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深圳大运会开幕式筹办全纪录 完美诠释真善美

2011年08月13日00:39新华网车晓蕙、詹奕嘉、乌梦达我要评论(0)
字号:T|T

千锤百炼出新篇

年轻的城市办青春的盛会,这是一个历史的巧合。2006年深圳开始申办第26届大运会,那一年是深圳特区成立26周年,城市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

承担开幕式重任的同样是一个年轻而资深的团队。说年轻,是因为整个主创团队几乎都是“70后”和“80后”,更有一些节目及职能是由刚毕业的学生担纲;说“资深”,是因为主创人员多数都曾参与过国庆六十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等大型活动,“70后”姜浩杨更曾经是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2002年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晚会、2003年世界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等活动的舞美总设计。

对于经验丰富、成绩斐然的他们来说,舍弃过去的思维定势更为艰难。首先,“不放烟花、不请大腕”,如何在“宣布开幕”的瞬间营造热烈隆重的气氛,就给开幕式团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主创团队曾经有过这样的创意:从深圳湾15公里休闲带到全长4公里左右的深圳湾大桥上,在闪耀的霓虹灯下放射绵延近20公里的烟花,深圳湾大桥烟火瀑布倾泻而下;15公里休闲带公路设计成七彩跑道,夜幕降临后一用LED灯光照射,俯瞰深圳湾便成为一个闪亮的大型田径运动场。

然而,为了让青春的盛会在清洁的空气中进行,大运会开幕式最终在“宣布开幕”之后使用影像演绎的虚拟烟花,让成百上千的大学生演员举着发光UU球穿过“世界之门”欢呼跑入,用年轻人热烈的欢呼和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渲染气氛,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点燃了观众的激情。

在主创团队策划开幕式时,还曾经有过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方案:在深圳湾休闲带上修筑26个高度逐级提升的火炬塔,每个火炬塔都是历届大运会火炬塔的仿真建筑,像点燃长城烽火台一样“接力点火”。

不过,这个方案预计的开销是5000万元。为了体现节俭低碳的理念,最后矗立在深圳湾畔的火炬塔仅有一座,它将被永久保留,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市温度计”。

“创意无限”的世界之门,在首次打开迎接运动员入场时的氛围渲染也令主创团队费尽周章。“有朋自远方来,迎接嘉宾自然是要锣鼓喧天,但大运会不可能像北京奥运会那样敲缶,怎么体现这种欢迎的气氛曾经让我们很头疼。”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石钢说。

12日晚的开幕式上,“世界之门”上变幻出300多名鼓手与音响配合的表演,鼓体渐渐转成形状相似的中国算盘,开幕式倒计时与“算盘珠子”落下同时进行,倒计时到“零”时,“世界之门”徐徐打开,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数千名大学生运动员走入场内,整个过程自然而流畅。

最让主创团队为难的,是开幕式要严格遵照国际大体联章程所规定的仪式进行。“在我个人从事十多年大型活动的导演中,之前从来没有碰过这么一个事情:要让仪式和表演融合在一起。”开幕式副总导演董学海向记者坦言,“这对我们要求非常高,压力很大。”

为了实现既遵守仪式又融合艺术,艺术总监宁肖周从两年前开始介入台本写作,台本一共改了50多遍,就在离开幕式正式开始还有几天的时候,内容还在不断修改。

开幕式上,《鲜花礼赞》、《开门鼓舞》、《激情之夜》、《春天的故事》、《与书共舞》、《绿道英姿》以及主题歌等表演元素,都成为仪式的铺垫和延伸,体现青春城市和大学生的生命活力、体育激情和梦想。

令主创者们自豪的是,几乎每一个仪式环节都经过艺术化的包装。特别是《春天的故事》中,小提琴手杨帆在旋转的巨大风帆上独奏,钢琴手在台下应和,“世界之门”呈现出巨大的唯美印象。

开幕式执行总导演杨嵘说:“《春天的故事》可能被演绎过很多很多次,但这样充满艺术气质和青春美学的情感和表现形式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这并不是传统的文艺节目表演,而是整个仪式的一部分,与仪式是融合在一起的。”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cwe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