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篮球 > NBA热点 > 正文

张卫平张杨访谈实录:中国能出林书豪乔布斯

2012年04月13日14:24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第二点是中国的整个的教育的系统一定要进行优化,刚才张指导说的,我们要慢慢离开苏维埃式的,要么就专业,要么你就去读书。我们希望每天能够在学时中间增加两到三个小时,让孩子们该打篮球打篮球去,该演话剧演话剧,该去唱歌就唱歌去。这种时候可能更多的人才,可能不止是一个林书豪,乔布斯,比尔.盖茨可能都冒出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黄祎:我们最后留一些机会给网友,看一看网友对我们两位专家提出哪些问题?首先看一下第一个问题。

大众桑:我们国内有一些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林书豪,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这种先进的训练,另外一种是我们把国外先进的训练请到国内来,在国内给他创造这么一个环境,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他成功?

张卫平:现在你把国外的方式请进来这个不太现实,因为你作为一个家长不可能请美国的教练到这儿一对一的教你,你把外国的先进东西搬进到国内来大众化并不现实。如果家里有这个条件的话,你可以把孩子送出去,送出去以后,像刚才说了,咱们不仅仅是打篮球,我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另外,从篮球这个角度上来讲,你的氛围是不一样的,你的对手是不一样的,在更强的竞争的环境当中或者是对手当中能够使你更好的成长起来。在国内不能成才,在国内要成才,你一定要有过人的天赋。比如说我有好的基因,姚明父母是打篮球的,王治郅,包括王哲林,你可能在举国体制下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你的身上,你可能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包括翟晓川(微博)和朱彦西,第一年打CBA马上就得了冠军了,打得这么好。那天我和篮管中心聊天,他们俩每个人打过100多场国际比赛,他有机会打国际比赛,他在那儿锻炼了,回来以后并不是一个菜鸟,并不是一个新秀。如果你不是这种天赋的话,你在一般的教育体系,你成才的机会不如你出去得多。

罗小熊(微博):现在中国孩子面临着很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们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多去运动,你只是在玩,在浪费时间。他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心智是扭曲的。张老师您怎么看?

张杨:在中国别的孩子都上补习班,你的孩子不上,他在学校里就会被歧视,你的篮球打得再好,成绩排名不高,家长也没有面子。我比较建议这样培养,在中国其实也有很顶级的教练,像张指导,也可以在中国启蒙,但是他可以在高中的时候去国外去读高中。同时在那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多日的假日补习下能够把中国的启蒙教练发扬,同时又能在那里学习到西方的教育价值观,包括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好的。

吕屹: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有没有希望培养出林书豪式的励志故事。中国的篮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上和西方有什么不足。

主持人黄祎:这个问题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

没谱的人:林书豪的成功会不会给中国大学联赛带来一些改变?让这些有志于成为职业球员的大学球员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张杨:一个林书豪是无法改变这么大的一个体系。因为它的根源还是在中国大学招生的体制上,你会发现像林书豪这样优秀学生,除非他的成绩很好,加上一些体育加分能够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更多这样的孩子被埋没。在美国有一种很有意思,他的很多顶级大学,他都会在招生之前去很多好的中学里面去选苗子。高中音乐剧,那个男主角就是通过篮球比赛很好,获得奖学金,最后进入很好的学校。这个在中国目前还不是一种很主流的操作方式。

仅仅靠林书豪是很难改变的,真正能够改变我们自己的还是整个教育价值观的提升,入学招生方法的一些改进,以及和我们的体育界共同联合在一起,对人才的保护和发掘。

主持人黄祎:张指导觉得如果我是一个大学的球员,我想当职业篮球,我应该最重要的先做什么?

张卫平:实际上在体育世界里,这跟文艺完全不一样,比如说歌星你可以包装,唱跑调了也能够红起来。体育不行,篮投不进就是不进,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跑12秒88,你就是12秒88,甭管怎么包装,你也到不了。体育就是硬实力。你说我想圆梦,你想圆梦的话,咱们说不听的,你在大学里圆不了梦。因为什么呢?也许可(微博)能是凤毛麟角,出一个半个,也不是没有,一个两个五个,一共是多少人打CBA,好几百人。因为现在大学有所改进了,首先你的师资力量不行,我去教我的球队,我的教练的水平就不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原来的所谓的专业人员或者是优秀的教练员到了大学里去了。这样不断不断提高大学的教练的水平,你只有教练水平提高了,你才有可能给运动员的水平提高。没有说很差的教练培养出年轻的队员,那完全靠他的天赋自己发展,那个不行。在现有的体制下,校园篮球越来越蓬勃发展,但是这个体系不具备培养高水平的篮球人才。

张杨:同时我觉得还要补充一点,在美国其实NBA他是用一种商业的模式给这些运动的天赋们提供了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么一种商业运作的方法,所以很多大学生他可能篮球打得非常好,他最后也不得不去走世俗之路,考公务员或者是考研或者是找工作。挺可惜的,除了教育本身的改变,中国也要有一种环境,让真正的高端的商业运作的体育赛事能够成长起来。这样的话让这些有天赋的孩子们能走出大学之后,能够通过这个东西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黄祎:这个不光是体育界的东西,在教育上,在体育上,在全社会需要一起努力来改变这个现象。

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关于林书豪背后成功的故事,父母的教育的优秀的理念,我们探讨了一些中国的家长们怎么样来培养一个林书豪,今天非常感谢这两位专家能够坐在这里和我们分享他们非常好的一些观点,也感谢今天观看我们节目的腾讯网友,时间有限,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parklv]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 ·
  • ·
  • ·
  • ·
  • ·
  • ·
  • ·
  • ·

图说天下

本文来自 腾讯网 迷你版
说说对这篇新闻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