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底线:耐打+飞行 教你摆脱老化变形球

羽毛球底线:耐打+飞行 教你摆脱老化变形球

若要将羽毛球的耐打与飞行性能进行细化,我们就试着从毛片、线圈、球头与胶水等几个部分来解构分析一下。

毛片的耐打度:不可一拍断、漫天雪

毛片可谓羽毛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毛从鹅或鸭的翅膀上拔下,经清洗、晾晒与分拣,最终挑出16根拱度与弯度一致的毛片,插在同一个球头上做成羽毛球。(注:把毛片平放在桌子上,毛片往上弯曲叫拱,毛片左右偏斜叫弯)

毛片当然是越耐打越好,但这只是境界。耐打的底线是什么,我试着总结一下:

1、不能一拍断毛。即使直接敲击最易断毛的地方——毛圈上沿,也应该撑得住几拍。就算是一些大力劈杀、斜拍面剧烈切削球体的打法,一拍断毛可能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事情。对业余选手来说,一局正常的单双打过程中,换一至两个球是可以接受的,换球更多的话,就表明你有必要再考察一下其他球了。

2、不能漫天飞屑。有时虽然毛没有断,但一打,毛叶就像下雪一样飘落,打着打着,球变成了“秃头”,这也是难以容忍的。这种情况是毛丝和毛杆的连接处老化了,可能在原毛阶段就因堆积而发酵、腐烂朽坏,或者是羽毛的生长期太长,毛丝老化而容易脱落。

不管以上哪种情况,都是毛片的物质结构不具备弹性或者失去了弹性,或者是毛片本身太嫩、太弱,不经用,也可能是工序后期使毛片产生折毛、腐毛、脆毛的现象。这些都是要避免的。

毛圈的结实度:定型到最后

毛圈用于固定羽毛与保持球的开口口径。用缝线机先把棉线缝到毛片上,然后上滚胶机涂上胶水,再套上模具固定、晾干,之后就形成了有弹性的毛圈。

天然羽毛球之所以击打起来有啪啪的响亮声,毛圈是大功臣。毛圈的变形与快速反弹,带动着毛片切割空气,就产生了声音。

由此来看,做为毛圈的底线之一,就是有足够的弹性,并能保持到球打烂那一刻基本不变形。如果弹性保持不住,会是什么情况?羽毛球未绑线之前,开口都是往外扩的;绑上线后,约束了这种外扩的现象。如果毛圈不够结实,外扩失去束缚,羽毛球的口径就会变大,飞行的阻力也会增加,球就会越打越慢。

除了球的开口外扩,另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情况就是变形。球若从标准的圆形开口变得不规则,飞起来就不稳定,有时连基本的直线飞行都保证不了。我经常观察别人换球的习惯,结果发现:很多高端的球换下来时毛片没断,但毛圈却已经松松垮垮。所以,毛圈有时也能成为球的寿命短板,导致那些高性能的毛片或球头被浪费了。

球头的硬实度:不掉毛、不变形

球头的作用,一是固定毛片,二是与球拍接触时承受击打的力量,所以底线就会有两个,一是不能轻易“掉头发”,二是不能明显“变头型”。

“掉头发”即毛片没有粘牢,或者球头的材料不够致密,或者毛梗太粗,以至于挤着插在球头上。我前面提到的仿台纤球头入门球与单边/大刀毛片球的问题就属于球头材料不够致密的情况。

“变头型”即球头太软,打着打着,球头就从标准的“圆寸头”变成“蘑菇头”。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球头最外层是拼合碎木再生层时。

从球头材料看,软木是高端球头的代表,绝不变形是软木最明显的优点,但整体上,软木已经成为历史了。原因一是软木原材料有限,成本太高,二是软木仍偏硬,击球时传导了太多的震动到毛片上,加快了毛片折损的速度。在实战中,球头越硬,出球越快,也就越难控球。所以,在“后性价比倒挂年代”,羽毛球球头都是以软木与台纤的拼合球头来代替软木。如亚狮龙的顶级球用的是三拼,增加了一层碎木再生层,为的就是吸收击球时的震动,减少毛片受到的冲击,适当增加球与线床接触的时间,提升控球感。

有些品牌球拍如弓系列,主打的概念是增加球拍与球接触的时间,从而提升控球感。其实这些年来,很多球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不过球拍是主动的方式,而球的变化看起来则是毛片质跌价涨、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方式。

胶水的粘合度:干燥后弹而稳固

羽毛球行业最神秘的人士之一就是调剂师。球拍的环氧树脂、羽毛球的胶水,还有吸汗带的原胶,配方都是每个师傅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从采购的原材料渠道开始就属机密,调剂时也是在封闭的房间内私下进行,因此形成了各种“秘方”。羽毛球的胶水,有这么大名堂吗?

有宗教信仰的朋友都相信,神迹存在于很多我们觉得稀松平常的地方。古人也告诉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应该“见微知著,格物致知”。看似简单的地方都有着不寻常的学问,外行人在热闹中品寂寞,内行人在寂寞中看门道。

毛圈的胶水质量制约了一个球在使用后期的表现,毛圈既要硬,又要有弹性,即“刚中带柔”,而且又要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用什么胶水,添加什么固化剂,再调成多大的浓度,怎样配合好工厂的室温,怎样让滚胶机把胶水均匀地滚到线圈上,甚至怎样有效地隔绝空气,减低胶水中的气泡含量,选用含棉量多高的棉线,全都是学问。一方面是师傅秘不外宣,另一方面,即使你拿到了配方,你仍要不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这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不管过程如何复杂,消费者只需要结果:胶水粘合干燥后,无论毛圈还是球头,都必须既有弹性,又很稳固。

把毛片粘在球头上的胶水质量本身,倒比较少发生问题,因为只要粘牢即可。像一些单边毛之类的非典型毛片,粘不牢也属于毛梗问题,而不是胶水问题。粘球头毛片的胶水相对于毛圈胶水而言,底线要简单很多。

注:安徽合肥波力羽毛球厂的刘志松先生(网名虾米)对本文亦有贡献,感谢他的指导。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