴心,有选择地参赛,哪怕是参加世界锦标赛这样的单项最高级别赛事,他们都可能保存实力。而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的各支国家队,也在地方意志下,选择了默许与支持。

现象

游泳孙杨师徒为全运会再携手

早在巴塞罗那(官方微博 数据) 游泳世锦赛参赛大名单出来之后,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幺正杰就表示,为保证国家队队员在全运会上能正常发挥,队伍可能会缩减世锦赛参赛规模。“世锦赛和全运会离得比较近,很多教练还是有一定的顾虑。我们也开了一个中心领导会议,充分考虑大家准备全运会的利益,但是尽量也要把世锦赛的任务完成好。”最终,张丰林、何建彬等国内顶尖男选手未随队参加世锦赛。奥运冠军叶诗文表现欠佳,也被指为全运会留力。

但孙杨师徒为全运会化干戈为玉帛,却是不争的事实。本届全运会,孙杨一口气报了四项自由泳单项,加上三项接力,孙杨有可能为浙江带来七枚金牌。为了备战中不再出现差错,朱志根与孙杨这对曾在训练馆内撕破脸皮的恩怨师徒再度携手,他们尽弃前嫌,为全运会再作一搏。假如没有全运会这样的“大局”存在,二人是否能够和好如初,则要打上问号。

花样游泳世锦赛只派三人参加

刚结束不久的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中国队为了各省市队备战全运会的需要放弃参加集体项目,只派出蒋文文/蒋婷婷 黄雪辰参加,这对于全队来说,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大赛机会。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花游部主任俞丽向记者明确表示:“地方队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帮助国家队在奥运会取得佳绩,现在地方队需要完成全运会任务,国家队不能不支持。”

同样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女子水球队无缘前8名,未能完成既定参赛目标。据了解,由于全运会临近,过去一个多月,中国女子水球队的很多队员既要在国家队集训又要兼顾地方队备战全运会,一些队员在国家队、地方队两头奔波,训练质量和竞技状态自然难有保证。

体操国家队场馆面向地方队开放

国家队回馈地方队,花样游泳的做法是全运会年减少运动员征召,而体操的做法则是帮助对方训练队员。国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微博)表示,从2000年开始,在全运会之前对各省市开放国家队训练场馆,“回报奥运周期各省对国家队的支持,为了他们全运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让我们国家队教练对他们进行辅导也是一个反馈。”

最近几届全运会备战,都有很多地方省市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前来国家队训练。今年的全运会预赛过后,黄玉斌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地方队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学到了国家队的训练方法、管理经验,“这使各队比赛的成功率之高在全运会体操预赛历史上从未有过。”

网球为参加全运会放弃温网(微博)

受困于全运会的还包括网球选手,不过他们并非国字号与地方队的冲突,而是个人与集体的冲突。

在温网开赛前一周,全运会网球团体赛结束,郑洁(微博) 晏紫彭帅马不停蹄从大连直飞伦敦,零热身开始温网,结果不是首轮就是次轮出局,只有彭帅在女双中走到最后。与她们不同,李娜就直接拒绝代表湖北队参加全运会。但更多的选手不能像李娜一样果敢拒绝,天津的段莹莹就为了全运会,放弃了参加温网的机会以及约合22万元的温网首轮奖金。不过,业内资深网球专家解读,段莹莹不参加温网更划算,全运会四年一次,大满贯一年四次,更何况,如果天津队夺冠,段莹莹获得的奖金不比温网首轮少。最终,天津队如愿获得女团金牌。

橄榄球香港参赛引争议

香港队参加全运会,却在内地球队中引发了争议,6月的全运会预赛上,很多教练暗地里发牢骚:“我们各省市体育局花了大力气来组建球队,为的就是参加全运会,拿到好成绩。香港队一来,我们就少了一个参赛的名额。”

