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心碎山”记忆深刻 马拉松本应是节日

[导读]“心碎山”,在32至34公里之间最有特色的一段,落差有45米,长度不长。但是,跑到这个距离时,跑者往往已疲惫不堪,因此无一对于“心碎山”记忆深刻。

张斌:“心碎山”记忆深刻 马拉松本应是节日

一个爆炸声打破了已有的和

波士顿,我只去过一次,那还是十几年前,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记得深夜误打误撞一脚迈进的酒店;只记得赛后体育场外延绵数公里的车流,那红色尾灯的海洋;只记得那里的人开车很狂。若问波士顿的地名,脑子一片空白,只能蹦出“马萨诸塞”和“新英格兰”罢了。可是,如今我要面对若干的地名发呆,因为它们都是散落在波士顿马拉松赛线路上的,其中居然有Heartbreak Hill,我自作主场,将其译为“心碎山”。

4月15日,依据从1969年开始的传统,当为马萨诸塞州和缅因州的公共假日——爱国日。我们都曾在《世界历史》的课本中读到过莱克星顿枪声,那发生在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之始。真没想到是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赛感染了新大陆上的波士顿人,从1897年的春日里,连续117年从未停歇过,最近44年里更是将“爱国日”彻底变为“马拉松日”。波士顿人自信,这一天里,因为一个节日,因为我们星球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年度马拉松赛,他们的城市可当之无愧为世界的中心。

灾难后,波士顿人并没悲切起来,他们甚至还在用文字淡淡地描述这个原本可以被记忆为“完美的一天”。这一天并没去年那般酷晒,春日暖阳,很是惬意,当然这不过是某个人的个人感受,那些一路奔跑的中国跑者也许有另外一份记忆。之所以“完美”,还有另一个原因,恰为节日,美国职棒大联盟也精心将一袭白衣的波士顿红袜队安排在主场芬威公园球场迎战坦帕湾光芒队。红袜队虽然也堪为城市灵魂,但绝不可以让比赛夺去“马拉松日”的些许光彩,开球时间定在11点,也就是马拉松赛男子精英组出发后的一小时,电视直播不至于,波士顿人也可以相对从容选择着。

下午两时许,芬威公园球场里,红袜队一路奏凯,让光芒队始终暗淡着,眼看着主队获胜问题不大,球迷们开始三三两两离场,穿过肯摩尔广场,向Back Bay行进。那里是,马拉松赛的终点所在,据经验此时赛事还未关门,依然可看到跑者心满意足地完赛。此时,波士顿的空气中如果弥散着摇滚歌手Lou Reed的那首老歌《完美一天》,每个人都会拍手称快。

可当时针指向14:50许,一切的完美在两声爆炸闷响和一片血水之中消散了。我看了很多美国报纸有关爆炸现场的报道,最有心脏破损感的标题来自《纽约时报》——《26英里处的战区:如此多的人没有了双腿》。其中的描写太具画面感,“四处鲜血,我的身上随处可见自己的及别人的骨头和碎片”。一名跑者在终点处,曾试图帮助几个人装上五、六条已齐刷刷被炸断的腿。太血腥,似乎回到了最狰狞的战争片中,恐怖分子用了散榴弹。

在英制的表达中,马拉松赛的长度是26英里,因此“26”这个数字也因此有了灵魂一般,被跑者们很珍视。今年波士顿马拉松赛有个极特别的主题“26为26个死难者”,是要悼念去年12月14日在康州桑迪胡克小学中被那个疯子杀手枪杀的26名学生。谁成想,在26英里的终点博伊尔斯顿街上,看不到的杀手让死亡和恐怖成为了今年最为真切的主题。至今波士顿多家医院中,还有三十多人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上,死亡数字在新的一天来临时,也许还会继续增加。

两声沉闷的爆炸声夺去生命,夺去了美国人用十年时间缓慢塑造起来的一份安全感,在反恐中继续恐惧不安下去。马拉松赛的组织者们算是恪尽职守了,最终也没忘记告诉我们2013年的完赛情况,23000名跑者以良好的状态从起点出发,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目标,最终有17580人跑过终点,这个以参赛门槛高而著称于世的比赛一向拥有极高的完赛率。如果可以一直将这一天“完美”下去的话,很可能会是一个傲人的一个好年景,但一切都是如此脆弱。所有人知道,体育不再平安了。

在波士顿,所有接近终点的跑者,都会翻越那个著名的起伏——“心碎山”,据说从26至34公里,赛道上有四座“牛顿山”,组织者会无比精细地提示每位跑者每座“小山”的坡度落差。“心碎山”,在32至34公里之间最有特色的一段,落差有45米,长度不长。但是,跑到这个距离时,跑者往往已疲惫不堪,因此无一对于“心碎山”记忆深刻,当地人念起Heartbreak Hill是有浓重的口音“Haht-brek Hill ”。此地毗邻波士顿大学,当恐怖袭击来临时,周边道路全部被警方封闭,人们生怕还有新的一波袭击会针对这座城市中的多所名校。

本可讲很多悲切甚至是凄惨的故事,包括那个在终点上等待爸爸跑过“心碎山”的8岁男孩,爆炸夺去他的生命也许只用了一秒钟,可他的亲人寻找他用了两个小时,此后必定要用一生疗伤。为什么会是波士顿承受这一无情灾难呢?《波士顿邮报》的通栏大标题一直是《调查仍在继续 我们不惜走遍整个地球》,《国土安全》的现实版在残酷地演进着,有了如今的鲜血淋漓现场,你才说服自己这部奥巴马喜欢的剧集的编剧并没有那么差,恐怖一直都在这是最大卖点。

有人在提示我们,恐怖分子从来都喜欢在特殊的日子里发动进攻,给美国以毁灭性的心理打击。“爱国日”是美国骄傲与历史的一部分,50万马拉松赛观赛人群,安保缺口随处可见。有人在直接告诉我们,在度过“爱国日”前,以色列人刚庆祝了他们的“独立日”,这个节日飘忽不定,基本上是在四月中下旬。打击美国及以色列走狗,是某些极端分子的终极诉求。这都是原因吗?FBI需要加油破案了。

说到以色列,我特意翻出《梅厄夫人传》,这位“铁娘子”为我们细致描述了1948年历史上的第一个“独立日”。在1972年慕尼黑惨案后,她沉默良久,面对国民只做了一项承诺,以色列人发誓杀掉每一位凶手,一位灰白头发的老妇人代表一个国家发誓,此后的结果在电影《慕尼黑》中一览无余。如今,为一个国家的死难者发誓的人变成了奥巴马,会发生什么?奥巴马看到了前任影子的同时,他看到了战争的阴影吗?他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带领国民翻越那座无处不在的“心碎山”,想想都有些绝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