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经典语录 > 正文

马德兴:一流论属华丽泡沫 历史事件值得借鉴

2010年09月22日09:07体坛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微博 博客)(微博 博客)北京报道目标:足球总体实力位居亚洲前列,男子国家队在世界杯赛上进入前十六名,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女子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中进入前三名。——摘自《中国足球事业十年发展规划(1993——2002)》

结果:1996年、1999,国奥折戟于奥运会预选赛;1997年,国足未能进军法国世界杯,2001年国足在十强赛中出线,参加了2002韩日世界杯,成绩为三战皆负,名列31位(32队参赛)。中国女足在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均获得亚军。

目标:女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优势;男足力争获得奥运会和世界杯赛出线权,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8名。——摘自《中国足球事业发展规划(2003—2012年)》

结果:国奥无缘2004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垫底。2004年,国足未能跻身世界杯预赛亚洲区八强赛;2008年,国足再次无缘亚洲区预赛十强赛。女足在2004年奥运会中未能出线,2008奥运会名列第5。

20日,中国足协在北京召开会议,针对2012奥运会、2014世界杯提出若干目标,全面启动中国足球新一轮备战工作。

奥运出线、进军世界杯,这是各个队伍实实在在的目标,也是竞技体育的要求。如果足协不提这些,会被认为“连争取出线的勇气都没有了”。不过,20年来,历届中国足协从来不缺乏所谓目标,当我们回过头来检验时,会发现大多数目标,最终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1993年,足协曾在大连棒棰岛会议期间通过了第一个十年规划。“世界杯16强”的目标,成为最大的亮点。当年在足协公布这一目标之后,各界普遍提出质疑,认为目标过高,但一位副主席曾私下说:“既然是规划,那不就是喊口号吗?‘世界杯16强’也就是一个‘口号’而已。”

2003年香河会议期间,中国足协提过了第二个十年规划。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奥运会之所以提出男足进前八,完全是因为某位教练找阎世铎主动请缨时随口一说,“阎王”便同意让这位教练出山执教,并将此写进了《规划》中。在提出目标后,根本就没有展开论证,当然,这位教练最终也还是未能率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谢亚龙时代,第二个十年《规划》早已被束之高阁,谢亚龙与杜伊甚至“大跃进式”地提出了要一枚“奖牌”,最终国奥在主场垫底。

韦迪的前任谢亚龙在失利之后的感慨:“我国足球长期急功近利,总想用成绩说话,总是毕其功于一役,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忽视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忽视了青少年的培养。”作为过来人,谢亚龙恐怕是有感而发,也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训,在中国足协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这样的任务与目标之后,普遍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从青少年入手,这个目标在规划中也提了好多年。但现在国青、国少教练抱怨的最多的还是:“没有人!”无论是阎世铎、谢亚龙还是南勇,抑或是现任领导韦迪,上任伊始谈得最多的就是青少年问题。阎世铎从2000年4月份上任,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去秦皇岛调查青少年足球,并称将狠抓青少年足球。但整整十年过去了,中国足球踢球的孩子反而是越来越少。

1993年提出的青少年发展目标,在整整过去了17年后,现在中国国内有多少球员?与成绩指标不同,这些软指标并没得到真正得到重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