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篮球 > CBA > 正文

山东连败输干大汉气魄 本土球员只能当配角?

2010年01月03日15:22齐鲁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五场比赛过后二胜三负的成绩,山东男篮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跟咸鱼翻身的上海队、一往无前的广厦队相比,山东队的进步微乎其微。每到第四节,山东男篮几乎都在靠着两个美国人打球,本土球员彻底沦为配角。三连败之后,很多球迷只能无奈地哀叹:“咱们的本土球员怎么就不能挺身而出呢?山东大汉的气魄都哪儿去了?”

超级换血缺少磨合

打完全运会之后,山东男篮随即进行了一次“超级大换血”,在送走了王刚、侯冰、赵永刚、段成龙、张晓薇之后,又相继引进了代勇、刘久龙、王大勇、吕岩四大内援和斯威夫特、艾米特两大外援。在所有球员都到位之后,留给山东男篮备战新赛季CBA联赛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月。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重建球队的战术体系,困难可想而知。对于这种情况,球队内部人士早有预判:“虽然我们的队员也参加了全运会,可全运会的阵容与现在的阵容完全不同,其他队能通过全运会磨合队伍,我们就没有这个优势,我们现在等于是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一遍。在同等的时间内想要和其他竞争对手达到同样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争性格让人头疼

前几个赛季,山东男篮除了引进外援之外,主要是靠本土子弟兵打拼天下。可一到关键战役,本土球员很少有人能挺身而出。主帅巩晓彬多次表示,队员们不瘟不火的性格让他很无奈,“我们的本土球员在关键时刻就缺少一股‘我谁都不服’的精神,一遇到强手就蔫头耷脑的。”在一次聊天中,曾经有对手这样评价过山东男篮,“山东队不少队员都少一种狼的性格,缺少一种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气势。”

本赛季,山东男篮虽然引进了代勇、刘久龙等外地球员,可因为这些队员的性格也都比较平和,山东男篮整体偏软的风格依旧没变。而这正是教练组和俱乐部高层比较头疼的问题。俱乐部一位领导曾经很不解地说:“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帮汉子训练起来虎虎生风,可一打起比赛就没了气势?”

依赖上瘾难成大器

通过前五场比赛可以看出,山东男篮现在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外援依赖症”,只要遇到不好处理的球,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把球交到外援手中。对阵广厦队的比赛,在现场做监督的资深篮球记者孙保生对于山东队的表现也颇为不解:“外援已经打不开了,但是为什么不自己攻,还是把球给他呢?”

其实山东男篮从很早就存在这种情况,在没有外援的时代,巩晓彬是球队的绝对核心。那时候,队员们会习惯性地把球交给巩晓彬,有问题交给巩晓彬处理是很多球员的想法。随着巩晓彬退役,山东男篮就再也找不出一个值得信任的“关键先生”,但随着球队有了外援,外援就成了很多队员在场上可以依赖的主心骨。

有教练曾经表示,队员们之所以会对外援产生这种依赖心理,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敢承担责任。竞技体育需要的就是敢于挑战、 敢于担当,“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任何人、任何队伍都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elevenpeng]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 打印
  • RSS
  •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空间
  • 复制链接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 ·
  • ·
  • ·
  • ·
  • ·
  • ·
  • ·
  • ·

图说天下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