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新华社:为什么中国没有第二个丁俊晖?

2012年03月04日07:50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社海口3月3日体育专电题:丁俊晖第二何以难现

新华社记者张永峰

正在海南举行的斯诺克·海口世界公开赛,已是第三个在中国举行的大型排位赛,中国俨然已经成为斯诺克运动的第二个中心。之前丁俊晖在威尔士公开赛上的获胜,令国人对中国选手在此次公开赛上的表现寄予厚望。然而,随着3月1日十六强比赛结束,包括丁俊晖在内的8名中国选手全遭淘汰。

从2005年丁俊晖第一次夺得斯诺克英锦赛冠军开始,斯诺克运动便在中国流行开来。据北京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连童介绍,中国的斯诺克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中国台球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500亿元,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斯诺克选手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虽然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但除丁俊晖在威尔士公开赛上夺冠之外,中国斯诺克选手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上的表现只能是差强人意。

为什么中国没有第二个丁俊晖呢?

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协会主席杰森·弗格森认为,中国台球在整体环境上和英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虽然每年中国都会举办相当多的世界性赛事,比如中国公开赛、上海大师赛等,但是在教练数量和质量以及青训环境上还严重不足。

弗格森分析认为,丁俊晖能够屡次在国际大赛上获胜,与他早年到英国参加训练是分不开的。他说,中国大部分球员都没有太多机会去英国打球,这或许是中国球员在赛场上表现欠佳的原因之一。

甘连童也赞同弗格森的看法,他说:“中国斯诺克运动和英国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斯诺克的训练机构严重不足。很多斯诺克爱好者,以及有潜质的斯诺克选手都找不到地方练球。”

“很小的时候,丁俊晖就是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接触了台球,并有很多机会在英国练球。”甘连童说,但这种培养模式难以复制。

他认为,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台球行业,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中国台球产业未来将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产业的发展,对推动选手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表示,要培养更多像丁俊晖这样的顶尖中国球员,首先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斯诺克运动;其次,应建立和完善专业的台球培训机构,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

教练和青训机构的不足是制约中国职业斯诺克运动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而各级赛事相对较少也是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我觉得中国球员已经很棒了,但可能缺乏良好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和参赛经验,”英格兰选手罗伯特·米尔金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坚持训练和享受训练,并与更多斯诺克高手较量从而积累经验也很重要。米尔金斯在3月2日晚结束的海口世界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击败现排名世界第三的约翰·希金斯,晋级四强。

中国台球协会副秘书长王涛(微博)说,中国年轻球员在技术和经验上与外国球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可以通过训练弥补,而经验则需要更多的比赛来提升。

虽然近年来,斯诺克大型世界性赛事在中国举办数量大大增加,除海口世界公开赛之外,中国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以及即将升级的无锡精英赛给了中国选手与世界顶尖选手较量的机会。但是大型赛事的数量和密度,以及小型赛事的数量相对英国依旧偏少。

“各级赛事在中国的举行,对于中国选手水平的提高是相当有利的。与世界顶尖球员的较量,有助于他们积累经验。”弗格森说,随着中国举办更多大中型赛事,在未来五年内,中国选手进入世界排名前16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世界斯诺克协会赛事总监甘勒也认为,未来10年,中国选手积累足够的经验后,相信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大成就。(完)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