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客何时再崛起? 国击教练:从青训做起

[摘要]谈到中国击剑未来人才储备和发掘的问题,国家击剑队教练的前上海名将王磊表示“我们很重视青训,我想未来举国制与市场化俱乐部肯定会有一些融合,找到更好的培养中国剑客的模式。”

中国剑客何时再崛起? 国击教练:从青训做起

上个周末,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第六站的重剑比赛在静安区的王磊国际击剑俱乐部举行,这项赛事吸引了全国30几家击剑俱乐部参加,可谓热闹非凡。作为国家击剑队教练的前上海名将王磊也抽空回到了自己创办的俱乐部来负责赛事的组织工作,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谈到了中国击剑未来人才储备和发掘的问题。

据王磊介绍,这是王磊击剑俱乐部首次承办这样的俱乐部赛事,而赛事参赛人数很多,许多选手还是10几岁的孩子,“水平肯定和专业比赛不能比,但俱乐部参赛的踊跃度很高,现在练击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练了就很希望有比赛来打,不少人其实连规则都不是很懂。”王磊说,“但这样的俱乐部赛事在国内会越来越多,越办越成熟,这对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以及让更多人参与到击剑运动有很好的推动。”

作为国家击剑队的教练,王磊表示自己的精力其实都放在国家队备战上,俱乐部这一块自己并不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俱乐部肯定越来越火,“2008年奥运以后,总局的重心也慢慢从比赛成绩转移到全民健身上,现在社会上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击剑也是如此,而体育局也非常重视全民健身,比如这次赛事,静安体育局就特别安排了一个楼层作为选手和家属休息的区域,分流了人群,让赛事更好的举行。”王磊说,“但重视全民健身,不等于放弃比赛成绩,参与击剑的人越来越多,也不意味着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王磊表示,“选材方面确实是个挑战,中国肯定还会坚持举国体制。但现在的问题是,人才的入口没有变,但出口大了,很多选手练到一定阶段就放弃了,他可以离开专业队去做教练,现在俱乐部这么火,教练很吃香,根本没有必要继续练下去。而且击剑是一项需要动脑子的运动,你不能因为孩子读不进书,就把他送到专业队来,击剑选手的文化教育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也需要改变。”

许多国家队都是从俱乐部选队员,但中国目前还不行,就算俱乐部有很好的队员,要代表中国参加大赛是不可能的,毕竟总局管不了这些俱乐部选手,无法督促他们训练。但王磊认为,这样的模式一定会慢慢改变,“我们俱乐部目前就很重视青训,甚至到幼儿园去寻找苗子,也许他们在10年、20年后才会出彩,但现在不去做,20年后又怎么办呢?我想未来举国制与市场化俱乐部肯定会有一些融合,找到更好的培养中国剑客的模式。”

(编者注:视频与本文无关,仅供读者延伸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