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F1返美三疑:冠军何归属 新家好赖 车迷买单

自2007年后就阔别F1美国站,本周末将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重燃战火。赛道上究竟是维特尔粉碎阿隆索的追击,成就三冠王伟业,还是阿隆索力拼到底,将冠军悬念留待巴西?赛场外,五年后,F1重回这片职业体育最红火的绿洲,怎样才能在此扎根并赢回美国车迷,诸多疑问都要留待周末的比赛为我们揭晓答案。

阿隆索本人在2012赛季的表现获得了圈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无论F2012是否给力,他都能驾驭着赛车豪取积分。尤其是在重返亚洲的5站比赛中,别看红牛赛车再现火星速度,维特尔借势反超阿隆索,但西班牙人依然凭借着自己的技艺尽可能的拖住了“火星车”驶离地球的脚步。5站比赛2个亚军2个季军的成绩,足以见得阿隆索将F2012榨干了潜力。

尽管落后10分,但维特尔和他的赛车尚没有重聚去年令人绝望的气场,阿隆索理论上还有最多50分可以争取。所以,本场他只要别让维特尔比自己多拿15分即可保留住力挽狂澜的机会。另一方面,其他车手也将扮演阻击维特尔的重要角色:刚刚分站夺魁的莱库宁风头正劲,汉密尔顿也透露了求胜欲望,他们都有可能将维特尔挡在身后,“帮助”阿隆索迎头赶上。

最令阿隆索头疼的是,法拉利的排位赛成绩始终不尽人意。除了英国德国两次杆位外,阿隆索再无斩获;反观维特尔,5个杆位的成绩体现出了RB8的单圈实力。好在数据并不会令维特尔担忧,因为另一个数字则会给他注入无比动力。奥斯汀一役,将是他参加F1以来的第100场赛事!“100,这可是个大数字……当你聚焦于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时,时光真的是飞快。我还在等第2个100呢!”维特尔骄傲地说。

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奥斯汀是首秀。赛道对二人而言都将同样陌生。这放佛成为了二人大决战的“中立场地”。红牛的伙伴、负责赛道方面研究的雷诺高层塔芬介绍说,“精确的模型会帮我们把单圈耗油量等数据搞定,但路边的碎石、磨损、赛道的颠簸是我们无法准确模拟的,这些细微的差别会导致成绩的骤变。”如是环境下,各种意外状况恐怕会令车手们措手不及,也令比赛充满变数。

在这个纳斯卡和印地赛事风靡大街小巷的国度,F1想要抢占市场,这“第一印象”可异常重要。不过美国站的前途也绝非欧洲一些车迷想像的那般“见光死”。

在汽车文化盛行的美国,想要植入一种赛车赛事其实并不难。1990年代初,塞纳对阵普罗斯特的演出一到美国上演时就万人空巷。1991年时,观众数曾达到18.5万之多;2000年F1初至印第安纳波利斯时,22.5万人的庞大观众群载入F1史册时蔚为壮观,这一次观众们聚到一起是为了看舒马赫与哈基宁的对决;再想想即便是2005年荒唐的美国站罢赛事件之后的2个赛季,美国观众依然热情不减的局面,奥斯汀组委会没有理由担心同胞们的赛车狂热度。

实际上奥斯汀根本不是伯尼的梦想终点。年过八旬的老翁希望的是在有生之年将F1带入纽约,但错综复杂的形势导致了他只能折中将赛道挪至新泽西——即便是新泽西,也因进展缓慢而不得不延期举行了。为何F1要执意进军美国?“这儿有无法估量的商业价值,”迈凯轮领队惠特马什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而科瓦莱宁则点出了安家的根本:“关键在于美国车迷会多大程度的参与F1。美国人有很多喜爱的赛车赛事,F1则与它们都不同。”

为了营造F1的氛围,F1官方选择在此期间公映最新的赛事纪录片《1》,也算是向新一代尚不了解F1的美国人普及知识。聪明的他们选择了1960-70年代为背景拍摄纪录片,因为此阶段恰是F1比赛最危险的时期,火星四溅的事故显然会对上习惯了好莱坞式的大片场面的美国影迷的口味。

但与好莱坞的靠特技以假乱真不同,《1》的画面可是来自于很多珍贵而罕见的真实老镜头,该片囊括了12位世界冠军,素材来自于伯尼、莫斯利、沃特金斯(F1首席医生),以及劳达、舒马赫、汉密尔顿等冠军级车手。“早期的F1与今日完全不同,那时候危险度极高,车手们将比赛视为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制片人辛克莱尔阐述到,“我们跟随着这项挑战死亡的运动穿越了世界各个角落,见证了各式各样的悲剧。这里面展现了车手间的人格和友谊。”

F1希望藉此影片向美国大众展现出F1的精神和灵魂,令大众感受到那一代人的魅力。果然,别看F1每每在周末比赛的安排与美国人的传统观赛时间略有不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3.15亿美国人哄抢12万张门票的热情。159-499美元的不菲票价并不能阻挡大军涌入奥斯汀,登陆美国站官网,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类别门票“售罄”的大戳都骄傲的盖在了页面上。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