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93国青惨案深度调查 动刀!最该从足协开始!

93国青惨案深度调查 动刀!最该从足协开始!

各国各个梯队年龄的设置不尽相同,像超过U20之后,伊朗和阿曼设立U21联赛;科威特则设置U22联赛;沙特则设立奥林匹克联赛,球员均在23岁以下;阿联酋等国则设立预备队联赛,但他们的预备队联赛不像中国的预备队联赛那样上午开赛,而是正常的下午开赛,以保证球员状态。

参加本届亚青赛各队的大部分球员,都在本国参加U19或U20联赛。在球队组织集训或参加比赛时,U19这个年龄段的联赛暂停,确保国青队的集训期间。个别突出的则破格进入了一线队,像此次小组赛中表现异常突出的伊朗队,有5名球员已经在伊朗职业队打上主力,但大部分球员依然在参加U21联赛。

对于近邻韩日的青少年足球情况,或许国内有所耳闻和了解,但对于西亚的情况,恐怕知之甚少。最近10年来,中国队对阵西亚球队时已占不到任何便宜。这一方面是中国足球自身的技战术水平严重下降,传统的技战术特点在消失,训练手段与方式落伍这,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但更为重要的是,西亚足球本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方面。

近10年来,西亚地区所创办的各种正式赛事越来越多,各国国内的各级青少年联赛也是日趋完善,通过不断的比赛,青少年球员逐步成长起来。中国足球过去对西亚青少年球队的优势荡然无存,必然导致在国字号层面也毫无战胜的把握。过去中国球队尽管参加比赛较少,但至少还有“集训时间较长”之优势。如今,中国球队比赛依然很少,集训时间也无法和西亚球队相比,优势彻底丧失,何以与对手抗衡?

而作为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这些年究竟做了些什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球界大多以为“学校足球”仅存在于近邻韩日境内,因而提出“向韩日学习”、“体教结合”等片面的口号,要求中国国内也全面开展校园足球。实际上,整个西亚各国几乎都有“校园足球”的存在,从大学到高中、到初中、到小学等,都有各自成行的学校足球联赛。甚至连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都存在学校足球,连中华台北也都存在!因而,在中国开展“校园足球”某种意义上属于天经地义之事。

但是,校园足球仅仅只是青少年足球发展中一个普及的方式和手段,并不能成为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主流和手段。这其中还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即“school level(学校层面、水平)”和“club level(俱乐部层面、水平)”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讨论。

遗憾的是,中国足球对西亚足坛内部所发生的变化知之甚少,依然以过去旧有眼光看待西亚足球,这才是最可怕的。国内简单归结为“中国青少年球员改了年龄都不行了”、“队伍集训时间短”、“教练水平不行”等等,却没有意识到西亚青少年足球之迅猛发展。尤其是作为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不是从完善中国足球的竞赛体系着手,反而想放弃“竞技足球”,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纵比 5届国青 逐年“放羊”

过去一年来,里克林克每次见到记者,总是离不开“人员不齐”这句话。的确,此番出征参加亚青赛的23名球员,在球队出发奔赴阿联酋前一天晚上才全部到齐,展开第一次合练已是10月29日,距离亚青赛只有5天的时间!5天时间总共只有7堂训练课,再有丰富经验、再大牌的教练,恐怕也不可能改变什么。而且,93国青队是最近五届国青队备战亚青赛集训时间最短的一次(见表一)。

自2004年在马来西亚亚青赛获得亚军之后,中国国青队已经连续四届无缘四强,也就拿不到次年世青赛的参赛资格。特别是1989和1993这种奥运适龄队伍,每一次被淘汰之后,舆论总是习惯性地问罪教练、球员和足协,但遗憾的是,人们很少去总结其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表一中所列出的各项数据,均是在亚青赛进行之年年初开始统计。从表中不难看出,93国青队在多项数据中都处于明显劣势;而殷铁生2004年率85国青队闯入亚青赛决赛,首先就是因为队伍有足够时间保证展开集训和比赛。当年亚青赛还是在9月下旬展开,较之后的10月底开赛要早一个月,即使如此,85国青队在2004亚青赛之前也有182天的集训时间。