可参加全运的男、女橄榄球队各为6支,其中除东道主辽宁队直接晋级决赛圈,其他省市要为5张入场券展开较量。内地队伍如此忌惮香港队,是因为后者在开展橄榄球运动上起步早,实力更强,球员大多为职业或半职业选手。“香港男队在亚洲是顶尖强队,来打全运会的话,我们内地的这些队伍基本上很难赢。”一名内地教练抱怨道,“这不科学,香港队既要在奥运会预选赛上跟我们争出线名额,又要在全运会上跟我们争名次,这对刚刚开始发展橄榄球的地方省市来说是个打击,几百万不见个响,很容易就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有人给出解决方案:“香港队可以跟我们一起打,但不计名次。”

背后

队伍:为金牌,各省市费尽心机

如果说奥运会是各国之间的荣誉之战,那么全运会就是各省市之间的“军备竞赛”。

去年,陕西省政府就决定对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赛取得前八名的陕西运动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全运会冠亚季军分获奖励40万、20万、10万元。除了省政府的奖励外,省体育局还设置了“敢斗奖”,并对冠军还有额外奖励。

拥有郭文珺(微博) 、武柳希(微博) 等名将,射击成了陕西的重点项目。本次为了备战全运会,陕西省射击中心不惜重金,斥资280万购买了西北地区最先进的电子靶。此外,还联系省体科所的工作人员为参赛队员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同时为了保障运动员食物和水的供应,根据每人不同口味给他们做好吃又营养的饭菜。另外,省体育局还邀请了医学院的心理团队对队员们进行心理辅导。

借着入奥东风,橄榄球成了本次全运会新项目,一个冠军算两枚金牌。于是从2010年开始,各大省市开始组建男、女橄榄球队。由于该项目人才匮乏,此前已有的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成了球员超市,据一位教练透露:“广州亚运会之前,队员们晚上互相打探,今天这个说我要跟哪个队签,明天那个说另外一个队给的条件更好,搞得队里气氛很不好。”

不过,中国农业大学的男、女两支队伍中,除了少数人被其他省市挖走之外,大部分人跟着教练打包,摇身一变成了北京队,他们的训练地点也从大学转移到了城南的先农坛体校,与其他专业队一样,全天候训练。在今年6月的全运会预赛中,北京两支队伍双双夺冠,由于具备夺取全运会冠军的实力,他们还有了一家赞助商。

其他省市,也纷纷进行大手笔投入,多支队伍纷纷出国训练。据了解,安徽将女队送到斐济三个月,又请来对方8名主力队员来作陪练,三年下来花费接近千万元,而山东队出国训练和比赛,单次花费也在300万元以上。

大约三周之前,广东男子花剑队集体移至北京,为全运会做最后准备,除了队员之外,还有两名教练以及两名按摩师。这支队伍是上届全运会的团体项目冠军,卫冕是他们本届比赛的首要目标。由于击剑需要在一起训练才能起到效果,而雷声(微博) 朱俊两位主力都在北京读书,为了配合二人,伦敦奥运会前宣称退出国家队的黄良财(微博)及其他队友一同来到北京,位于老山的国家击剑馆成了广东队的训练场所。

举重是湖南省的夺金大户,在奥运冠军王明娟(微博)去年宣布退役的同时,湖南举重队一度另辟蹊径,试图与哈萨克斯坦交涉,要回几年前交流出去的赵常玲,后者代表哈方拿到过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无奈哈萨克斯坦拒不放人。虽然赵常玲在湖南举重队教练的陪同下前往当地公安局补办身份证,最终还是没能恢复中国国籍,这名奥运冠军也就无法代表湖南参加全运会,此事最终落得不了了之。

