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篮球 > NBA热点 > 正文

张卫平张杨访谈实录:中国能出林书豪乔布斯

2012年04月13日14:24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主持人黄祎:您的观点就是方法,其实手段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最终达到了什么目的。

张卫平:比如说我的这个训练营,我说我的训练营就要培养将来打NBA的,他又是用一种方法和手段做他的训练营,我并不是说要培养乔丹,结果是我的副产品,我是这样去教他的,最后他能够打到NBA,那是你的努力,你打不到NBA,因为你的天赋没有到这儿,你将来出去以后你学习到很多,怎么样样学习,怎么样应对社会上的情况,那你也是成功的。每个人他的办学宗旨是不一样的,我只是介绍一下我们的办学的宗旨。

主持人黄祎:您说到虎妈模式,美国有一家媒体《美国纽约新闻》,他给了林书豪的教育方式一个新的称呼,老虎和熊猫的结合体。一方面我们对林书豪给予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又给他不求回报的支持和付出。如果是中国的家长,怎么样一方面要严厉,一方面又要无限制的投入,怎么样才能做得好?

张杨:老虎和熊猫的比喻非常有意思,恩威并施。如果你期望这个孩子通过打篮球,除了学习篮球的技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可能你也希望他能够从篮球的练习中去体会到很多其他的道理,万物是相通的。所谓的老虎可能在一些关键的目标设置上可能要高一点,让孩子有目标可冲,然后在过程的管理中严格一些,让他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但是在结果的评估上有这种熊猫一样的温柔,让他不管是成功了,失败了,或者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者是失败,他能感觉到他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这个挺有意思的,这个可能也是一种东西方的融合。

主持人黄祎:刚才我们说的是从父母和家长的角度解读,作为一个孩子,我想打好篮球,我又想念好书,我怎么样平衡运动和学业之间的关系?

张杨:这个在美国社会很容易平衡,我在美国工作过一年,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学士和学识。美国的学校一点到三点,你不能离开学校,必须要参加一门体育运动和一门艺术课,这个时候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相对来说中国的孩子就惨点了,林书豪如果要在中国长大,可能这种篮球的天赋无法发挥得那么好,或者说他把篮球照顾了,成绩考不到这么好的学校。我有的时候觉得这是东方教育要向美国教育学习的一点,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一定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玩他喜欢玩的,去做他喜欢做的,同时固定好学时和学制。中国的教育如果从这一点借鉴意义上来说,应该尽可能的将学时缩短一点,留出时间给孩子们打球也好还是艺术也好。美国的教育可以再稍微增加一点学时,让他们的数理化成绩再好一点。世间没有完美,林书豪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经常说其实哈佛大学最牛的是什么呢?最牛的是他的人力招聘系统,你会发现哈佛本质上就是一个超级无敌的品牌加上超级无敌的人力招生系统。其实林书豪不读哈佛也能成功,哈佛牛就牛在他能够看到这个孩子未来的潜质,因为哈佛招生的基本原则是多样化组合,这个人未来可能要做奥斯卡影后,这个人可能做总统,这个人可能做篮球天才,他可能有一套招生体系或者是面试一关一关把这个孩子精准的发现。美国的招生关就是全美国最牛的人力招生大师。他不读哈佛也能成功,招生官足够,能把这个人从那么多人当中筛出来,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主持人黄祎:您说的像是NBA选秀。

张杨:竞选美国总统包括竞选NBA选秀,包括申请哈佛,在美国都是有一种非常清楚的规则,这种规则他制造了一种公平的环境,让你不管是草根还是富二代还是富几代都能够获得一种公平的机会。所以美国电影、小说各种各样的东西,他特别喜欢一种类型的事物,生命与草根,美国梦。

主持人黄祎:想问一下张指导,您认为我们的孩子想练运动,到底将来有没有一个好的出路?在中国又有这么重的课业负担,又想发展篮球,如何来平衡两者?

张卫平:中国的文化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里,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副业,现在好多体育馆都封了,不许练,从你的文化层次上,体育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占的地位是非常可怜的,可有可无的,在教育系统里面。

另外中国的培养运动员的体系是完全跟着前苏联的,是从专业队去输送去培养。美国是从教育体系里边,所有的NBA的球员都是从大学里出来的,甚至是高中里出来的。中国现在也在做这个尝试,咱们也有从小学的竞赛体制,中学到大学,现在已经逐步形成非常完善的竞赛体制,他并不是训练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现在咱们的整个教育系统里边,一个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体育被当成可有可无的副业。另外群众体育特别是篮球的体育越来越蓬勃发展,咱们有一套竞赛体系,包括耐克高中联赛,包括肯德基三对三,他有一个很好的竞赛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不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人才还是体制内,还是国家花钱,还是走原来那个老路。这是中国的现状,刚才也说了,你想有时间打球,学习的压力没有那么重了,在中国就没有。中国你要上学,你就得玩命儿的上学,你要想打篮球,包括咱们的球队里面,大学里挂一个名,也不上课,最后也给你文凭,但是你没有学到东西,那都是假的。

从两个文化的不同,或者是两国体制的不同或者是教育体制的不同,他的目标的不同,所以导致了现在中国的体制或者是篮球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如果你走到教育这个体系里边,不是说一个没有,你也能偶尔出这么一个半个,但是不是出这种人才。你要是走到专业队的系统里边,可能是大面积的出人才,起码在咱们的标准上出人才,但是你的学业荒废了,毕业以后你如果当不上教练,你面临的就业问题。不是说美国的好,中国的不好。我觉得根源是在两国的文化差异。另外还有一个根源就是两国的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了现在出现这种情况。

主持人黄祎:我们刚才也是聊了很多,我们最后想请两位专家就一个问题,中国到底能不能够培养出我们下一个林书豪?您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在您看来有没有希望。

张卫平:我说中国有希望,为什么呢?中国有13亿人,所有的人里拔将军,13亿人跟2亿人和2000万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基数太大了,我可能有很高的淘汰率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不行。我可能碰巧了就有一个,再加上咱们的举国体制,包括现在王哲林,李穆豪,周齐,中国还是有希望培养出来的,换一种方法可能出来的人更多。

主持人黄祎:张杨老师怎么看?

张杨:我觉得前提一定是中国的教育的价值导向要进行改进,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的导向就是高考,他们说你从6岁进学校到18岁就是上了一个高考的补习班。林书豪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在高中中最多获得一点加分,首先中国的教育体系的价值导向一定要进行多元化,让这些孩子他能够既发挥天赋同时又有机会去进入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parklv]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 ·
  • ·
  • ·
  • ·
  • ·
  • ·
  • ·
  • ·

图说天下

本文来自 腾讯网 迷你版
说说对这篇新闻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