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评论 > 正文

深圳特区报:大学生不要让“特长”变唯一

字号:T|T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鲍传文

“一提起大运会,人们一般只想到那些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普通大学生怎么办呢?”在昨天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抛出的这个议题,引发全场热议。

这种思考,在新华社数日前的一篇文章中已有提及。那篇文章说,很多体育发达国家的世界冠军均由“高校制造”,他们体教结合的实践经验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据介绍,在美国,很多大学为有游泳特长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但是他们毕业必须拿够学分,并且通过学校严格考试。且有明文规定,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量原则上不得超过20个小时,以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少数高水平运动员可以练到24个小时,但多出的几个小时是“志愿训练”,拿不到训练补助。哈佛大学甚至因为一位奥运冠军违反了学校的有关规定,而开除了他的学籍。

钟院长提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体育运动,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两者,真的难以两全吗?

毫无疑问,不管是体育明星还是普通大学生,都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生理上需要“野蛮其体魄”,心理上需要“文明其精神”,属于一个“成长性很强的阶段”,哪一个方面都不应当被忽略。从这个角度看,过于看重“特长”的专才教育体制,其实既剥夺了体育特长生其他方面的受教育权利,也剥夺了非体育特长生在体育方面的受教育权利,严格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不均衡。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最符合这一阶段成长的需要。在年轻人还没有接触社会进入职场,就过早地“身心分离”,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体育特长生过于专注训练,忽视文化学习及社会认知,导致别无所能,“特长”成了唯一,一旦失去就无所凭恃;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生的学分构成中,体育所占权重又非常低,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白岩松(微博)在主持大运会开幕式时表达过一个希望:什么时候,我国参加世界级体育赛事,有三分之二运动员来自于高校就好了。两天前,深圳学通社一位小记者提问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假如当晚有一场期待已久的比赛,而明天会有一场考试,换成您,会怎样选择?”基里安意味深长地回答:“去考试。你应该自己去平衡,去作个计划表。”

是的,我们必须学会平衡。在越来越精彩的互动中,大运会带来的观念冲击,势必为人们带来更深远的思考。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