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深圳大运会 青春文化和运动美学的仪式表演秀

2011年08月13日06:05信息时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一场青春文化和运动美学的仪式表演秀

——专访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杨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言简意赅地说:“这是一场运动会的开幕式,不是文艺界的开幕式,所以主要表现的是青春文化和运动美学。”

新华社记者:您曾经相继参与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能否谈谈深圳大运会开幕式的总体特色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不同点?

姜浩杨: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是中华文化、民族美学,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展示的是岭南文化、城市美学,那么深圳大运会展示的就是奔向现代化中国的青春文化、运动美学。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场地最早选择的是位于龙岗区的大运中心,被人们称为“水晶石”,能容纳6万人。后来我们感觉“水晶石”地理位置偏远,很难让五大洲的青年朋友体会到深圳改革开放前沿的特色。而且,在那么大一个封闭空间搞开幕式,免不了走大型广场表演的老路,将会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去年年底,开幕式场地转移到深圳湾体育中心之后,整个创意团队都在感慨,太震撼了,创意无限,这里充分体现深圳滨海城市和改革开放城市的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从天空中俯视深圳湾体育中心,就会发现整体构造如同一个挂着奖牌的运动员:火炬塔是运动员的脖子,“V”形的青春大道如同绶带,而运动场内的舞台则是一块奖牌。

世界之门一关,“春茧”就是类似“鸟巢”的360度环形场地;世界之门一开,场地通过青春大道延续到深圳湾边,突破了场地限制,极大开拓了场内观众视角,将观众目光引向更远的火炬塔和大海,类似亚运会开幕式“海心沙”那样的开放式剧场。

世界之门还是开幕式创意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开幕式上三次开合,直接体现开幕式所要强调的几个主题。第一次,“世界之门”徐徐打开,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运动员迈入这座属于他们的“青春之门”。

第二次,“世界之门”在大运会开幕之后再次开启,无数大学生举着发光UU球穿过“世界之门”欢呼跑入,用热烈的欢呼和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投入激情之夜。

当我们第三次开启“世界之门”,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宣传环保和大运会理念的深圳大学毕业生周子迁出现,他骑着自行车手持火炬进场,开始点燃圣火的庄严仪式。

90后女孩20米高空演奏小提琴

一首代表深圳旋律、家喻户晓的《春天的故事》在大运会开幕式上引起震撼,尤其是小提琴少女杨帆在20多米的高空精湛的表演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帆1991年出生,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大一的学生。她从5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至今已参加多次大赛,赢得不少奖项。

但是,杨帆告诉记者,在大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却是最难的。“以前从来没有在那么高的位置演奏过,我演奏的高台呈65度角,升起来有20米那么高,升到最高停下来的时候,这个高台都要晃一下,就感觉有一定难度。刚开始我不带琴站上去,觉得还可以,后来拿着琴站上去演奏就觉得难度增加了。高台上我能站的地方只有半个平方那么大,特别窄,差不多只有我的肩一样宽。不过好在我没有恐高症,安全措施也保护得很好,后面有两个支架绑在我后腰上。”

周笔畅献唱大运会歌

昨晚,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深圳举行。一场热情洋溢的“青春嘉年华”即将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上演。

在开幕式前45分钟的热场表演中,周笔畅携手童星柳博高歌一曲大运会会歌《从这里开始》,将现场气氛带至高潮。此前,优美精彩的体育舞蹈《舞动青春》和刚健有力的武术表演也陆续登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席台正对面的LED屏幕上闪现出点点亮光,映衬着观众手中的荧光棒,“春茧”仿佛化为一片星光海洋。在现场志愿者的引导下,看台观众席上掀起了“人浪”,人们手中挥舞着彩旗和铃鼓,营造出一片狂欢嘉年华的氛围。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cwe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