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体坛:足改冰火两重天马拉松野蛮生长

2015中国体坛:足改冰火两重天马拉松野蛮生长

今年的劳伦斯颁奖典礼上,曾经的体育三巨头姚明、李娜、刘翔留下了这个历史瞬间

2015年,夹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之间,传统意义上是体育的“小年”。但正处转型期的中国体育,内涵外延都已极大丰富,早已逐渐脱离了单纯的奥运会四年周期。竞技场上的丰收,全民健身的热潮,再加上体育产业的诸多利好,这一年的中国体坛,改变在发生。

告别“姚刘李”,新偶像何在

刘翔的退役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说,“姚刘李”时代是中国体育开始转型之后的第一个巨星时代,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需要指出的是,“姚刘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旧的举国体制给予新时代的馈赠,姚明和李娜能够从选材环节脱颖而出到磨砺出足够过硬的基本功,都是拜旧体制所赐,而刘翔从本质就没有真正脱离过旧体制。能够达到目前的高度,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刚好分布在田径这样的基础大项和NBA、网球这样高度职业化的项目当中,而对于体育迷最幸运的一点是,他们不仅有晚辈难以企及的竞技成就,更有无法复制的个人魅力,在场内外留下无数值得人回味的画面和声音。

但问题是,“姚刘李”之后的下一个大众偶像在哪里?当我们急不可耐地要向旧体制告别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新体制何时能为我们打造出一个新的足以和“姚刘李”媲美的偶像?候选人倒也不是没有,但有些人暴得大名,但成绩确实还没达到“姚刘李”的高度,比如宁泽涛;有些人则受制于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国际认可度,比如马龙、谌龙;还有些则遭遇场外“成长的烦恼”,比如孙杨……

下一个“姚刘李”似乎呼之欲出,但也可能遥遥无期,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世锦赛之年,蓄力战里约

世锦赛之年,而且是奥运会之前的一个世锦赛之年,对于中国竞技体育军团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是各个“梦之队”基本确定明年奥运会人选的一次大考,也是在潜在对手面前立威的一次大好机会。

中国军团精英尽出,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几支体坛“梦之队”照例又要展现恐怖的统治力。一些潜优势项目也在今年的世锦赛上大放异彩,最辉煌的战绩来自喀山的泳池:5金1银7铜,向世界昭告,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会泳池里的辉煌绝不是昙花一现,宁泽涛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中的突破更是全年中国体坛的高光时刻;田径队在北京家门口的表现十分抢眼:苏炳添闯进10秒大关、接力队勇夺亚军、男子跳高亚军、跳远季军……这都曾是难以想象的突破。女子蹦床和女子重剑队在世锦赛上的表现足以让人对她们在里约的表现充满期待。

全民马拉松,有喜也有忧

用“井喷”来形容国内2015年的马拉松赛,或许再形象不过了。2015年,国内举办了多少场马拉松赛?100场?200场?总之是圈外圈内人难以想象的数字,仅11月8日,全国就有6项马拉松赛同时开跑!马拉松赛是不是太多了?马拉松赛报名的火爆场面马上就会让你打消这个念头。上海马拉松赛去年1.8万个名额被秒杀,今年只能采取抽签;厦门马拉松4.5万个名额在一天之内被抢光;6万多人报名北京马拉松,幸运者只有3万人……

跑马拉松已成为时尚,每个城市街头随处可见跑步者的身影,跑步更是在朋友圈中流行,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爱好跑步的朋友。只不过马拉松不是免费的午餐,报名要交数百元不等的报名费,平时训练需要专业的衣服、跑鞋,每跑700公里左右就要更换一双跑鞋,如果外出参赛还得贴上交通住宿费……在商家眼里,绝对处处是商机;对于城市而言更是如此,没有一项比赛像马拉松一样,能让主办城市更好地展示自己,能让参赛者亲密地感知城市,能让无数商家尽情地推广产品,这也是主办城市喜欢马拉松赛的重要原因。

但大量的马拉松赛事组织并不足够专业,仅仅是跑者的跑步体验不太愉快也就罢了,但每年都会出现的跑步者倒在赛道上的生命悲剧告诉我们,马拉松一窝蜂地野蛮生长的时代应该到尽头了。

足球圈改革,冰火两重天

中国足球的成绩始终和球迷的期待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国足球改革的进程更是和公众的预期总是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这一点在2015年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毫无疑问,足球改革是2015年中国体坛的一个高频词,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球迷的期望值,但宏大的构想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公众一如既往的关注足球,各种社会资本则以空前高涨的热情涌进足球圈,以老牌足球人咋舌的力度买球队、补强阵容、建设球场、办比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带来中国足球实力立竿见影的增长:中超联赛曾经自诩世界第六大联赛,结果亚足联的官方统计立刻把这种意淫式的自我评估打回原形,原来我们连亚洲前五都不算,原来我们只会烧钱,恒大队第二次闯进世俱杯也不足以动摇这个结论;国足在年初的亚洲杯带来不少惊喜,但是在随后的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中给球迷加倍奉上的则是失落和痛苦。倒是草根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兴起成了难得的亮点。

由足球全面改革带动的体育改革高潮正在酝酿。体育改革,协会与政府体育部门脱钩只是第一步,而且目前看来,还不是实质性的一步。中国足协真正的去行政化步伐,迟迟没有迈出。

五万亿馅饼,啥时吃到嘴

2014年年底,国务院4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体育产业立刻迎来了巨大的利好。分析家很快指出,未来的中国体育产业将会达到五万亿人民币的巨大规模……于是,中国体育产业在2015年如期迎来了自己的“资本元年”。

从年初到年末,各路资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体育产业,一幕幕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手笔之大让不少生活在传统思维模式中的体育人唯有咋舌,大量体育创业项目获创投基金青睐。但是热钱涌进之后,体育产业本体迎来预期中的井喷式发展了吗?传说中的大馅饼,又有多少人吃到嘴了?

答案似乎并不十分肯定。2015年的中国体育产业,很大程度上是资本的狂舞,以及狂舞带动的震动。

近两年以场馆预约、教练预约、健康指导和数据收集管理为主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至于很多人调侃说,订场地的APP比场地还要多,但真有成熟稳定盈利模式的有几个?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就应当脚踏实地为中国的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但事实上,这样的苗头已经在一个个赛事版权的天价合同中显露无遗,以体奥动力80亿“天价”拿下中超联赛媒体版权为例,给业界带来的震动至今没有平息;各路资本“哄抢”之下,以至于一些不热门的赛事都能卖出大价钱,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却是投资者必须应对的挑战。

在如此之多的利好刺激之下,迎来一波波投资热潮并不意外,但如果行业没有稳定的盈利回报,没有一些成功的样板企业,投资热能持续多久?不出家门,全球赛事尽收眼底,体育迷自然乐见其成,但是转播商竭泽而渔之后会不会是满目疮痍,目前还很难说。

以职业联赛为代表的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试问,我们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有世界影响力的自主赛事,能够支持得起“五万亿”这么宏大的一个长远目标?现有为数不多的优质赛事资源又有多少离开行政主管部门,真正进入市场?冷静的体育迷自有分晓。

五万亿的前景很美好,但展望未来的时候,别忘了看清脚下的路,馅饼真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