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图片站 > 图片滚动图集 > 正文

组图:俄冰球联赛发生罕见群殴 30人混战雷人

2010年01月13日07:59腾讯体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下一张
点击浏览下一张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下一组

日前,俄罗斯冰球联赛爆发罕见斗殴,两队的全部队员几乎都投入群殴战斗。冲撞、挑衅甚至是打斗是职业冰场上非常常见的一幕,冰球迷们早已认可它是冰球运动的一部分。甚至每个球队都有专门负责打架的角色。但是,像鄂木斯克Avangard队和契科夫维特亚兹队这样全队参与打斗的情况的确罕见。最终共有30名队员被罚,而比赛也在开场不到4分钟之后就被宣告延期进行,因为打架之后,双方都找不到足够的队员参赛。

一开始,两名球员扭打对方一名球员,眼看情况不对,那个挨打球员的队友聚拢过来,连替补席上的球员也涌入场内进行混战。即便是混战,不过他们仍很有“秩序”,绝对是一对一对打。球场内,冰球、球棒等比赛物件被扔得满场都是,看台上的球迷们也异常兴奋,不但为双方加油,还吹起了口哨。最终,有30名队员被罚,而比赛也在开场不到4分钟后宣告延期进行,原因是双方都凑不齐足够的上场球员。

随后,俄罗斯大陆冰球联盟官员在分析比赛录像之后,给出了处罚结果,两支斗殴球队各被罚款100万布,主队还被加罚300万卢布。另外,两队教练各罚5万卢布,参与打架的4名主要球员各罚15万卢布,有7名球员被禁赛一场。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严厉的处罚?俄罗斯媒体认为,这是因为打架的规模实在太大,在世界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解析冰球场上的“打架”

和一般人概念中的“打架”不同,冰球比赛中的“打架”颇有些“绅士风度”:双方都是一对一进行,而且会丢掉球杆、脱掉手套,只用拳头解决。

从球队构成上讲,每支球队都有一个专门负责打架的角色:enforcer。enforcer身兼“进攻”和“防守”两职——当需要他出面挑衅对方时,或者面对对手的挑衅时,这位专职打手就要出面把事情摆平。一般来说,冰球场上的打架都是enforcer挑起,其他人很少发生冲突。像俄罗斯联赛这样30人大群殴的“盛况”,的确少之又少。

据称,冰球打架还有一定的程序,其程序如下:首先,双方进行肢体和眼神上的交流,达成“可以打架”的共识,同时裁判后退,为双方腾出空间;接下来,打架双方丢掉不必要的装备,比如丢掉金属球杆(绝对不允许用球杆,否则将受严惩)、脱掉帽子和手套,然后摆开架势,这个过程被称为the dance;最后,双方正式交战,用拳头解决战斗,这个过程被称为drop gloves,双方均是用拳头击打对方的脸、鼻、口等部位。

对于其他队员来说,一般来说都禁止帮忙,要保持打架的公平。如果有人“挺身而出”,那么另一方也会派出一个人选,总之必须一对一。而这次的俄罗斯30人混战,虽然场面异常混乱,但30人都是一对一在进行斗殴,绝对没有出现“以多打少”的不公平竞争。

有人曾被割喉 裁判不敢劝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冰球场上经常打得不可开交,但裁判永远是袖手旁观。有的球迷不禁会问:为什么裁判不劝架?

其实,裁判之所以不劝架,是由于劝架过于危险——曾经,在加拿大一场冰球比赛中,一名司线员被一位队员脚上的冰刀割破颈部,血流不止,直接陷入昏迷。另外,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裁判也有意识地默认了打架的发生。当然,等打架结束后,裁判还是要出面维持秩序的,还要兼顾“打扫战场”,以免影响此后的比赛。

[责任编辑:moconawa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 打印
  • RSS
  •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空间
  • 复制链接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 ·
  • ·
  • ·
  • ·
  • ·
  • ·
  • ·
  • ·

图说天下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