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综合体育 > 排球 > 正文

恒大女排全是雇佣军靠输血 郎之队还能挺多久

2012年03月07日16:26北京晚报孔宁我要评论(0)
字号:T|T

用了3年时间,上周六名帅郎平(微博)终于率领广州恒大(微博)女排(微博)第一次站到了女排甲A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对中国女子排球运动来说,这不光是诞生了一个新冠军,而且还引发了一个冠军新模式的话题,它对中国排球的影响更为深远。

恒大女排夺冠之际,圈内人士普遍发出的一个疑虑是:这支靠着许家印的金钱和郎平的名气,平地起高楼式拼凑出来的冠军队还能活多久?它这种建队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

女排只是敲门砖

先有恒大女排,而后才有了恒大男足,这个次序表明当初恒大集团从一开始,就把女排当成了一个敲门砖,看看能否敲得开职业体育这扇新领域的大门。

其实当初许家印本没想投资女排,他想好的只是要搞一家职业俱乐部,足球是他的第一选择,可3年前的中国足球水有点深,也有点浑,他有点犹豫不决。CBA(微博)篮球市场前景虽然也不错,但门槛较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何况广东省已有了宏远、东莞两支CBA球队,它们都属于广东省体育局主抓的广东男篮的基石,新人再想挤进来很有难度。

于是许老板摸着石头,找到了职业化程度不高,但又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排联赛。恰巧郎平当时刚卸任美国女排,正想回国创业。郎平的名气够大,女排的形象也健康,许老板于是与郎平一拍即合,恒大女排应运而生。

恒大新模式之痛

用金钱和郎平名气组建的恒大女排,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排坛的另类:队伍所有球员和广州体育、广东体育一点关系没有,郎平完全是凭一己之力,加上高薪从各省和国外招人组成,这一雇佣关系既成全了恒大的冠军梦,也成了郎平和恒大女排的最大软肋。

目前,中国排球联赛市场还很不完善,其影响力和职业规范程度与观念远不及足球和篮球市场。眼下中国排坛各支球队还处在拉冠名赞助的阶段,各支女排队伍仍隶属于各省市的体育局管辖,这意味着球员转会市场活力不足,如果有一名外省份球员转而代表另一省份打女排联赛时,实际上经常是因为该球员要为该省或市征战全运会,这使中国排球联赛的许多运作方式与足球和篮球完全不同,恒大女排完全不能像在中超(微博)那样,只要出大价钱,按职业市场规则就能引进高水平的内外援。在女排领域,由于各队除了要打好联赛外,肩负的更重要的任务是代表各省市,为4年一届的全运会做好准备,岂肯因恒大出钱多,郎平名气大,就拱手将好球员转到恒大?所以恒大女排到处借枪也是无奈之举。

于是人们看到一个奇特现象:打了3个赛季的恒大阵容,每年的阵容都不一样。今年尽管恒大女排登上了冠军宝座,但从领奖台下来的一刻,就宣告了球队的解散,如果郎平还肯接着干,她首要任务就是想着下赛季如何另起炉灶。今年的主力二传手赵云(微博)从江苏借的,周媛(微博)、尹萌(微博)等人是从河北借的,联赛一完事,她们都回归各自地方队,备战全运会。恒大女排当然想建立梯队,但现在连一线队员都是借的,一时之间更谈不上什么梯队建设了。

很多人认为,本赛季恒大女排夺冠,主要依靠波兰队的接应二传手斯科沃隆斯卡和意大利女排主攻手科斯塔格兰德,可郎平不可能把整支球队都换成外援。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dianash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