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于嘉:中国篮球迎来至暗时刻 坚持改革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于嘉

中国对尼日利亚的比赛结果已不可能改变,李楠把易建联换下了场时,我正坐在五棵松体育馆转播席上,看着伊朗人恣意奔放的狂欢,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中国队肯定负于尼日利亚,自己则因为大胜菲律宾而获得了直通东京奥运的资格,这种忘情庆祝幅度当然不小,空荡荡的场馆回声也足够奔放。两千多公里外的广州体育馆里,中国男篮对阵尼日利亚男篮的赛事也很快结束了。坐在我前排这位国际篮联的官方直播员,一边看着眼前这场伊朗菲律宾,一边关注着中国尼日利亚。最后一节,一暂停他就回身冲我无奈地摇摇头,阿联怒扣的时候,他也会攥紧拳头做个“加油”的动作,但最后,谁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中国男篮没有在主场拿到直通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结果就是如此:按照国际篮联的规则,直通卡亚洲非洲大洋洲各一张,欧洲美洲各两张,外加东道主一张,总共八张;奥运会男篮比赛一共十二支球队参加,还剩四个名额,就是由本次世界杯直通名额以外的成绩最好的十六支球队,外加亚太区、非、美、欧四个大区各两支球队,总共二十四支队伍组成奥运资格赛的参赛阵容,分成四个大组,每组六队,取各组头名获得奥运最后四个参赛机会——无论中国队按哪个标准入围资格赛,都要面对比现在更为凶险的环境与形势。

我相信中国男篮只要有机会,就会拼每一场,但我们必须做好面对无缘东京奥运的准备。从1984年开始从未缺席过奥运会的中国男篮,有可能会在明年成为奥运男篮比赛的观众,这让很多人接受起来很困难。输给委内瑞拉那天我彻夜未眠,在这里写了一篇文字后赶到男篮驻地,和李克指导为球队送行。看着A组四支球队出发各异的面孔和神情,忽然就想起了加里·奥德曼主演的《至暗时刻》,如果我们最终无缘东京奥运,算不算是中国篮球的至暗时刻?在大多数人(包括我)眼里,或许是的,但在我从2002年从业至今,也在现场解说里面对过不少和这一样在当时看来绝对无法接受的失败:

比如2002年釜山社稷体育馆,姚明参加的唯一一届亚运会,老将新人们一个失误接着一个错误,被东道主韩国追平最终逆袭;

比如2009年天津的“水滴”,姚明刚刚离开国家队的第一届亚锦赛,伊朗人以完胜的方式在我们家门口捧杯,很多细节被无限放大过度解读;

比如2013年的“马尼拉惨败”,尽管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都在队里,但诸多不利因素全部爆发,输伊朗输韩国甚至连中国台北都输,最后连在西班牙举行的首届世界杯都没去成……

在我看来,如果你热爱中国篮球,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都会有“至暗时刻”的感受。

尤其是姚明挡在所有人前面说他承担所有责任的时候,会给大家一种“怎么姚明当篮协主席还拿不到奥运直通卡啊?”的落差,连带主场失利被无限放大,确实让失落的打击直戳软肋,黑云压城城欲摧。

为什么你会有这个想法:姚明当篮协主席,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猜这里一部分是姚明在过去若干年积累下的成绩和口碑,一部分也是由于姚明上任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尤其是去年亚运会囊括四枚金牌的结果。

好,那么我们就从亚洲说起。以前亚洲球队要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杯,就必须通过亚锦赛突出成绩:想参加世界杯或者世锦赛至少也得站在领奖台上,想参加奥运会就必须夺冠。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参加世界大赛的备战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打好亚洲赛会制比赛,除了亚锦赛,还有亚运会。

昨天坐在五棵松体育馆里,看着伊朗队在第二节还有6分04秒巴赫拉米重新回到场上,和哈达迪一道带领球队,把分差进一步拉大之后,我多少有点儿无聊地回忆了一下过去几届和世界大赛关联的亚锦赛的经历,幸运的是我都在场边,包括2013年马尼拉,在我看来,能够亲身体验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这一回忆不要紧,我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和世界大赛关联,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锦赛,只有2005、2007和2013这三届不是我们主办的,其中还有2007年德岛是由于我们是2008奥运东道主所以派二队去锻炼。据当时亲历的王博和我的解说嘉宾吴谦回忆,场上场下,各种被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八届亚锦赛,横跨十六年。等于只有两届咱们没当东道主,其中还有一届是最鼎盛(外教姚明整个阵容磨合完成)且和奥运会无关的。如果细算和奥运有关的就更一目了然:进入新世纪以来,涉及奥运直通名额的亚锦赛,我们都是主办方。战略非常明确: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其实到这次世界杯也是如此:理想的分组,具备底蕴的主场,挟去年亚运夺冠的斗志,直通东京奥运,深化改革,腾出手来抓后备力量和全民参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但我们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

