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田径队中长跑教练:广马应有“双马”

原中国田径队中长跑教练陶绍明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带领高水平选手出战广州马拉松,今年广马邀请的成绩在全额冠军奖金达标线以内的选手,大多出自陶绍明在肯尼亚创办的“Tao”马拉松训练营。“广州是一个非常适合跑步的城市,这里气候好、空气好、线路多,而且广州人对生活品味、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昨天下午,陶绍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我认为广州可以成为全国第一个与马拉松‘圣地’接轨的城市——在广马以外,再举办一次半程马拉松赛,现在世界四大马拉松赛所在城市:波士顿、纽约、伦敦、柏林,都有全马和一个单独的半马两个赛事,作为城市马拉松精神的传承。”

非洲运动员有“先天优势”

如今全球得到国际田联认可的马拉松赛事有近2000场,但由于比赛状态有周期性,赛后需要专业的恢复调整,一名高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要想以最高水平参赛,每年参加的全程赛事只能有2场左右。不过在全球马拉松赛事诱人的奖金面前,很多高水平运动员都会尽力跑3场甚至是4场比赛,此外可能会参加4场左右的半程马拉松赛。

“比较拔尖的运动员,年收入能有20万美元以上,全球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大概不超过5个人,一年能有1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当然除了比赛奖金、出场费,运动员还能得到一些商业赞助合同。”陶绍明说,“目前来说中国的职业马拉松运动员人数比较少,而且商业开发也还不够。”

随着非洲的“开放”,非洲运动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马拉松赛事,并得到了来自欧美的田径经纪人的“开发”,目前世界马拉松赛场上,天赋异禀的非洲人占据了主角位置。“非洲职业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生活和成长背景就是特殊化的,普通人无法模仿。”陶绍明说,“光说饮食,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这些地区的长跑运动员,就是吃土豆、蔬菜、粗粮为主,很少吃细粮,他们出去比赛都是自带干粮的,很少吃肉,要吃也是牛肉、鸡肉。而且他们很注意饮用水安全,出来比赛不会喝当地的自来水,一般都喝瓶装矿泉水。”

非洲人天生的耐受性就与黄种人、白种人不同,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变化,一方面是体脂比例,另一方面是身材比例,长跑运动员的小腿都很长。

跑步需要注意“三阶段”

职业马拉松选手的训练,当然要有“秘密武器”做支撑,科技力量最关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体内乳酸变化,这些我们都有仪器记录和分析。专业选手根据一系列的数据来安排自己的训练和比赛计划。”陶绍明说。

非洲选手长期在高原训练,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都处于东非高原,选手们都在1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训练。“在高原做20公里以内的训练,我们的男子选手的每公里用时大约在3分20秒~10秒之间,做一般的匀速跑训练。普通的跑马拉松能跑到3小时左右的‘半职业’选手,跑20公里匀速跑的每公里用时大概是4分30秒。”陶绍明说,“顶级选手在高原匀速跑25~35公里,每公里用时在3分30秒~35秒之间,有的会从1800米海拔向2700米海拔跑,从低往高跑,到海拔2400米,很多普通人呼吸走路都有问题。而且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训练场地都是土道,遍布了石子,不是平整的。”

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跑步前的热身、跑步时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调整和认知、跑步后的恢复都非常重要。近几年陶绍明在个人微博上受到很多业余跑者的关注,也有很多人通过微博向他提问,“我们的体育老师应该对学生们从小进行科普,跑步要做准备活动,防止受伤,在国内这些理念本身已经欠缺,人们不知道预防运动伤病,大多是出现伤病后才去重视。”陶绍明说,“无论专业还是业余跑者,跑前3~5分钟都要进行足够的拉伸和热身,跑步时要‘留有余地’,不能太疲劳,强度要在自己接受范围内。完了以后要做肌肉的拉伸,韧带的拉伸,还有最好去做一个按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vikkyd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