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球匠们根在校园 你们撑起了中国足球半边天

记者在采访期间,感觉学校足球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不仅无法与韩日同龄学校球队相比,即便与由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竞技专业)青少年比赛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学生球员在身体、力量、对抗等方面,较U系列专业球员也有一定的差距,比赛中整体的攻防转换节奏偏慢。调查教练员的属性,就是希望能更清楚地了解目前学校足球开展过程中决定性一环——师资力量的情况。

近邻韩、日的学校足球水平相对较高,很重要一点在于:开展足球这项运动的学校是专门聘请职业球员进入学校担任教练。这样,喜爱足球的球员从小就可以接受专业的指导、学习到正确的理念。而泰国政府则在2007年出台了一项政策,号召所有退役职业球员进入学校任教,如走进小学的教练带队成为该年龄段冠军,按照泰国政府的这项政策,小球员升学,教练也会随着队伍整体进入相应的中学甚至是大学,继续执教这支队伍。这也就为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提供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给选择足球这个行业的人多了一个“出口”。

教球匠们根在校园 你们撑起了中国足球半边天

多数教练为“兼职”

【解读】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带队参赛的教练中,66.22%的教练人事关系均隶属于学校,74名教练员中,有49人属于学校的老师。有17人则是属于学校外聘的专职足球教练,比率为22.97%,但这17名教练的人事档案是否还在学校则并不是很清楚。此外,还有1名教练是地方体育局(或足协)专门委派到学校足球队任职的。

从这些教练日常在学校所从事的工作来看,几乎全部都是担任学校体育课老师,74名教练中总共有66人如此,比率为90.41%。而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则有7人。另外1人在学校中并不从事教学或其他工作,就是专门负责带队。

尽管接受调查的只是参加这次比赛的46支球队,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学校足球队中担任教练员的、直接就是所在学校的老师,这种情况恐怕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现象,超过66%的比率应该很有代表性。

至于聘请的专职足球教练比率不高,恐怕与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经费有关。以厦门二中为例,因为学校对于开展足球运动很重视,像这次带队来参加比赛的副校长甚至直管足球,且经费方面也有保障。学校从初中到高中的六个年级,都有足球队,而且是单独成班,每班30人。每个班都有一名教练,这些教练都是原来在厦门蓝狮队参加过中超、中甲职业联赛的退役球员,是学校专门聘请的。这就与近邻韩国、日本甚至泰国的情况较为接近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学校足球想要全面发展起来、培养更高水平专业足球运动员的一个方向,但这一做法的前提就是需要有经费作为保障。

教球匠们根在校园 你们撑起了中国足球半边天

感谢他们没有放弃

【解读】 笔者从事足球记者行业已超过20年了,一个感受是:中国足球缺少一种传承。但对基层教练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学校足球工作已经超过20年的人数最多,为16人,占74名教练中的比率为21.62%;其次是10到15年的,有15人,所占比率为20.27%。选择5年内的仅19人,占25.68%。

从2009年全面开始推广校园足球的,至今年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这次带队参赛的21名教练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正好是赶上了“校园足球”的春风。而其他超过三分之二的教练,则是在“校园足球”开展前,就已经开始在学校从事校园足球了。这个数据从一个侧面佐证,传统学校的足球“传统”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

另一方面,尽管外界一直在说“中国足球形象差”,但这些足球传统学校,并没有受到太多负面影响,学校足球相比而言还是一片净土。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校长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理解显然不只是成绩,而是更看重足球运动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强身健体、教育意义。

真正令人敬佩的,实际上还是超过半数已经从事学校足球超过10年的教练。众所周知,2002年世界杯赛后,中国足球每况愈下,可以说过去的10多年是中国足球的低谷时期,但在低谷中,这些教练们在最基层并没有“抛弃”中国足球,依然还是坚守者。

县城老教练的眼泪

本次比赛唯一一支来自县城的球队——甘肃靖远县靖远二中的老教练张德鹤,从1988年从天水师专毕业、分配到学校担任体育老师后,开始在靖远二中开展足球,所带的学校足球队队员贾永刚是1993年甘肃省中学生足球赛冠军队的主力,大学毕业后也来到学校,任张老师的助手。

