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一龙靠赛事方贩卖民族虚荣发财

[摘要]武僧一龙激战三个回合输给泰拳王播求,赛后一龙并未愿赌服输。一龙输不起的根源,是主办方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营销模式。

港媒:一龙靠赛事方贩卖民族虚荣发财

“武僧”一龙是国内名气最大、收入最高、话题最多的搏击运动员

武僧一龙激战三个回合输给泰拳王播求,赛后一龙并未愿赌服输。一龙晒出CT检查报告,强调自己带伤征战身体多处骨折,并且指责裁判有问题。

知名人士大概分为几种:有些人依靠魅力声名远播,有些人凭借实干誉满天下,有些人通过善行感动世界,有些人仰仗义举惊世骇俗——还有人利用贩卖虚荣心、兜售民粹主义,满足公众的集体意淫,从而名利双收,得道升天。我指的是一龙,准确的说,是一龙背后的利益集团。

俗话说,名大于实,恐遭不测;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武僧”一龙是国内名气最大、收入最高、话题最多的搏击运动员,但他并非顶级选手,更不是少林的代表、武侠的化身。一档武术题材的娱乐节目将其包装成“精武英雄”、“中华神僧”,这正是一龙现象的荒诞可笑之处。

一龙作为非科班的平民拳王,充满了励志色彩和曲折故事,但散发呛人乡土味的狭隘民族主义炒作,令其正能量大打折扣。一龙大战泰拳王播求,激战三个回合点数告负,这本来称得上虽败犹荣,毕竟技术粗糙的一龙敢打敢拼,抡出了不少乱拳。但赛后一龙抱怨自己身体多处骨折,质疑裁判判罚的行为,尽显输不起的小家子气。

或许,不是一龙输不起,而是组织者和赛事方输不起,很多时候刘星君身不由己、言不由衷,譬如说,他的个人微博就不是他自己操控。那张“上吊功”图片也笃定是为了凸显所谓“少林72绝技”,为了赚取眼球的商业需要,由工作人员代发的。

鼻骨、肋骨全部骨折带伤征战?且不论真实性与否,有伤为什么不早说,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太不把公众知情权当回事了吧?渲染伤痛的影响,难逃装可怜、博同情的嫌疑,要知道赛前准备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如果像一龙这样找借口,播求可以罗列一火车:赛事紧密太疲劳,客场作战不公平,WLF规则不利泰拳发挥……

“结果是现场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出错的,不知道裁判为什么这么判”。可能是被照顾惯了,一旦没受到裁判的恩惠,一龙及其团队就出离愤怒、指天骂地。前不久一龙险被打出擂台输给潇杀狂,还曾与赛事方共同导演了一出改判平局的闹剧。中国搏击赛事缺乏国际认同,就是因为这种不职业的怪现状太多了!

围绕一龙播求比赛的吐槽数不胜数,比如“主办方提前交待播求别太欺负人”,比如“一龙要是被KO,播求就没奖金了”,比如“播求配合剧情安排明显未发力”……此类没有确凿根据的讥讽固然可气,但赛事方也该反思下,自己为什么混到没人相信的地步了。——外国选手得到拳王称号的最佳途径就是登上WLF擂台,哪怕他是个谷歌都搜不出来的无名之辈。

一龙输不起的根源,是主办方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营销模式。一龙跪拜佛祖、手捻佛珠,伴着《少林寺》主题曲登场,号称拥有金钟罩绝技,让人们将其与影视剧里的少林功夫划等号,激起某种自欺欺人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一龙无法维持少林天下第一的假象,无法继续提供大众精神鸦片,围绕他的利益链就会终止。

我早就在《大公报》规劝一龙迷途知返挣脱枷锁,跳槽寻求更公正、更透明、更高水平的赛事平台,摆脱无良炒作的恶名。如果我给一龙做公关,一定主打半路出家、不断精进的个人励志牌,而不是四处招摇发老百姓的“爱国财”——随着国人越来越懂搏击,一龙式忽悠终将露馅。

留给一龙的时间不多了。唯愿他勇敢到更高的赛事平台证明自己,不要再出演与手撕鬼子无异的“拳打洋人”娱乐秀,不要沦为利益方无底线炒作的赚钱工具。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搜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arahxi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