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吴万平:日本棋手是时候警醒了 傲慢堆砌温室

2012年01月09日08:02深圳商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 吴万平 专栏

每年一届的富士通杯在走过24个年头之后,这项最早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宣布停办了。自此,日本企业完全退出了举办世界大赛的舞台。富士通杯的停办,原因很多,但日本棋手国际棋战成绩不佳,是最主要的原因。

自1997年小林光一夺得第10届富士通杯桂冠以来,日本棋手已连续14年无缘问鼎该项赛事。不仅如此,进入新千年,就连4强也鲜有日本棋手的身影。不仅富士通,所有的世界大赛,日本棋手都鲜有佳绩。世界围棋棋手积分排名榜,前30名已不见日本棋手。

反观富士通杯举办初期,日本棋手何等辉煌:第1至第5届,日本棋手5连冠。第1届四强,除了聂卫平,全是日本棋手。短短20几年,日本围棋何至于如此衰落?

比较一下日本国内赛事和国际大赛的奖金,可知端倪。日本国内“大三冠”奖金:棋圣4500万日元;名人3700万日元;本因坊3200万日元。而富士通杯世界冠军,奖金1500万日元。单以奖金论,2011年世界收入最高的前3名棋手,都是日本棋手。张栩和山下敬吾,以近660万人民币收入,并列榜首。而这两人在2011年传统国际大赛中,一局未胜。排名第3的是井山裕太,近400万人民币。 李世石虽然是2011年国际大赛唯一双冠王,勇夺春兰杯和BC卡杯冠军,也只能以350万人民币的收入排在第4。就连日本女子棋手谢依旻,也收入约150万人民币的奖金,超过了三星杯世界冠军元晟溱约110万人民币的收入。这还只是奖金,还没算进入本赛,日本传统赛事丰厚的对局费。正是国内比赛远高于国际比赛的收入,捆住了日本棋手,使他们专注国内赛事而无心他顾。

日本人眼中的国际赛事,规格不及国内赛事高。反映了世界大赛设立初期,日本棋坛的傲慢。那时,他们确实也有傲慢的资本。可时过境迁,世界棋坛技战术发展,借助于互联网一日千里。日本棋手却仍然舒服地呆在由傲慢堆砌起来的温室里,自绝于世界交流。日本棋手国际棋战成绩越来越差,直接导致了日本棋迷迅速减少,围棋人口大幅度萎缩,愿意学棋的孩子越来越少。近几年活跃在日本棋坛的年轻棋手,除了一位23岁的井山裕太,再无他人。

虚幻的傲慢,终有一天倒塌。日本棋手是时候警醒了!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