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男篮连败为了爆发 > 正文

主帅战术得不到解读 年轻队员为何慢不下来?

2011年08月08日21:44天津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本次斯坦科维奇杯的比赛,连战连败的尴尬战绩让邓华德(微博)遭遇到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每一场比赛之后的发布会就是一次各路记者的“围攻战”,逼得邓华德又一次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用一句“你们懂篮球吗?”来回击记者的刁难。但可惜,邓华德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挤对记者不太懂篮球的同时,始终无法证明他真的懂篮球。即便是其最擅长的“嘴上功夫”也没有显示出多么高深的本领,留下了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助攻不是一种策略?

邓华德在海宁站上留下的最经典的一段画面,当某电视台的记者让他说一说再战俄罗斯时的战术变化时,他先是反问记者,你到底想知道哪一方面的,而当措手不及的记者说了一句“如何增加助攻”的时候,邓华德瞅准机会发动了自己的反击——除了极尽所能挖苦记者不懂篮球之外,还留下一句“助攻不是一种策略”。

助攻真的不是一种策略吗?从字面上讲真的不是,因为助攻数的增加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队员的球能不能传到合适的位置,二是处于合适位置的球员能不能把球投进。邓华德反复强调的一点也是,中国队投丢了太多本可以轻松投进的球,所以助攻数很少。但从中国男篮比赛的实际内容上看,邓华德的说辞实在是太牵强了,以苏伟(微博)为代表的球员的确错失过一些极其简单的进球,但中国男篮助攻数少的罪魁祸首不是这些,而是传球流畅性太差了。这一点恰恰是可以通过“策略”来改善的。

据记者粗略统计,中国队进攻的前10秒左右都要在控卫缓慢的运球中度过,而其他队员在这10秒钟内有效的跑位、挡拆并不多。斯杯两站六场比赛,中国队的传球速率比每一个对手都要明显慢上半拍,停球时间反而是对手的N倍。即便是邓华德公开宣称“要多传球”的海宁站最后一场和俄罗斯队的三四名决赛,中国男篮的传球次数的确是多了,但大部分却是毫无意义地外线倒手,真正有效的传切屈指可数。等到了关键的最后一节,中国男篮又一次重新陷入到了停滞状态,连外围毫无意义的倒手都少了,又重新回到了控卫持球,“耽误”十几秒,其他人持球再耽误几秒,最后在一声紧似一声的读秒声中仓促出手。

除了进攻运转不畅之外,我们控卫处理球和支配进攻的能力也着实不敢恭维。中国男篮转战广州的第一场比赛,易建联多次在场上冲着自己的队友咆哮,为什么?因为很多次阿联在内线要到了位置,但控卫却没有及时地将球交到他的手上。当内线有空位的时候,控卫们却选择自己强行突破,当内线有人夹击时,他们却选择强行给内线传球……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球员的自身能力不足之外,我们球队进攻体系的不健全,球员之间战术套路演练的不纯熟以及年轻后卫怕失误的思想都是造成现在这些尴尬的主要原因。这其中除了自身能力是策略无法解决的之外,其他几条都是可以通过策略改变的。□

斯杯热身不重要?

从斯杯开始的第一天,邓华德就在抱怨,抱怨比赛安排过密,抱怨对手质量不高,随时随地都要重复自己“斯杯并不重要”的态度。但斯坦科维奇杯真的就这么不重要吗?

的确,斯杯对手的质量一直在下降,但斯杯的创始人程万琪有一句话说的在理,“太强的对手并不适合中国男篮”。现在距离亚锦赛开赛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球队刚刚经历了一段为期3个月的集训和先后数次的裁员,球队阵容被压缩到了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中国男篮此时正是从“选人”到“练兵”过渡的阶段,特别是易建联刚刚回归,斯杯便成为了中国男篮演练套路和让主力球员逐渐进入状态的最佳战场。这就要求对手既要有一定的实力又不能太强,而斯杯的几个对手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应该说,斯杯的8场比赛比起之前的十多场水货热身要强上不止一倍,邓华德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呢?如果斯杯的对手是欧美正牌国家队,中国男篮如今的连败可能并不算什么,但现在面对人家的二队甚至是大学生队,中国男篮还是一胜难求,难道邓华德就没有感觉到连败之下的中国男篮正在滋生一种消极、急躁的情绪吗?这样的情绪难道就对中国男篮备战亚锦赛有利了?

