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羽毛球 > 正文

洪钢:专业勤琢磨造就独特风格 解说力求公正

2012年04月11日09:46《羽毛球》杂志我要评论(0)
字号:T|T

洪钢(微博):解说风格是这样打造的

文 李海良

央视体育评论员洪钢以解说风格平实轻松、沉着稳重著称,专业知识也较扎实。在10来年的体育解说生涯中,洪钢受到了球迷的广泛好评。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不断寻找自己,或者说,寻找自己的位置。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是幸运的:做一个体育新闻人,我喜欢这个工作。”正是因为热爱,他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自小爱体育,转行比赛解说

1973年,洪钢出生于湘江岸边的长沙。由于父母工作忙不过来,他的小学时代其实是在北京跟姥姥姥爷度过的。

洪钢最早接触羽毛球是在小学体育课上。他最早看到的羽毛球比赛是1986年汤尤杯,之后还看过1987年世锦赛和1990年亚运会羽毛球赛。中学时期,洪钢回到长沙。学校的传达室有一份《中国体育报》,他觉得信息很丰富,每期都会看。虽然自称“不是特别能运动的人”,但拿到报纸,他首先看的就体育版。

小时候,洪钢爱好广泛,喜欢科学、中国历史和评书。读中学时,洪钢的物理、历史成绩最好。从业10年,许多网友盛赞他的解说“专业、理性”,但也常有人批他:“没有感染力,冷酷无情!外国排球选手都把球扣到中国队员头上了,他还要叫一声‘好’!”洪钢认为这与思维方式有关,他的逻辑思维比较强,第一反应不会迸发得很厉害。看到一个事情首先想它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解说足球时,一个球进了,他最开始找的是进球方式。

高中毕业后,洪钢顺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他的人生轨迹运行到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大学时,洪钢跟羽毛球的接触不多。华东理工大学拥有乒超甲级队,羽毛球并非强项。学校规定,体育课之外还要报一个选修项目,他就报了羽毛球专项,不但有老师教羽毛球的技术动作,最后还有考试。

大学毕业后,洪钢回到长沙从事了4年半的外贸工作,却没有得到太多要领。2000年,他在电视上看到央视体育频道举办体育评论员选拔大赛的消息,对体育异常热爱的他打算一试身手,便报了名。

当时的体育评论员选拔大赛,全国有六个分赛区。洪钢参加了武汉赛区的预赛,武汉赛区的预赛又分初赛和决赛两场。参赛选手可以在足球、乒乓球和排球三个项目中任意挑一项,他挑选了排球。比赛方式是先面试,然后当着考官的面解说一段体育比赛录像,还有综合知识考试和笔试。最终,洪钢以武汉赛区冠军的身份晋级总决赛。

在北京举行总决赛时,共有36人参加。总决赛以现场解说、抢答、即时演讲等形式进行,洪钢依然解说的是排球。最终,他阴差阳错地获得了第二名。因为电视台要对总决赛进行录播,就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环节,比如风险问答。答错了,就要倒扣分。洪钢因被倒扣分而拿到第二名,其实他当时的回答是正确的,可“标准答案”错了。

虽然获得了总决赛第二名,但洪钢进入央视并非一帆风顺。总决赛后,他又回长沙上班,还参加了一个外贸投标项目。2000年底,投标完后,洪钢自己也积极跟央视体育频道的领导联系,最终,他得到了来北京报到的通知。

2001年2月,洪钢办理了停薪留职,进入央视体育频道排球转播组做实习编辑。碰到孙正平(微博)、韩乔生(微博)等解说员去不了时,导演便授权让还是实习编辑的洪钢担任排球联赛的解说员。

专业勤琢磨,造就独特风格

一开始进央视,洪钢没什么身份,只是临时工,到正式聘用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2001年3至4月的排球联赛结束后,洪钢又解说了全国篮球乙级联赛、甲A和CUBA。当时央视仍缺解说员,所以客观上给他创造了很多机会解说各种比赛。在央视第一次解说羽毛球比赛,他记得是2001年全英公开赛,当时是录播的。

2002年汤尤杯赛在广州举办,洪钢正好认识负责羽毛球赛转播的导演助理徐彤。他对徐彤说,自己对羽毛球很感兴趣,徐彤便把洪钢推荐给了导演孙伟。当时,在汤尤杯赛前有个小比赛,他的解说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最终,导演决定汤尤杯赛让洪钢和蔡猛担任解说。