首先,这不是亚洲级别比赛,没有给你上来先练兵然后缓缓进入战斗状态的时间。从科特迪瓦到波兰再到委内瑞拉,小组赛场场跟你高强度近身肉搏,你想获得亚洲直通卡,我还想获得非洲欧洲美洲的直通卡呢!从三场比赛的过程来看,我们热血上涌信心万丈流量爆棚,但是好像少了点儿什么东西支持。

什么呢?各位,现在咱们看的这个,是男篮世界杯,是从2017年到2019年全世界表现最好的32支球队逐鹿的舞台。我不知道您各位看了多少场,是只看中国队的还是只看美国队的还是走马观花,我是干这个的,我八个赛区三十二支队至少各看了一场,我能跟您说:如今世界篮球的潮流,以投射能力作为拉开空间的方式,就是最简单粗暴的判定强队弱队的方式。说得再直白点儿,中远距离投篮把握住45%以上,您就有大概率进16强了。

前天晚上我解说阿根廷对委内瑞拉的I组比赛,委内瑞拉开头儿拿出的打法和对咱们一模一样,防守时矮壮内线收缩,进攻时天女散花,可阿根廷后场双枪是坎帕佐和拉普罗维托拉啊,那是西班牙甲级联赛总决赛MVP和常规赛MVP啊,再加加里诺和布鲁斯诺都能投射,老妖精斯科拉的能力完全释放,你说到底是谁成全谁?所以委内瑞拉不是跟咱们打的时候这么打,他们跟谁都这么打,放外线让你投,因为他们篮板能力很出色,姑且算是扬长避短吧。你要是外线准,他也得被动变阵;可你要是不准……

投射能力需要天赋,但更要通过苦练。有人天生手感柔和,但直接放到场上去肯定不行;有人足够刻苦,但不得要领怎么能捅破窗户纸?这不是国家队层面该解决的问题,刘炜解说时说的“休赛期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之内投进600球”,就是最好的说明,苦练加技术指导,加入数据分析,有机会我们再细说。

其次,站在世界最高水平舞台上,心态不是一般的重要。这次世界杯裁判的判罚也被放在聚光灯下,确实出现了一些错判误判,以及同一场比赛尺度不一。最夸张的是法国对立陶宛的比赛,戈贝尔关键时刻的干扰球让立陶宛回天无力,主教练和主将瓦兰丘纳斯公开场合爆粗口,但但又能如何呢?在比赛过程中就更是如此,什么样的情况都会碰到,如果就此心态起变化,吃亏的只能是自己。还记得姚明在击败韩国后更衣室门口对方硕说的话吗?“全靠自己!全靠自己!全靠自己!”

但是,抱歉我又要说个但是,还有一些情况下裁判的依据非常充分,现场观众没有义务理解,不向着咱们就嘘就喊“黑哨”,这也是主场气势的体现;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得靠解说员解惑传播,而到了裁判依据充分但对我们不利的判罚时,反倒是我们要反问自己:在国际篮联篮球规则不断更新补充的大环境下,我们到底有没有正确地主动地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或者说,怎么做才能不为规则所累?这就是特别现实的问题。

再然后,就是教练员的执教过程了。这不是李楠第一次担任国字号主教练,也不是他第一次在主场带队作战,但这是他作为国字号主教练第一次世界大赛之旅,还是在主场作战,压力和问题在所难免。我们总愿意说起2008年那些传奇般的往事,似乎在这个主场打球就会顺理成章获得神力加持,一切顺遂。但各位,咱们一起回忆一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当中有9个人参加了2006年世锦赛,有6个人参加了2004年奥运会,主教练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到2008年,这支队伍起码有世界大赛赢球的经历了,也明白自己的强弱项了,世界水平什么样儿也大致经历过了——这才是2008年北京奥运表现出色的先决条件,它符合逻辑,符合运动规律。虽然包括姚明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未必是巅峰状态,但绝对是精神动力可以弥补甚至超出个人身体能力的范畴。

如今这支球队成绩不理想,主教练承担责任确实很正常。但回头看看除了阿联之外,只有五个人参加过里约奥运会,外加之前2014年失约首届世界杯,各位基本没有积攒任何赢球经验,也缺乏对世界篮球发展方向的切身体会,选人时两大最有实力和经验的锋线又先后因伤退出,这不是客观原因,这是真切而让人无奈的现实,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没必要让李楠承担他不该承担的责任。

我看了看,围绕着中国男篮的赛程,也就是这么三个讨论最多的问题。老看我写东西的各位都知道,我一般不大提出问题,因为我觉得有的是比我出色明理的前辈侪辈,只提问题没啥意义,咱们就说怎么解决。去年亚运会的荣耀与美好是前进过程中的一部分,如今错失东京奥运直通卡的遗憾和难过也是前进过程中的一部分。既然是改革,既然是探索,不大可能一点儿磕磕绊绊都没有吧?只不过这次摔得有点儿狠,疼到深处了,说明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可如果存在的问题两年间解决得一干二净,那么也就不能叫问题了吧?

