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伯:球探是职业化标志 再证中超伪职业化

王勤伯(微博)

球探是职业足球的一个标志性角色。中国足球职业化多年,从未有过切拉沃洛一样的角色存在,恰恰说明我们顶多是“伪职业化”了一场。

职业足球是一个高淘汰率的领域,这意味着其下方必须有一个庞大的业余足球基础提供承担。切拉沃洛说,“中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青年队,只有预备队”,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意大利,6至14岁之间的儿童踢球是完全课外娱乐,去任何一个业余俱乐部都可以注册参加训练,比赛中主教练也总是尽量让所有人出场。但14岁以后,继续踢球就必须找到愿意接纳自己的球队,尤其是进入职业俱乐部的梯队,需经过选拔。而且,即使是入选了各级梯队、乃至最高级别的青年队,也不意味着能拿到职业合同,每年俱乐部都会进行考核和淘汰,被认为没有前途的球员只能自行离开,去找别的球队试训。

只有极少数才华出众的球员,例如托蒂,才可能在12岁就跳级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或是如巴洛特利,15岁即随本俱乐部一线队参加意丙联赛。现效力于尤文图斯(微博 数据) 的前锋马特里出自AC米兰(微博 数据) 青训营,当年他在青年队不被看好,每年暑假结束时,都会担心AC米兰告诉他下赛季不要来了。

这种高淘汰率并不是“人才过剩”。若真人才过剩,意甲(微博 专题) 不会引进那么多外援。高淘汰率的原因在于,每个球员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有的人可能在十七八岁时很冒尖,但一过20岁就不行;也有人可能在18岁前都很平庸,半年之间突然爆发,每个年龄段里确定有潜力踢职业足球的人其实是少数。如果没踢职业足球的潜力,俱乐部没必要为他们再花钱,这些小孩也应该早日在其他行业寻求学习和发展。

职业球探就是业余球员和职业足球之间的桥梁,他们通过多年的经验,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一名球员的潜力,判断他未来是否能承受职业足球的高竞争环境,这样才使得俱乐部在选择和青年队里的哪些球员签订职业合同时不犯太多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职业球探通过撒网确定目标,然后进行仔细考察,最后告诉俱乐部是否可以签下球员,这是个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过程,但也极其考验眼力,因为在进行初选时,他面对的是数以千记的球员。曾发掘过巴乔、斯基拉奇等球星的老牌经纪人卡利恩多曾说,他只需要看一名小孩比赛15分钟,就能断定他的职业前景到底有多大,不少人认为卡利恩多夸口,没想到AC米兰老帅利德霍尔姆也这样认为,这其实是多年的职业素养使然。

里皮注意到中国三大球的落后。其实问题都是一样的:在专业体育时代,中国三大球养成了选择体尖生进专业队、直线培养入上一级球队的模式,这种从娃娃抓起的“直升机”模式越发无法应对世界竞争,三大球被迫走向市场寻求职业化,但与此同时没有一个强大的群众业余体育基础取代原来专业体育的废墟,这使得职业体育成为没有塔基的金字塔——面对这样的局面,像足协搞的青训、留洋等项目,都只是试图重新包装专业体育时代的“直升机模式”。

扎切罗尼曾告诉自己的意大利友人,日本人学习的不仅是欧洲的足球技术,更热衷于让日本小孩也能获得欧洲小孩一样的从事体育的便利条件。这种扎实的功夫为今天的日本职业足球和国家队都带来了享之不尽的好处。日本足球如长友佑都从大学业余联赛进入职业联赛再创进意甲豪门这样的神话,对今天中国任何一种大球运动来说,都是天方夜谭。

反过来说,切拉沃洛在恒大担任“首席兼末席球探”,也是一种必然。因为中国从15至23岁年龄段的球员总共能考察的也就千把人,比意大利一个城市的足球人口还少,根本就没有必要建立意大利豪门式的球探网络,切拉沃洛多跑点路,就他一个人够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