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误判 UEFA宣布欧洲杯和欧冠采用门线技术

再见误判 UEFA宣布欧洲杯和欧冠采用门线技术

用科技杀死误判

被国际足联处以8年禁止参与足球相关活动的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处罚已经实行,但因处于上诉中,职位仍予以保留)向来对引进高科技帮助裁判执法持反对态度,他曾经如是说道:“如果引进了科技参与裁判执法,那我们需要用它们来判断每一次越位、每一次任意球和每一次角球,因为裁判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犯错。”因此,他拒绝门线技术入主欧足联旗下赛事,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门线裁判去解决争端。

不过,在被绑住手脚之后,普拉蒂尼无法阻止科技进一步影响足球,他此前所坚守的欧洲阵地也被高科技所攻陷。本月22日,欧足联正式宣布,今年欧洲杯上将在底线裁判存在的同时,采用门线技术,而欧冠也将从下赛季资格赛附加赛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此前,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则在本月7日正式建议在比赛中引入录像回放,辅助裁判判罚——这同样是普拉蒂尼极力反对的项目。英格兰足总、德国足协和荷兰足协等协会已经对此表示浓厚兴趣。在门线技术之后,科技将再一次为杜绝误判做出重大贡献。

永别了,“上帝之手”

引入录像回放技术,产生的高额开销是一个不利因素。另外,或许会有部分球员、教练和球迷会因录像回放的引入而不爽,毕竟这对比赛的流畅性有一定影响。但裁判界想必对此举措是拍手称快的,毕竟这让他们的工作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准确性,还避免了背黑锅的风险。毕竟你不能保证,每名球员都能像德国前锋克洛泽一样,在球场上做一名圣人(2012-13赛季意甲,拉齐奥前锋克洛泽用手打进一球,主裁邦蒂判罚进球有效,但克洛泽主动承认了自己的无意手球,主裁随即改判。那场比赛,拉齐奥最终客场0比3负于那不勒斯。2012年10月16日,德国足协为此将公平竞赛奖授予克洛泽)。

阿里·本·纳萨尔恐怕是英格兰球迷最讨厌的突尼斯人了。将近30年前,1986年艳阳似火的墨西哥,阿里一战成名,可惜这里的“名”指的是骂名。在阿兹台克球场,英格兰在世界杯1/4决赛上对阵阿根廷,下半场第6分钟,巴尔达诺控球被英格兰后卫霍奇解围,皮球飞向守门员希尔顿。此时,马拉多纳眼疾“手”快,面对人高马大的希尔顿,用手将球打入球门。当着全场11.4万观众的面,马拉多纳面不改色,随后就兴奋地庆祝起来。而不顾英格兰球员的抗议,当值主裁阿里承认进球有效,“上帝之手”1比0领先英格兰。

此后,马拉多纳打进了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进球——连过5人破门,他率领阿根廷2比0完胜英格兰,一雪马岛战争战败之耻。输球,且输得这么窝囊,英格兰上下震怒,“上帝之手”让他们气不打一处来。虽然阿里赛后表示并没有看到马拉多纳手球,并认为那是一记头球,但电视慢镜头记载的事实,不容置否。那场比赛后,阿里被千夫所指,“上帝之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裁判制度的热议,争论之激烈不低于1966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的“幽灵进球”。

对于阿里来说,那场比赛也导致了自己裁判生涯走下坡路。自1986年后,他再没能吹罚过任何一场世界杯比赛。去年8月17日,马拉多纳亲自前往阿里在突尼斯的家,向这位被他改变了命运的北非人道歉,并献上湿吻一枚、亲笔签名球衣一件,还称阿里为自己“永远的朋友”。这能补偿阿里这30年来,所受到的非议么?可以想见,阿里多么希望当年能拥有在场上及时回看录像,帮助判罚的权力。30年后,这个设想成真了,也许今后“上帝之手”会就此绝迹。