现在是隐瞒实力?

从海宁站四战全败开始,邓华德又搬出了一个全新的论调——我们现在输球,打得难看不是因为我们不行,而是因为我在故意隐瞒实力呢。你们要想看到中国男篮的全部实力,还是等到亚锦赛再说吧。真是一条无懈可击的说辞,无论球队输给什么样的对手,无论场面有多么的难看,他都可以靠着这么一句“隐瞒实力”应对自如,直到亚锦赛开赛。但问题是,中国男篮现在隐瞒实力了吗?现在需要隐瞒实力吗?

如果邓华德故意安排球员执行一些新的战术安排,我们或许还可以理解这句“故意隐瞒”,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男篮并没有这么做,每一次进攻的“起手式”依旧是老操持了两年多的“移动进攻”,每一次球员也都在按照既定的套路去跑位,只不过由于我们的后卫视野不够宽、出球速度慢、不及时、隐蔽性差,我们的内线挡人不干净,侧翼跑不出位置、跑出位置但后卫又看不到、球传不过来等等,我们的进攻才一次又一次地最终回归到各式各样的单打之中。谁都知道,进攻体系和套路就像是开车一样,越用越熟,甚至像马刺爵士这些进攻体系早已深入骨髓的球队,无论人员如何变化,无论分开的时间有多长,彼此聚到一起,不出半个月就可以又像机器一样运转了。而中国男篮呢?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集训周期之一,为什么就一直营造不了流畅的配合和跑位呢?可能就像王治郅所说的,我们的球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既然球员能力达不到战术体系的要求,邓华德何不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进行战术设计?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相信眼前这些传球停滞、跑位不畅都是邓华德有意安排的,迷惑对手的假象,这样的安排就有意义了吗?热身赛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像斯杯这种主力球员逐渐回归的热身赛,难道不是我们打磨进攻技巧,演练进攻套路的时候吗?这个时候再乱打就不怕耽误了球队磨合的时间?再说,邓华德所谓的移动进攻不是人人有机会,处处可出球的吗?这种进攻体系本身就属于“兵无常势”的状态,临场变化非常丰富,在热身赛上演练一二就能让对手摸得一清二楚了?真要是这样,那中国男篮的移动进攻也太简单了吧。□

小伙子慢不下来?

邓华德解释球队实力原因的时候总喜欢说,“我们下半场的体力消耗太大,球队防守的积极性下降,传球和跑动停滞了”;说起年轻队员的时候总喜欢说,“小伙子现在要做的就是慢下来”……但不知道邓华德想过没有,中国男篮为什么总是在下半场萎靡?为什么体能总是消耗的很快?为什么年轻队员总是慢不下来?这些难道不是和他的“精神胜利法”、“疯狗精神”有着直接的关系?

斯杯的每一场比赛,中国男篮的防守总是那么凶狠,球员们总是在满场飞奔,对对手穷追不舍,手舞足蹈,强烈的身体对抗随处可见。这样的打法在一段时间里确实可以有效地震慑对手,造成对手的失误。但这样的打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用力过猛,造成男篮队员的体能消耗过快。于是,到了下半场,当形势逼迫邓华德无法用大面积轮换让球员得到喘息的时候,中国男篮的防守质量便会急剧下降,对手往往可以发起绝地反击——不但斯杯广州站和安哥拉队的比赛如此,在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哪一次不是下半场因为体力不支被对手翻盘的。良好的防守需要态度,但更要注重技巧,最关键是防守动作的“到位”。只有动作到位,最大限度地切断对方的最佳传球路线、行进路线,扰乱比赛节奏,就已经达到防守的要求了,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每一次都想直接从对手的手中把球抢断下来。

至于邓华德所说的球员慢不下来,更不是球员自己的原因了。你从选材的时候就偏爱那些激情四射的“斗牛犬”,讲究让球员一上场就血灌瞳仁,你还怎么要求他们慢下来呢?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不动如山的恐怕只有超级球星才能做到吧。被你冷漠的莫科倒是冷静了,你怎么又说人家不够兴奋呢?

男篮七连败是不是为了保存实力?
0
0
不是

相关专题:

邓华德 连败是为了爆发?
订阅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