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综合体育 > 正文

新华社:除了精神 女排直通伦敦中找回自信

2011年11月19日07:28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社记者徐征 王镜宇

30年前,同样是在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随后开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女排时代”。30年后,中国女排再次用拼搏和团结的精神顺利拿到伦敦奥运会入场券,虽然只是世界杯第三,但意味着已低迷数年的女排正努力找回自我。

30年来,中国女排浮浮沉沉,有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第七名的打击,也有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问鼎的辉煌。然而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中国女排却经历了少有的挫折,三度换帅,亚锦赛失利、世锦赛第十、大奖赛总决赛第八,都是历史上罕见的低谷。

为了面对世界一流强队不断增强的网上实力,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换血,开始尝试着向着高大化转型之路,但这一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在亚锦赛之前,中国队召回了小个子张磊(微博),重新找回了快速灵活变的传统战术。随后女排的成绩有了巨大的变化,亚锦赛夺冠,世界杯出人意料地拿到奥运会入场券,避免了1999年世界杯获得第五、无缘奥运直通车的尴尬。

除了战术上的回归,最可贵的还是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找回了近年来少见的稳定性与拼劲。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与韩国队血拼、绝境中逆转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但总结近三年来中国女排的比赛,能见到如此拼劲的比赛少之又少。

郎平曾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球员并不能真正理解“女排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不过在这次世界杯上,年轻的中国女排面对强敌毫不畏缩,关键场次上毫不手软,她们正在努力寻找前辈们赢得尊敬的理由。

除了精神,中国女排还在场上找回了自信。经过了种种历史最差成绩,曾经天下无敌的中国女排似乎在面对任何对手时都显得信心不足。“慢热”成为对女排最常见的“评价”。但在本届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赢下了所有该赢的比赛,没有犯任何错误,并在最后与德国队的决战中展示出了强大的自信心,3:0的比分显示了压倒性的气势。

世界杯的季军,只意味着中国取得了直通伦敦的资格,并不能说明中国女排已经走出低谷,具备了在奥运会上夺牌甚至夺的实力。但是,让我们感动的永远是女排姑娘们挥洒的汗水和泪水。

除了排球业内人士,已经少有人记得30年前的中国女排是以几战几胜的成绩问鼎冠军的,但是30年过去了,人们仍然记得的是拼搏的女排精神。(完)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