当然,这期间并不是所有时间全部队员都集中在一起,而是在联赛开始前两天返回各自俱乐部,联赛结束之后重新到国青队报到。不仅如此,85国青最后一次备战亚青赛的集训时间长达82天,而这个时间几乎相当于93国青队在今年全年的备战集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难怪里克林克要抱怨“人不齐”。

至87国青队,当时中国足协领导的胡乱指挥,坚决执行上级“一切服务于08奥运”的宗旨。于是面对亚青赛如此重要的赛事,却让主帅贾秀全赛前不到一周率5名主力球员支援08国奥队,赴日本参加和日本国奥队一场无关紧要的热身赛,在打完比赛后返回北京再折腾前往印度。最终,整个国青队在调整方面出现问题,最终折戟1/4决赛。

而刘春明所执教的89年龄段国青队,则更是成为“08奥运”的牺牲品。当时中国足协自上而下的所有精力全部扑在08国奥队身上,国青队无人问津。那一届国青队成为参加国际热身赛场次最少的队伍。

上一届(1991年龄段)国青队,适逢中国足协在反黑风暴下提出主办亚青赛,希望借此为新的领导班子正名,自上而下都异常重视,创造了可以说最近几届国青队最好的条件。但最终,国青队在主场仍然没有进入亚青赛前四,拿到世青赛入场券。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足协索性对国字号队伍采取了“放羊”的做法:既然出不了成绩,没有政绩,不如索性寻求其他政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情况就是: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青队组织集训,尤其是像青年队展开集训,中国足协的领导下队蹲点过几次?当然,领导们蹲点未必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但中国官场一向是:领导到场才显示出对某项事务的重视,领导不到场就是表明不关心不关注。对国字号队伍如此“放羊”,中国国字号队伍何以争取好成绩?

值得注意的还有另一个问题。以前国青队集中时,俱乐部尽管有意见,但至少还算配合,能够放人到国青队参加集训。但是,如今国青队集训和比赛,俱乐部反而不愿放人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者,中国足协是否真的和地方俱乐部进行过认真沟通和交流?又做了哪些具体而务实的工作?指望着里克林克这样一名外国教练去做这些工作,恐怕很不现实,这无疑是应该由中国足协来回答的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93国青队,卡马乔执教的中国国家队同样也存在人员征调的问题。应该说,无论是聘请卡马乔担任国足主帅,还是让里克林克担任国青队主教练,中国足协出发点和本意不错。可并不是把洋帅请来了,工作就算完成了,剩下全部交给洋帅、自己则站在旁边看戏就行了。现实恰恰就是,中国足协在扮演观众角色,而忘却了自己有更多本质的工作要做。在整个国字号队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足协最近一两年来究竟做了些什么?面对国字号队伍的一系列惨败,恐怕中国足协首先应该先给中国球迷一个说法。可悲的是,如今中国足协连一个敢负责任的人都没有,这如何让人相信中国足球在如今的中国足协班子领导下可以打翻身仗?

后记

坦率地说,93国青队今日之结局,其实很早就已经注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论足协内部还是国青队内部,早就对荷兰人里克林克的带队方式提出了异议,甚至直接反应到韦迪和于洪臣那里。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里克林克不适合带国青队这种有成绩压力和指标的队伍,却是很适合带以培养人、没有成绩压力的青少年队伍。”

事实上,当初足协给了里克林克两个头衔:一个是中国足协青训总监,一个是93年龄段国青队主教练。干前者的活,他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后者则并不胜任。可中国足协在去年底却明确告诉里克林克,让他专心带国青队,无需从事青训总监之职。如今面对败局,中国足协更应该反思自己这种“乱点鸳鸯谱”的做法,更不应该让里克林克成为替罪羊。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