算账

队员:得金牌,却无法解后顾之忧

运动员们能在这场战役中获益多少?除了陕西之外,目前大多数省市尚未明确本届全运会的奖金,“等全运会结束再定”,众口一词。

以四年前的第11届全运会为例,非官方数据显示,福建的冠军奖金为30万,广东、辽宁、山东、江西同为25万,云南23万,贵州与重庆为20万……除了政府奖励之外,实际上,只有个别经济发达的省市才会有房子、车子等奖励名目,其中大多又为项目赞助商所为。四年之前,代表天津出战的彭帅拿到4枚金牌,按照天津的奖励标准应获得120万奖金,被称为当届全运会奖金王。本届孙杨可能收获更多。但绝大部分运动员,并没有彭帅和孙杨这样的实力和运气。

“对于地方队运动员来说,全运会确实很重要,但奖金根本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多,绝大多数拿了全运会金牌的运动员,这笔收入也就20万左右,一届全运会下来收入能超过50万以上的运动员没几个,有的省市确实有奖励住房的政策,但那也应该是运动员的应得福利,可能得了全运冠军分房位置会好一些,面积会大一些。”一位全运冠军私下坦言。另一位世界冠军坦言:“说实话,四年一届,二三十万的奖励并不算多,解决不了后顾之忧。”

一位省队教练证实了上述队员的说法:“很多运动员拼命是为了给自己找出路,因为成绩好就会有相应的政策,比如退役优先安排工作,想上学的话也有政策支持。实际上现在运动员在一个全运会周期的比赛很多,不少运动员不指着全运会如何如何了,只不过队里的压力很大,你必须服从。”

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入选国家队享受最高级别的训练待遇,以及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等世界大赛的地方运动员而言,全运会是他们运动生涯的最大收入来源。全国棒球联赛去年就已不再,体操、举重、射击、跳水等群众基础薄弱的项目,国家队层面的比赛本就不多,一枚世锦赛金牌也仅能拿到折合几万元的奖金,地方队员参赛机会更是少得可怜,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埋头苦练,然后等待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到来。

一旦成绩不好,不但没有奖金,队伍甚至面临灭顶之灾。上届全运会中,甘肃垒球队在8支队伍中排名垫底,当年这支队伍就只有11名队员,除了9名主力外仅有两名替补,拥有体育局编制的队员每月还可以收入2000元,无正式编制的“临时工”每月只有三四百元的补助。由于成绩不佳,甘肃垒球队在当年的全运会结束后就宣告解散,队伍不复存在,队员被迫退役,今年的全运会上,也将不会见到这支队伍的身影。

同样由于成绩欠佳,云南体操队也处在了悬崖边缘。近几年来,队员不断流失,目前女队只有六名队员,只有一人拿到了全运会参赛资格。“别的省市备战全运会热火朝天,我们这里根本没人管,还是老样子。今年由于队员年龄小,成绩目标都没有了。”一位教练大倒苦水。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奥运冠军郭伟阳(微博),后者和另外两名女队员一起,在几年前就已被交流至本届全运会东道主辽宁,一旦获得好成绩,就能从辽宁方面拿到奖金。

视角

“全运会机制将使中国体育变得不堪”

在我国体育现行的举国体制中,金牌战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全运会赛场,唯金牌论更是随处可见。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卢元镇担忧,这样的做法与价值理念迟早会毁掉中国体育。

南都:有关全运会是否继续存在的争论很多,你如何看待全国运动会这种比赛方式?

卢元镇:全运会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成人综合性运动会,它出的成绩应该是国内最高水平,但这些年来这个运动会的性质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允许低年龄组的三大球比赛进来,把奥运会的金牌算进来,还没有比赛就把近130枚金牌分出去了。结果呢,整体实力强的省市自治区会越来越强,较弱的省会越来越差,这就失去了某些项目比赛的意义。另外,我们一直在喊淡化金牌,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用金牌来带动发展的做法,结果使得我们的体育资源更高密度地向高端集中,而业余训练一年不如一年地萎缩下去。

南都:基础训练也会受到影响?