在汤杯预赛阶段,央视体育频道的负责人马国力听了洪钢的一场解说,对他很认可,并决定接下来的汤尤杯半决赛、决赛都由洪钢解说。不想,他的这一首次羽毛球大赛解说好评如潮,得到了球迷们普遍的肯定。

洪钢认为,当时自己的解说比现在还是差了很多。之后,他又解说了釜山亚运会羽毛球比赛。在釜山亚运会之前,朋友告诉他,龚智超(微博)认为央视的羽毛球解说不专业。虽然龚智超没有明确指的是他,可洪钢还是认为说的就是自己。

从2002-2003年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开始,洪钢才真正大量投入到解说羽毛球比赛当中。由于央视并没有专门的体育专项知识、技战术培训,基本上都要靠自己琢磨,洪钢在这一年度的俱乐部联赛解说中,明显提升了解说水平。当时的省队队员,现在已成为国家队的主力。他和这批选手比较熟,每次赛后,他都去跟运动员、教练员聊技战术,和球员一起打球。从点点滴滴中,他积累了很多东西,并不断运用到解说中。

为了让自己更内行,洪钢开始更多地请教技战术问题。当时联赛苏州赛区的接待人员是一名退役运动员。一次聊天中,他说:“夏煊泽(微博)的进攻不光是突击那一下厉害,更主要是上网快。”善于举一反三的洪钢一下子悟道:对方实际上是告诉你,突击是为了给上网制造机会。学习专业人士的思路,加上擅长琢磨和总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使洪钢更加融会贯通,知其一也知其二,而不是仅掌握一些死知识,只能做表面文章。

2003年的苏迪曼杯决赛,陈宏输给李炫一。虽然央视没有转播,但洪钢仍看了录像,并在国家队回国后,向教练请教陈宏输球的原因。2006年亚运会男单决赛,林丹(微博 博客)输给陶菲克,他也会问国家队教练,林丹为什么输了球,以了解教练的思路。同时,他自己也做功课总结一下,陶菲克是怎么赢的。洪钢认为,体育评论员的工作方向与文字记者不同,文字记者可能会问选手比赛后的心情怎么样,而评论员更多要从技战术原因去分析。

洪钢回忆:“当时我可能一些技战术说的不对,但对羽毛球历史的了解要超过一般的解说员和记者。从栾劲、韩健时代开始积累,羽毛球属于自己的爱好。对选手也比较熟,四大天王这些人我能对得上。”

对专业钻研不止,求教不分高低,思考冷静,表达沉稳,造就了洪钢独有的解说风格。

解说力求公正,立场独立不屈

2006年之后,央视开始大量购买羽毛球大赛的转播权,洪钢的解说也越来越多。他的解说

没有完全站在中国队的一边,而是力求客观。2007年中国公开赛男单决赛,鲍春来(微博 博客)对阵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微博)时,李宗伟在比赛中遭遇了几次有争议的判罚。洪钢在解说时认为,鲍春来的状态很好,他并不需要这样的胜利。第二天,大量的平面媒体引用了洪钢的评论,这件事让洪钢挺高兴,他客观公正的言论也受到了球迷的好评。李永波(微博 博客)曾开玩笑“批评”他:“你怎么老同情弱者?业务能力需要提高啊。”

当然,洪钢得到的不都是赞赏,球迷也有骂他的。被骂的时候,他会冷静分析一下。“通常有几种情况:第一是确实说错了,这是一种学习,强化记忆。比如说高崚拿过15次世界冠军,我说成了14次。第二是口误,需要注意力很集中,尽量避免。还有一种,说了球迷不爱听的话,就还是得继续坚持自己。”

作为广大球迷表达看法的互联网,洪钢更多将它当作测试解说底线的工具。网上夸他的总体来说比较多,但“看到批评也挺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因为和专业选手接触的机会多一些,他的眼界比一般的球迷和观众更为开阔。

有朋友说他,虽然球打得就那么回事,但解说很到位。对于打球,洪钢这么看:“我们的水平和专业水平完全是两回事。在林丹眼里,可能所有人都和不会打一样。业余打得再好,比如我的一个好友马小滨可以打我21比0、21比2,但在林丹看来,我的水平和马小滨没准就是一样的。”

这是关于从哪个角度看问题的一种表达,透出了洪钢的从容、自足。那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解说羽毛球比较自信了呢?他有点调侃了:“干这一行需要点心理素质,大多数人都超级自信。2002年汤尤杯赛时,我就很自信了。至少,从我的声音中,球迷能感受到我是真心喜欢羽毛球的。”

