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汪晖:高洪波以嫩充老,谁之过?

2011年01月19日07:28羊城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高洪波不是装嫩,是真嫩。

亚洲杯小组赛三战,中国队其实是“被练兵”,主谋是赛会制大赛经验几乎为零的高洪波。首战,高想赢怕输,多打一人仍首鼠两端,好在继续走运,靠折射打破僵局;次战,高既轻敌又缺底气,忐忑中草率变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又进退失据,一错再错;末战,背水一战人急跳墙,孤注一掷如赌徒,最后时刻更红了眼,申请被罚上看台。

三战清晰地记录了一个初执国家队教鞭的“嫩帅”用中国足球的荣誉、亿万球迷的痴心充当筹码和磨刀石的全程。覆巢之下,即便能换来高洪波的大彻大悟,其代价也过于昂贵。

尽管高洪波和男足一年半以来以“西班牙控”自居,极力标榜走地面打脚下,但这三战却让人看不到在战术素养、攻防组合、传接控球等有实质性进步。羊城晚报记者林本剑赛后发问:“为什么中国男足运动战无进球?”着实切中肯綮。

小组赛所失4球,都是运动战所失;所得4球,则全部靠定位球,包括两个运气不错的折射,另两个是卓翔和蒿俊闵的前场任意球。这充分表明,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可能有一两个队员有那么一两脚活儿够得上“百步穿杨”的水准;但是,在运动战的电光火石中既做不到在高速、激烈的对抗中保持身体平衡,保证射门准星,更难以实现在团队连续性传接配合基础上的射门。总之,只见疯跑,难见流畅;只见传丢、控丢球,难见拿稳、射中门。反观乌兹别克斯坦队在中乌之战上半场的扳平入球,堪称“西班牙式”:在中国队三线紧逼的扁平区域内,中场核心杰帕罗夫在四五名中国球员围堵之下,依然准确出球,由插上的队友斜切禁区射门得分。

想做“西班牙二、三队”却完全做不到,固然与中国球员从小到大的基本功粗糙、或从一开始就被“误人子弟”干系颇大;但高洪波入主国足时的宗旨,就是控球至上。折腾了一年多,国足身上“西班牙”的皮毛难见,以往最擅长的后卫、前锋频繁靠头球得分的方式也丢失殆尽,像极“邯郸学步”,可谓讽刺。

中国男足再一次“被虚度光阴”,高洪波难辞其咎。他兵败卡塔尔,也可以看做是追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同期就任的“难兄难弟”郭士强(前中国男篮主教练,在天津丢了亚锦赛冠军)、蔡斌(前中国女排主教练,在亚锦赛决赛上不敌泰国队)。郭、蔡两人兵败后半年先后“被辞职”。高洪波步其后尘的几率也很高。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过于苛责高洪波,太纠缠于他的练兵、锻炼之说。真正该追究的,是把高、郭、蔡等人拔苗助长起来的长官。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大换血。体育总局有官员见乒乓球的“少帅”策略有效,一拍脑袋要全面年轻化,罔顾“国球打遍天下无敌手、谁来都是高起点”与“足篮排皆人才青黄不接、实力不断滑坡”之间有天壤之别,把洲际赛当成备战伦敦奥运会、“锻炼少帅”的练兵场,全然不顾胜负给球迷带来的心理冲击,也不考虑为三大球良性发展创造平稳空间。如今,三大球又有一个少帅兼嫩帅在执教生涯中第一次洲际大赛就败走麦城,长官们赔了少帅又折兵,可谓自掴三巴掌。

亚洲杯开赛前半个月,笔者就断定“中国男足爆冷系数不高”,小组赛难出线;开赛前夜,又界定男足是“要为奇迹而战”,重申三个对手过去在关键赛事上屡屡击败中国队,国足想一次性战而胜之不啻创造三大奇迹;国足首战告捷,内外舆论一片乐观,甚至高洪波也称“要争取进决赛”,笔者力排众议,强调“不必因运气调高国足出线预期”,进而在论述高洪波“向我开炮”的评论中阐明中国足球“赢球是奇迹,输球属正常”的现实处境。事后回眸,均一一言中。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princel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