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情怀只是消费品

写下这篇稿子第一个字的时候,穆雷和德约的决赛还在继续,第一盘纠缠到6:6,好似回到了2012年澳网(微博)男单德约和纳达尔的决战一般跌宕起伏,但仔细一想,又好像缺了点什么,电视画面上的种种居然没有在心底激荡出一丝火花,我居然依旧能在电脑前,平静而又无感地打出如上一行字。

这似乎,是一种叫人伤感的现象。

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同样的心情在看澳网,一种久违的审美疲劳感突然而至,好像这个寒冬一样,让我只想裹紧棉被不作他想。尤其在几个中国姑娘在首轮齐齐出局之后,这样的感觉更是强烈,我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只能在国内电脑前写着外国选手稿的青涩实习生一般,隔靴搔痒。

是的,现在的确是尴尬,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必须要去官网查询名字,才知道球网对面那个90后的姑娘到底是来自何方,同样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不得不接受费德勒纳达尔离开得越来越早,然后我的心情,也越来越糟。

有人说,该把这样的断层称作为“情怀空白”,大意是在意识到陪伴自己常年,尤其是青春期的事物即将消失之时,对于未来的恐慌。但这种叫“情怀”的东西,这两年给消费烂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似乎都能毫无违和感地和它扯上关系,最频繁的使用就是“老了”,“我们当年怎样怎样”,“费纳决战如何如何”,“时代已经过去了”等等等等,我不想倚老卖老,但在几乎要变成颠覆从前的澳网之前,我难免有一丝恐慌。

我承认这是一种恐慌,倒不是费纳决战即将消失所带来的负能量。今年澳网,快餐文化显然也已吞噬了球场,曾几何时,比赛已经沦为和比分一样,过程的重要性逐渐被忽略,而结果被放在了重要地方。

仔细回想,今年整个澳网,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只记得李娜在球场宣布怀孕的一幕,或许更多人,连郑洁(微博)闯入决赛也不曾真正看满全场。

不想说,06年那场女双决赛,是怎样的万人空巷。但回头看现在,漫长的9年时间,我们剩下的依然只有空空皮囊。

这是一个让人难受的局面,网球世界依然在靠情怀撑着,它的消费力量的确继续在膨胀。就像澳网和李娜签了三年合约,希望能依靠后者的力量,让自己在中国的粉丝领土上扩张。可网球是否只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生产机器?这绝对不符合我们对于它定义的眼光。费纳把最好的十年留在了球场,而我们,也把最好的十年,留在了他们身上。说句俗话,情怀是网球市场的润滑剂,说到底,还是需要一场风生水起的造星游戏,才能把这个赛事支撑到底。今年澳网告诉我们,情怀只是消费品,用过一次,就可以抛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forthzh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