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吴万平:中韩围棋不是半斤八两了

2012年03月26日08:50深圳商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 吴万平 专栏

去年伊始我曾说:“‘中国风’乍起。这将是连绵不绝、威力前所未有的盖世雄风”。时隔一年,中国少年棋手接二连三在世界大赛上,挑落各国名将,引发震动。

中国小将的集体崛起,有别于过去仅靠一两个天才棋手打天下的模式。这些小将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谁都有可能输给谁,并没有臣服天下的领头羊。这正是“中国风”的恐怖之处,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群。这一群究竟有多少?这么说吧,中国每年大约有20名少年成功入段,只要多给这些少年参赛机会,不出几年,他们中就有人可碎“顽石”可灭“石佛”。

所以,我不同意国家围棋队总教头俞斌(微博)“中韩仍是半斤八两”的判断。不,不再是半斤八两,胜负的天平已偏向中国。“恐韩”的心理障碍一旦消除,蜂拥而起的中国小将,将持续刮起猛烈强劲的“中国风”。

感谢从聂卫平到古力几代优秀棋手的努力,他们建立的奇功伟业,激起了中国大地一波又一波的“围棋热”。如今,围棋学习和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每年有几个天赋异禀的棋童被发现被培养,不是难事。这些棋童只要冲段成功,可以说已经身经百战练就了不凡身手。他们白天训练,晚上“网战”。训练量之大,训练质量之高,远非前辈棋手可以想像。凭借充沛的精力,和兴趣带来的高度专注,他们不仅基本功扎实,将各种棋型弄了个透熟,还互相激励创造出许多新手新型。围棋技战术最新的发展变化,其实掌握在这些少年手中。

围甲联赛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也大大推进了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只要能参加围甲比赛,棋手每年就有差不多20万元的收入,这也坚定了家长让孩子学习围棋的决心。围甲走过了辉煌的10多年,到了收获的季节。

而公开赛制的诞生,则为小棋手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这种赛制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看等级分。也就是说不管以往战绩如何,大家比的是现在的实力。试想,一个入段没几年的棋手,根本没机会打几次正式比赛,能有什么等级分?此次BC卡杯32强赛,淘汰 李世石的小将党毅飞,国内等级分排名52位,比“隐退”多年的马晓春还要低2位。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人口基数大,又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只要找到了人才开发的有效机制,其焕发出来的青春活力,将永无穷尽。

(本文刚刚完成,又传来好消息:第二届招商地产杯中韩团体对抗赛,中方以7比3大胜,蝉联冠军。)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