对于体育解说,洪钢强调专业性非常重要。乒乓球和羽毛球的术语区别很大,乒乓球是前三板,而羽毛球则是发接发;羽毛球是杀球,不是扣球。作为解说员,不能说外行话。他认为,现在的解说员分工更细,内行程度也更高了。在解说比赛前,尤其是大赛前,他会先查看对阵双方的交锋记录、主要成绩。平时有时间,浏览相关的新闻,比如选手最近的表现。赛前的准备更多是巩固,以免出现一些口误。

坐10年解说席,漫谈体育评论

担任体育评论员多年,洪钢和多位知名国手都曾搭档解说过。他认为赵剑华(微博)的解说经验丰富,贴近业余爱好者,有一定的启发性。不利之处在于套路太多,脱离中国国家队比较久远,新鲜的内容不多。2006年多哈亚运会,他与龚睿那合作也颇受球迷好评。去年,洪钢和赵婷婷(微博)配合解说了苏迪曼杯,被球迷称为最佳搭档。洪钢认为和赵婷婷配合挺轻松,一捧一逗、相聊甚欢。他透露今年的伦敦奥运会,赵婷婷将前往伦敦担任央视的特约评论员。

对于另外两名资深同行——香港的徐美燕、英国的吉利安·克拉克,洪钢与她们没有太多的交集。徐美燕从未谋面,克拉克则经常能在一些大赛中碰面。洪钢说:“克拉克年纪比较大,有着英国人特有的傲气,不太爱理人,所以和她的关系不是很熟。”听过克拉克的解说后,洪钢认为克拉克不怎么评价技战术,而是做好主持人的工作,更多是用情绪去感染人。“英语的解说,感叹词很多。What a point! It’s amazing!优点是发音和语气很好!很有爆破力和张力(微博)。英语和汉语很不一样,有节奏变化,有形式上的感染力。但实际上我看到她的表情很平静。中央台的解说不太一样,更多人需要评论的引导。”

洪钢很赞同广东卫视体育评论员王泰兴的观点:在一个项目上,体育评论员不一定达到多高的运动能力,但关键是不能说外行话。“体育评论员更像批评家。文艺界的评论人士把冯小刚骂得狗血淋头,让他自己去拍一部电影,可能根本没人看。体育评论也是一个道理。”

10年来,洪钢解说过不同级别的许多比赛,但2007中国公开赛、2006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像亚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赛,自己的解说留下了一些东西,若干年后可以吹嘘一下。”

旁观羽毛球,仍有心愿未了

伦敦奥运会,洪钢将负责羽毛球、排球项目的解说。对于伦敦奥运会,洪钢希望李宗伟、蔡赟(微博)/傅海峰(微博)这些没有拿过奥运会冠军的选手能赢得金牌。他从非专家的角度说:“李宗伟现在的实力与林丹已经不分伯仲。北京奥运会上,两人的对决还是一边倒;广州亚运会打成1比2,李宗伟还没有赢的实力。2011年世锦赛,林丹差点输给李宗伟。从技战术方面看,李宗伟与林丹已经无限接近。”

印尼的雅加达塞纳扬体育馆一直是洪钢特别想去朝圣的地方。2008年去雅加达解说汤尤杯赛,终于达成他的了夙愿。在洪钢心中,塞纳扬体育馆是羽毛球的圣地,就像温布利之于足球,工体之于国安。印尼球迷的组织非常出色,让人想起了韩国的红魔拉拉队。而2010年巴黎世锦赛场场爆满,组织工作同样极为出色,让他有些意外。经过了解,原来是法国羽协近年来对羽毛球推动非常有成效。现在在法国,除了足球,羽毛球是体育课程中重要的一项。这一点,对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触动。

在国内,他觉得广州、台山和漳州的羽毛球氛围最好。有一年到台山转播排球比赛,接待的人邀请他一起打羽毛球。球馆是在一个大仓库里,里面的人非常多。他发现打羽毛球的没一个胖子,都很瘦,印象很深。此外,他认为南方城市羽毛球的开展要好于北方,水平普遍要比北京的业余爱好者高。

穿行于羽毛球的圈内圈外,洪钢已不可能和它分开。现在,他每周都要和媒体圈的朋友打两到三次羽毛球。他自言水平不怎么样,只是爱好而已。

这个夏季去伦敦,如果有时间的话,洪钢还希望能去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小村庄逛逛。也许,他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镇定的心态,很可能在某个机缘到来时,让他过一把破案瘾。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