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篮球 > CBA > 正文

姚老大缺阵易核心再起航 邓华德给他无限空间

2010年08月10日11:19篮球先锋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记者李阳8月8日北京报道 “你看,我拿到了易建联的合影!”嚷嚷着,两个空姐扭头跑开了。

8月7日晚,中国队驱车赶往首都机场。下车以后,男篮的小伙子们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直到进入大厅以后,办理登机牌的时候,才有几个球迷围了过来。她们认出了阿联,排着队跟他合影留念,当中还包括一个加拿大女孩。

眼下这支中国队,易建联是当之无愧的头牌,不论能力、名气还是外貌,他都是队里最显眼的一个。2009年天津,姚明因伤缺席,易建联第一次以核心的身份,带领国家队征战亚锦赛。2010年土耳其,易核心再度起航。

华德给他无限空间

8月6日的男篮公开训练课上,易建联是全场瞩目的焦点。邓华德将球员分成红白两队,五对五全场打对抗。易建联穿着象征主力的红色球衣,表现非常活跃,几乎球队的每次进攻,都和他有关系。

阿联说:“感觉比刚开始回来要好很多,每天都在磨合,每天都在融入这个体系,通过比赛,通过训练,通过大家的一些讨论,我觉得慢慢会越来越好。”

对抗训练就公开了10分钟,这段时间重点演练了红队的两套进攻战术。第一个是易建联提到罚球线附近,接球后可传可攻。当时,和易建联对位的是张兆旭。看对方逼得凶,阿联一个侧肩加速,将张兆旭甩在后面,上篮得到两分。第二次,张兆旭稍微往后退了退,空出半米的距离,以防阿联的突破。易建联也改变了策略,董瀚麟插到篮下,易建联将球吊给内线,交给队友单打。

另一套进攻战术,易建联回到篮下,跟他完成配合的还是董瀚麟。队友先是将球转移到底角,董瀚麟从上线切入,到距离篮筐较近的位置拿球,吸引防守球员的注意后,再传击地球给阿联,后者顺势就是一记双手暴扣。

看得出来,这堂训练课的主角,是归队不久的易建联。“我想他目前跟我们全队合练只有五六次,”合作时间还不长,邓华德对阿联已是赞不绝口,“他是一个高水平、有天赋的球员,在极高水平的联赛中打球,他为我们球队增加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要有耐心,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球队需要去适应他,他也要来适应球队。”

斯杯前夕,易建联才从美国返回国家队,加起来也就打了三场比赛,他跟球队最缺的就是时间。中国队出发前的最后一堂对抗训练课,自然要抓紧时间,让易建联熟悉新的攻防体系。只不过,一向古灵精怪的邓华德并不承认。

“我需要重新看一下录像,当时是谁在防他,我觉得当时的局面不是你说的那样,”邓华德说,“进攻体系不是以他为核心来制定的,这是一个团队。他是一个有统治力、有天赋的球员,而且是我们的得分点,当你们这些媒体进来以后,他就非常兴奋,他有能力做到这些有创造性的事情。”邓华德说得没错,易建联确实展现出过人的能力,在一次高位拿球后,他右手运球,顶着防守人就是一个势大力沉的双手灌筐,引得场外一片叫好。

邓华德即便不承认,易建联的位置更加灵活,不再守着篮下的一亩三分地,却是明摆着的事实。

易核心言必称防守

姚明不打,易建联就是中国男篮的核心。一向强调整体,不愿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邓华德,也是这么说的。

邓华德口风甚紧,想从他嘴里挖点料出来并不轻松。有记者故意问他:“你和易建联,谁才是这支球队的核心?”“易建联,”邓华德想都不想,脱口而出三个字。可能是意识到对自己的回答并不完美,邓华德连忙补充道,“我的所有队员都是球队的核心,我的队长,刘炜、王治郅,还有易建联、王仕鹏、孙悦,这些人是核心,篮球是运动员的项目。”

一年前,郭士强执掌国家队,易建联也是当仁不让的核心,但跟现在的身份不一样。那时候,他是“姚替身”,打的是中锋,延续的是尤纳斯时代留下来的战术体系。而且,彼时的易建联尚未成熟,大郅状态神勇,两人得以组成内线“双核”。

现在情况则发生了变化,易建联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尽管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球队。“球员和教练都在变化,打法也有一些不同,需要通过后面的训练和比赛去磨合,”阿联说,“现在需要强调的是球的转换和移动,姚明不在我们肯定会有所变化,没有一个2米26的大个儿在里面,打法自然是要变了。内线肯定还是要打,但要通过其他方法去打。”

现在这支中国队,不再死打内线一个点,后卫和前锋更加活跃。大郅和阿联这些内线球员仍然是进攻的重点,只是不再拘泥于篮下,增加了外线持球的机会。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饱受伤病困扰、已经33岁的王治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场飞跑了,在邓华德的体系中,他是板凳上的第六人,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和阿联打的是一个位置。两人并肩作战的场面,并不多见。现在的阿联,则要适应两个位置的不断轮换。“和以前不太一样的一点是,现在有时候会两个位置在飘,又打中锋又打大前锋,”易建联说,“自己在场上扮演什么角色,还是取决于对方的防守阵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去年夏天,阿联也是经过美国的特训,匆匆返回国内,在热身赛上大放异彩。可惜的是,阿联的表现有点高开低走,到亚锦赛上发挥并不出色。今年夏天,阿联同样是从美国特训回来,却不急于显示自己的得分手段。斯杯上的三场热身赛,阿联把更多精力都放在防守和传球上面。他说:“自己得多少分并不是很重要,还是听教练的战术安排,根据场上的情况,决定如何攻击和防守。在场上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防守。”

易建联的二次起航不一般,这是他第一次成为球队的绝对核心,未来一段时间内,他都将是中国队的核心,易时代就此展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