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篮球 > NBA热点 > 正文

张卫平张杨访谈实录:中国能出林书豪乔布斯

2012年04月13日14:24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主持人黄祎:林妈妈现在有一个方法,你喜欢打篮球,我支持你,但是你必须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你必须把功课弄好,必须把学业弄好。想问一下张杨老师,您怎么看待林妈妈的教育理念,我支持你,但是我给你提一个条件,你怎么看待这个教育的做法。

张杨:在美国有一个这么多年坚持的传统,他没有从小专门练艺术或者是练体育的学校或者是学生。像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没有只练篮球或者是只练音乐走上去,美国人很讲究,你具有通才的文理教育,同时你把你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这种孩子能够走得更远一些。

像林书豪这种具有比较坚实的文理通才教育,同时还有体育的天赋的话,他不管是在心理素质还是他整个的人格处事上其实相对来说会优秀很多,就好象王力宏,他其实从威廉姆斯学院毕业的,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偶像。像林书豪这种孩子,他的未来,他能走得更长一点。

主持人黄祎:林书豪自己有一次对记者说我最感谢我的父母有一点,我们在一块儿我们也谈篮球,但是谈篮球的时候,他们关心我的不是这个比赛你拿了多少分,你的球队有没有赢球,他们关心的你在比赛的过程中你体现出来的态度,你打球的习惯,你跟别人之间的那种互动是不是很合适。有一次他得了很高分,球队赢球下来很高兴,他的父母就批评他,你打球的情绪很不好,你在比赛当中的情绪是失控的,他说他很感谢父母这一点。

想问一下张老师,你怎么看他的父母在教育的价值观上的判断,这种礼仪,这种举止,这种习惯,这种情绪比暂时的输赢要更重要。

张杨:你会发现在美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很多年少成名的人最后都毁灭了,毁灭之后也许还会重生,像艺术界的,像迈克尔.杰克逊,包括维特尼.休斯敦,包括菲尔普斯最后吸食一定的毒品。在美国的社会里充分让人性自由,但是他的一个弊端可能过于自由之后很容易毁灭,尤其是年少成名的孩子。亚裔父母他和纯粹的美国父母比的最大优势在于他非常强调这个孩子的学术教育,人格的修养。包括亚洲的家庭历来是以非常严厉的父母教育著称的。你会看到林书豪很有意思,他的举止是很得体的,他在各种场合出现的时候,他有一种很成熟的这种体制。他的父母也意识到,除了你的天赋的发挥,你的人格的健全包括你的综合的习惯,也许会让他在这条体育路上可能走得更远或者是走得更稳当一点。

主持人黄祎:更多的考虑后续的长远的发展。说到林书豪的父母,在林书豪刚刚哈佛大学毕业,毕业之后想进NBA,NBA又不要他,这个时候等于是一个无业人士,没有工作。他的父母说你喜欢打球,我们支持你,我们帮你实现你的梦想,大不了养你几年。中国的父母为子女投入可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现象。但在美国很强调独立自主,不知道张指导在美国生活多年,你怎么看美国人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是教育他独立,还是我提供给你空间,我供养你。

张卫平:实际上美国和中国文化差异很大,我们中国讲究的是儒家文化,而且特别注重教育,你一定要孝顺父母,二十四孝。在我们整个的文化传统当中,父母会给子女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条件,然后让你很好的健康的成长,当你的子女成长了以后,你有义务去抚养和回馈你的父母,这等于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美国的文化或者是西方的文化跟中国是有差别的,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我18岁以前这是我的义务,我抚养你,18岁以后你走。你可以贷款读书,然后您自己再还这个钱。你真正在美国生长的话,如果18岁我还赖在父母家里,实际上别人是鄙视的眼光看你。我也认识很多华人的小孩,他到18岁他就走,他出去。

主持人黄祎:这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反常。

张卫平:在亚裔里边比较常见,但是在真正的美国的家庭里,一般的小孩,我不愿意父母管着我,他就盼着18岁这一天我也能喝酒了我也能开车了。美国的自由化比较,人性可以自由发展。实际上你在一个家庭里面,父母都是为你好,但是子女感觉是你限制了我的发展空间或者是你限制了我的一些行动了,到时候我就走。走时候,我可能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没有关系,我先贷款,或者是我再惨的林书豪也睡人家的沙发,然后我自己再去奋斗。等于说他是这么样的一个传统或者是社会上对这个问题是这样一种看法,你如果成年了以后,你还在父母家里头不走,当然我是愿意了,父母都是愿意养着子女,特别是华人的父母,但是你在家里不走,你赖在这儿,你的同龄人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整个的社会风气或者是社会环境跟咱们不一样。咱们现在“啃老族”,别说毕了业找不着工作,30岁还有在父母吃呢,让父母买房,付首付,还贷,帮我买车,我要结婚了。当然环境是不一样的,但是两国的文化差异在这儿呢。原来我在美国身边的朋友,就说华人朋友,他到了岁数他也走了,走了以后,因为我现在还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女儿也是,大学毕业了,她就不愿意回家,圣诞节都不愿意回家,她得找各种理由说我要工作,其实她里给她提供非常好的。美国的环境或者是对成年以后你去怎么样走自己的路和我们整个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整个的社会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差异。