前面三个问题串起来,似乎有点儿大,但正好证明最容易入手的就是职业联赛:日常训练特别是投射训练能不能由各俱乐部落实,从大数据展现出变化和球队受益与否?不是过去的年代,只凭技术比武来提高积极性不现实,那么就让数据说话。球探和教练对球员能力的辨识要有,数据的科学分析也必须跟上;

外援的全方位影响能不能加以限制,让更多的球员有发挥空间?对抗和整体水平由“多和国外高水平俱乐部整体比赛对话”的途径来实现。所谓的双外援或三外援可以提高关注度,对国内球员水平提升刺激越来越小。昨天和张云松解说前说,早年间选定国家队大名单,每个位置上选出五个水平接近的国手级人物没问题,现在得分后卫和大前锋位置几乎得绞尽脑汁想好久好久,为什么呢?似乎这俩位置上各俱乐部大多都摆的是外援啊……

至于教练员和裁判员,就更要从难从严要求,对篮球规则的准确解读,对临场情况的判断和反应,是要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而不是动辄就远离一线或者缩手缩脚的,每个教练每个裁判的进步过程都要面对得失成败进退,不可能在一帆风顺里获得提升。

之所以说联赛容易入手,是因为实实在在地存在在那儿,有的放矢,查有实据,相对还算容易。不容易的是,让社会认可“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存在,也就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体教结合”。这么一看,在这次失利前,中国篮球的改革方向没有问题:成立CBA公司,组建董事会,从合同、转会、选秀层面让联盟规范化;推动赛制改革,让球员有更多比赛可打(接下来则是提升比赛的质量和内涵);前不久所举行的CBA2.0推介会,则是期待在商业开发上再有新的突破……而从回归教育层面看,发展小篮球和推动地方篮协实体化,都是让基层氛围活跃水平提升的方式;我们CCTV5客户端现在正转播的YCBA(U21CBA青年队)和CUBA四强对抗赛,“菁英计划”选送优秀适龄少年赴美学习训练,给王泉泽、张镇麟等先期留学的年轻球员回国跟队训练比赛的机会……各层级之间的渠道正在悄然打通,只需要一个不差的国际大赛成绩做催化剂的时候,事与愿违了。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谁都一样。

姚明打球时,男篮几乎次次世界大赛都能在最后时刻鼓足斗志创造神奇,08年阿联精准中投击杀德国,06年王仕鹏乾坤一掷秒杀斯洛文尼亚,04年杜锋大心脏罚球淘汰塞黑——和前两个对手不同,塞黑是刚刚获得世锦赛冠军的球队,欧冠顶级和NBA先发的配置。被中国男篮一分击败后,他们面对着更现实的境遇:变成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一切从头再来。

单看塞尔维亚这之后的经历:2005年欧锦赛东道主没打进前八,2006年世锦赛和中国男篮一样1/8决赛被淘汰,2007年欧锦赛小组垫底,2008年奥运会没参加——他们接受2008年斯坦科维奇杯邀请,让已经在NBA站稳脚跟的科斯蒂奇带一批青年军到杭州陪中国男篮练兵的时候,队伍里就有博班·马扬诺维奇和拉杜利察,那个时候有多少人能想到塞尔维亚能在1年后的欧锦赛卷土重来,2010年世锦赛又震惊世界?

关键还是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之后,坚持努力,与时俱进。2004年之前在1994年被中国男篮击败的西班牙,1996年被中国男篮击败的阿根廷,2004年之后被中国男篮击败的斯洛文尼亚,都用坚持发展和刻苦训练重新回到了世界强队之列,他们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有没有我们可以类比的方面,我们可以继续改善和努力。比如按照国际篮联规则,我们有可能要在明年6月23到6月28日举行的奥运落选赛,世界杯失意而归的希腊土耳其俄罗斯,连中国都没来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以及实力不亚于委内瑞拉的波多黎各加拿大多米尼加,都可能是我们的对手,锻炼效果绝不比奥运会差。我们拿什么态度和方式去应对,很值得思考。

在顺境中不必谈坚持,昨天的夜很漫长,明天的路也很漫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坚持改革的方向并深化细化,绝不停止或者退转,中国篮球的未来就值得你我期待。如各位所知,中国男篮国家队实行邀请制,也是改革中的一个细节,在今年的入队仪式上,每位球员的请柬都印有这样的话:

怯懦者,望而却步

羸弱者,中道而返

终始者,无问前程

与热爱中国篮球的各位共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dean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