贾永刚当年在靖远二中踢球时,学校是一片土场,那是张老师到学校后亲手建起来的足球场。2010年某夜,张老师给熟睡的贾永刚打去电话,“你到我这里来一趟吧,有事找你。在学校足球场。”

当贾永刚赶到学校操场时,看见张老师坐在土场旁平时训练中经常坐的那个位置上,月光下的他眼里含着眼泪。“永刚啊,你陪我坐会吧。明天,这个场地就要没了,真舍不得啊!”原来,学校将对土场进行改造,铺上人工草皮。但是,张老师在这个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土场上已经工作22年了,可以说快把一辈子都搭上了,从这块土场上也走出去了成百上千名学生。

为了准备这次中学生协会杯足球赛,张老师在大年三十还在带着孩子们坚持训练。大年初四,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登上了南下的火车,转道兰州前往广州……

靖远二中也许没有培养出过职业球员,此番在30支高中球队中也仅排名第22位。但是,放眼全国,类似像张德鹤这样默默无闻地在为中国学校足球耕耘了二三十年的老教练还有多少?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

教球匠们根在校园 你们撑起了中国足球半边天

学校足球稳定更强

【解读】 之所以将这个问题列入调查问卷中,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是,记者在实地采访过程中,很多带队教练都谈到了一点,相比而言,如果一所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更有利于球员培养。

调查中,选择C项“第3年”的教练最多、为30人,占72名教练人数中的41.67%,这说明学校担任足球队教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完全不像职业足球中的主教练动辄“下课”。另一方面,由于参加比赛只是分为初中组、高中组,三年级学生肯定在身体方面更占“便宜”。因此,带队老师更多地还是选择带初三、高三的球员来参加比赛。

需特别说明的,在这项统计中,只是列出了作出选择的72名教练统计情况,另外还有2名,有一位单独填写了“接手球队尚不到一个月”,另有一位教练专门写明是“守门员教练”,这两位教练就未计算在内。

某种意义上,这其实也是“学校足球”有别于“U系列足球”之处,即在学校开展足球运动时、如何更好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这需要中国足球界单独需要加以研究的地方,不可能完全照搬“U系列”。当前,国内的U系列队伍从13岁开始组队,成队之后基本是每两年升一级,变身为U15、U17、U19队伍。但问题在于:年龄小时或许早早体现了天赋,但随着年龄增长,并不意味着肯定就能成才。一旦被淘汰后直接走向社会,很可能被社会所抛弃。相反,那些年龄小时并未显现过人之处的球员,随着身体发育,可能会逐渐超过已在U系列队伍中的同龄球员,但却又无法进入到U系列队伍中。可以说,这是U系列过早走专业化道路后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

但在学校足球,如果初、高中连在一起,初中组建的队人数要更多一些,再往高中走时,因选拔、淘汰,高中球队成绩能更好一些。而且,本身训练相对也更为系统。

案例:强队受益初高连读

这次中学生协会杯赛,河南省实验中学是唯一一所在初、高中全部都闯入4强的学校。带队的杜怀军老师认为,成绩很大程度归功于“初高中连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踢球方面都有保障,初中踢得好的可以直升高中。并且他儿子就是初中队队长,在场上担任中后卫。

案例:传统校受困“奖杯”

大连四十八中的一所很有足球传统的学校,2003年代表中国还参加过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获得过冠军。带队的徐万杰教练告诉记者,现在大连学校足球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呈现出“奖杯状”,即小学踢球的孩子不少,基础也还可以;但初中阶段像奖杯的中间那一段——突然不踢了。等到了高中阶段,又重新开始来踢球了。“我们学校是只有高中、没有初中,所以,我们学校现在的足球水平不行了,原因在于我们高中招不上人来。”徐万杰说道,“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学因为学业不重,孩子踢球还有时间。等到进了初中之后,因为踢球的出路不好,孩子家长不再赞成踢球,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还是想着能走上大学之路就尽可能上大学。但后来发现学习不算很理想,想着能否通过踢球,获得一些加分?于是又重新开始来踢球。但是重新再来,哪里可以赶上那些从初中还一直在踢的?”

实际上,参加这次比赛初中组的队伍数量要比高中组少,这与徐教练所说的“奖杯状”是基本吻合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nickelxu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