主持人黄祎:我们知道从哈佛也走出了很多世界级的名人,比方说比尔盖茨,扎克博格,也比方说林书豪,也包括张老师。其中还包括一个人蔡美儿,他是在哈佛读了文学博士,现在在耶鲁大学的法学院做了教授。林书豪走红之后,虎妈在微博上说林书豪这儿好,那儿好。他说我不是虎妈,林书豪的妈妈才是虎妈,你说人家教育得多好,证明了虎妈模式的成功。张杨,您怎么看虎妈模式?

张杨:现在美国的很多家庭对亚裔的教育方法非常感兴趣,众所周知,东方人是有一种儒家的理念在里面。所以强调严格教育,自律,让孩子从小的时候举止非常得体,恰巧在西方教育中是鼓励孩子顺着性子,由着个人的发展。亚裔孩子在美国,目前每一个领域都显示出很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考试方面因为他们从小学识比较长,父母的教育比较严格,美国正在兴起了东西方的融合,既像西方社会尊重个性,保护个性的自由的发展,同时又有东方式的严厉和东方式的严格。林书豪某种程度上是这种教育下的一种产物,它既有天性的发挥,他的篮球好,他的父母鼓励他把这条线走下去,同时他又有亚裔孩子的自律或者说学习能力,能进哈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虎妈现象现在在美国,我们也不能用贬义的眼光看它,它是西方对东方教育模式的一种借鉴和思考。

主持人黄祎:说林书豪的妈妈是虎妈,也不是完全很过分的生活,有一个小的例子,有一次林书豪读高中的时候,他突然他的高中篮球队教练接了一个电话,是林妈妈打给他的,林书豪上周一个考试得了A减,如果下次得不到A的话,他不能打篮球了,他得退队。张指导,您在国内举办很多年的篮球训练营,教育孩子们怎么正确的打篮球。您在训练营里,您是风格偏向于强硬,严厉严格,暴风骤雨还是比较温柔一点?

张卫平:实际上我受很多美国很多教练的影响,打篮球不是教你怎么投篮,怎么运球。我让你来是通过打篮球让你学会一辈子受益的品质,团队精神,分享,怎么样对抗压力。他强调的并不是我一时一世的输赢,不是这场球我一定要输,什么样是成功,成功就是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努力了,发挥了你最大的潜力了,你已经达到了你可能达到的成就了。您最后是第一,还是第八还是第末只是你努力的过程的一个副产品。我非常同意这个,林书豪只有一个,姚明就有一个,科比(微博)只有一个,乔丹只有一个,你不能说其他人都是失败的。

我觉得像我们办这些篮球训练营,我教他们基本技术,怎么样去打好这个基础,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训练营使他们认识到或者是学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你离开了训练营,你在学校或者是你在学校毕业以后,你走上工作岗位,你到社会当中去都能够运用到的东西,这是我们办训练营的一个宗旨,并不是说强调要严厉还是要比较温和。因为在球场上有时候是比较严厉,但是我们是不打骂运动员的,有的时候说不好听就是你给人看孩子,但是看孩子的同时你要让他热爱篮球,如果能够学到这些东西,因为我每天除去打篮球,每天晚上都有文化课,这个文化课大部分就讲这些东西。包括成功的金字塔,包括用一些篮球比赛的视频解释一些篮球打法,根据这些篮球打法引申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个比你单纯教打篮球重要得多。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们的训练营的老师教练也好,我们的主要的目的都是要通过打篮球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当然你说严厉也好,温和也好,只是你的一个方法和手段,你的目的是那个。人跟人有差异的,有人你就得对他横,有人特别敏感,你就不能够说他,因材施教。这些都是你的方法,你的手段,你的目的是要让他学到一些东西。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parklv]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 ·
  • ·
  • ·
  • ·
  • ·
  • ·
  • ·
  • ·

图说天下

本文来自 腾讯网 迷你版
说说对这篇新闻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