布拉特曾助力引入录像回放

引入录像回放的讨论由来已久,曾经反对这一判罚手段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2014年态度180度大转弯,导致这一提议此后得到极大推进。本月7日,负责修改足球规则的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正式建议在比赛中引入录像回放,辅助裁判的判罚,尤其是事关进球、红牌、点球的重大判罚。在当日召开的年度商务会议后,理事会通过发布的公报表示,希望在3月份举行的代表大会,能够正式通过录像回放技术进行试点的提议。在伦敦皇家花园酒店召开的会议上,理事会还建议取消“点球+红牌+停赛”的三罚合一机制、在比赛中提供第4个换人名额,以及允许临时性罚下球员。上述4条建议都将会在3月4日至6日于威尔士加的夫举办的第130届代表大会上正式讨论。

而有关试点录像回放的草案已得到诸多参与商务会议的代表仔细研究,预计将在代表大会前定稿。针对如何引入录像回看,目前的草案包括让一名裁判专门在赛场外的转播车里观看直播,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主裁判;允许主裁判到场边观看录像回放;主裁判随身携带便携式设备,以备随时观看争议画面等。

曾经的英超裁判、现任理事会下属科技辅助委员会委员的大卫·埃勒雷对此表示:“这主要是为尽力避免裁判非主观故意导致的明显错误。你永远无法消除场上出现的一切错误,但这一举措是为减少错误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荷兰足协试验效果出色

尽管试点工作还未正式得到批准,但已经有不少足协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2014年8月就向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提议,希望在荷甲引入录像裁判制度的荷兰足协身先士卒,他们希望在下赛季的约25场杯赛中进行试验。荷兰足协为此已经批准在球场开始安装名为鹰眼的及时回放系统。鹰眼系统在体育界声名远扬,在网球(自2006年起)和板球(自2009年起)比赛中的广泛使用,好评不断。英超和德甲目前使用的门线技术,也利用的是鹰眼系统。

本赛季,荷兰足协的2位官员已经对此进行了先行的非正式试验,效果令人满意。2人在球场外,通过移动电视装置播放的有延迟的现场画面,认真重审场上刚发生的争议事件,并进行认真的讨论。一旦他们达成最终意见,便会通过便携式通化装置与当值主裁交流。这样做令相当多本可能对比赛结果产生极大影响的判罚,尽可能地避免了错判。荷兰足协总主管海斯·德容如是说道:“到了该向前迈出一步的时候了。这会让足球变得更公平,也会阻止重大错误发生。”

德国足协同样不甘人后,足协裁判主管赫伯特·范德尔表示希望能尽快在德甲和德乙引入录像回放。他接受德国足协官网采访时表示:“早在去年11月,(德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就致信国际足联,表达了德国裁判希望在即将出现的测试中起到带头作用的决心。”

2018-19赛季全球推广可期

现代足球的鼻祖同样希望能促进足球规则的进步,下赛季的英格兰足总杯中,可能会引进录像回放系统帮助裁判执法。英格兰足总一直是这一提议的支持者,英足总首席执行官马丁·格伦在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年度商务会议后表示:“很高兴在我的任期内,这一举措终于即将实行。我们是使用科技的重要支持者。”一旦3月份录像裁判试点提议获得通过,下赛季英足总便将开始推广这一技术。

苏格兰足总首席执行官斯图亚特·里甘同样对此大力支持,“作为(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理事,我们绝对乐意讨论此事。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看到它被推进实施。”下个赛季的苏格兰足总杯极有可能成为新规试验场。威尔士足总首席执行官乔纳森·福特也是录像裁判的支持者,但他也表示为了不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只有出现“非常重要、足以改变赛果的判罚”时,才适宜利用回放帮助判罚。

以上3位大佬的表态,至关重要。作为讨论和决定修改足球规则的协会,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独立于国际足联,它成立于1886年,比国际足联的诞生要早了18个年头。理事会共有8个理事,现代足球诞生地英国拥有4位(英格兰足总、苏格兰足总、威尔士足总和北爱尔兰足总各1位),其余4位出自国际足联。而任何足球规则的修改都必须得到理事会至少3/4的投票(6票)支持,才能得以通过。理事会上一次做出的划时代规则改变,是在2012年批准引进门线技术。《卫报》乐观估计,一旦下赛季的试验被验证可行,录像回放辅助裁判制度将在2018-19赛季开始在全球全面推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kylekail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