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赛事漫长艰苦 扎堆难免互相"伤害"

[摘要]很多人可能以为,球员在中国连续出赛不必适应像跨国甚至跨洲参赛那般的巨大身心挑战,但事实上,以中国国土之幅员辽阔,气候、场地条件甚至食物也大不相同。

中国网球赛事漫长艰苦 扎堆难免互相"伤害"

伯蒂奇比赛照片

记者张奔斗述评 上周ATP250深圳站的决赛因台风侵袭迟至本周一才得以移至室内场进行,冠亚军球员伯蒂奇与加西亚·洛佩兹决赛后紧急北上京城,但依然无法改变仓促上阵的他们在中网首轮被淘汰的命运——加西亚·洛佩兹两盘见七被卡洛维奇轰倒倒也不算冤枉,但实力明显在对手之上的伯蒂奇则在奎瓦斯拍下两盘出局。

很多人可能以为,球员在中国连续出赛不必适应像跨国甚至跨洲参赛那般的巨大身心挑战,但事实上,以中国国土之幅员辽阔,气候、场地条件甚至食物也大不相同。落败后看上去闷闷不乐的伯蒂奇就表示,虽然他今年连续参加三项中国赛事从时间上来说并不是特别长,但“这的确是每个赛季一个艰难的时段,从欧洲来亚洲的旅程很长,而且每一周中国赛事的比赛环境与场地条件都很不一样。”他同时指出,从深圳急匆匆赶来后没有充足时间备战北京。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女子赛事,虽然大威赢得武汉公开赛的女单决赛是在上周六进行,虽然她也因此享受了在中网的首轮轮空待遇,但她仍在北京首战落败——对手伊万诺维奇当然也绝非弱手,但以大威刚刚在武汉连克强敌夺冠的好状态,她原本不至于被打得连丢两盘。同样,两周前在广州打破两年冠军荒的扬科维奇,在武汉和北京都早早被淘汰。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网成为了伯蒂奇在深圳站的成功、大威在武汉站的成功以及扬科维奇在广州站成功的牺牲品。另外,莎拉波娃长期休赛后选择在中国复出,原本相当具有关注度与话题性,可怜她在武汉站的比赛中扭伤手腕,中网也因此无奈失去了一位票房红星;另外,阿扎伦卡也是在半途伤退武汉站后又宣布退赛北京。

中国赛季漫长而艰苦,中网绝不会是被其他中国赛事伤害的唯一重灾区。在阿扎伦卡、布沙尔以及利斯基等招牌球星退赛后,下周香港公开赛宣传画上的招牌球星阵容,已经垮塌掉半壁江山,只能靠大威撑场。从这个意义来说,大威本周在北京早早出局,倒也为她转战香港赢得了喘息之机——她终究已是一位35岁的老将了。

网球赛季几乎贯穿全年,球员打到九十月间的中国赛季时本就多已相当疲惫,而如果又连续出战中国赛事,非常容易导致伤病,也令后半程的中国赛事成为上半程中国赛事的牺牲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连串的中国赛事,也给赛事充分的“补台”机会。就比如,香港公开赛在失去多位球星之后,就迅速联络到了拉德万斯卡、扬科维奇与斯托瑟等球星救场。

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网球赛事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中国职业球员水准提升以及网球市场的增长速度。ATP中国赛季虽仅三周,连续参赛的伯蒂奇尚且应对不及;WTA在中国举办的赛事更如雨后春笋,也让人们反思——网球市场能否消化这么多赛事?球员又能否承受这么多赛事?中国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赛事?

如今,在其任期内大打“中国牌”的WTA领路人阿拉斯特女士已令人吃惊地突然离任,新任首席执行官也已迅速选出,将由印第安维尔斯站的赛事总监史蒂夫·西蒙接手。也许,这会为WTA的中国战略带来一定的变数。ESPN已经推出以《WTA赛程也许将面临大修》为题的分析文章,文中引述WTA主席米基·劳勒女士的话说:“我们知道,中国人知道,新加坡人其实也知道——每年这个时段的赛事的确过多了。”

中国网球赛事漫长艰苦 扎堆难免互相"伤害"

扫描下载腾讯体育APP 赛事资讯一手全掌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eppeko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