卢元镇:对这个问题我们感到很痛心,这次篮球亚锦赛输给台北,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你想一想,王治郅这样的老运动员还在打,可以看出我们的后备力量出不来啊!如果再这么走下去的话,我们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如果没有一代人想把中国体育的事情长久地做下去、做好,就是靠金牌推动,急功近利地做点事情,那么,这种体制和机制使得我们将来的体育会变得非常不堪。

南都:为了保全运会,很多运动队和运动员放弃了其他比赛,或是在国际赛事中保存实力,你认为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卢元镇:中国竞技体育原来就存有中央和地方的冲突,中央要组团参加奥运会,而地方要备战全运会,现在增加了一个冲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冲突。现在有职业比赛,它是保职业比赛的成绩呢,还是保全运会的金牌呢?在体育发达国家,大多是没有全运会的。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比赛的经济效益和举国体制的社会效益,这两组矛盾,在我们现有的体制之下是解决不了的。

南都:你曾提到“职业忠诚”和“单位忠诚”,对于一个队员来说,他该做如何平衡?

卢元镇:对于像李娜这样的职业运动员来说,职业忠诚问题非常重要,她并不代表国家,没人强调她要为国争光。另外,那些带有专业性质的非职业运动员,第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遵守体育精神,没有体育精神,你的单位忠诚肯定是要出问题。这次全运会,肯定还会爆出违背公平竞赛的事情来,“单位”为了完成金牌任务,会逼他们去做违背职业忠诚的事情。我们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出于单位忠诚,运动员、教练员以“为省市争光”,“为国争光”为借口,而不择手段,而且他们知道,上级领导一定会对这些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进行包庇。

南都:或许在领导们的心目中,他们很清楚目前的做法并不可取。

卢元镇:管理者心中应该是很清楚的,也是有压力的,但是他们不肯放弃以前的做法。比如三大球滑坡,并不是踏踏实实地去抓三大球,而是增加全运会上金牌的数量,让地方去抢。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都不想种地,就想拔苗。有限的后备力量最终都流向了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而总量没有增加。现在的全运会离体育的目的和手段越来越远。我们不是做长效性的工作,而是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体育经费,是靠地方财政投入。全运会基本上是靠地方财政支撑起来的,一旦撤销全运会,地方肯定就不投入了,我们的竞技体育一下子就被釜底抽薪了,所以全运会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南都:近些年来有人呼吁改革这项赛事,但也有人认为,赛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卢元镇:在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们永远可以以“漫长”为借口,但是我们改了几十年了,你还要怎样漫长?全运会我们从1959年开到现在,十二届了,该改的必须要改了,不能老是这也改不了,那也改不了。当然,有些改革确实得自上而下进行,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把自己改掉,没有顶层设计,中央动手,靠体育总局自己来推进改革,似乎根本不可能。 B 02-03版专题采写:南都记者徐显强(除署名外)

[也有例外]

田径世锦赛不为全运会让路

由于世界田径锦标赛结束的日子距离全运会开幕只有10天时间,所以来莫斯科参赛的54名中国运动员大部分一回国就要直奔辽宁。不过并没有谁因此“怠慢”了世锦赛。

“有资格参赛的人基本都来了,不存在谁受到全运会影响就不来了这种情况。”中国队总教练冯树勇(微博 博客)告诉南都记者,“这次我们一共报了24个项目,另外还有22个项目都是没有达标。”他说他此前也曾想过地方队会不会出于全运战略考虑“扣下”达标运动员,但没有哪支队这样做。

运动员中也没有谁想过要为全运保留实力。男子跳远新星李金哲(微博)在预赛前几天不慎脚趾受伤,北京队方面曾一度想要劝说李金哲放弃世锦赛,以免加重伤势影响全运,李金哲却拒绝了这种提议,最终缠着绷带咬牙坚持并进入了决赛。“说实话比赛前我就犹豫过要不要退出,怕脚伤加重,但这个比赛太重要了,所以必须跳一次。”李金哲说。

南都特派记者 汪雅云 发自莫斯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olfzh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