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奔斗:ATP需提前公关预案 或一场危机到来

[摘要]人们原本为新老交融的2014赛季以及新老阵容完美搭配的本届总决赛相当兴奋,但赛事却最终似乎在暗暗提醒人们,当“四巨头”的华彩年代注定要在今后几年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张奔斗(微博)伦敦报道

从2010到2014,我已连续五年现场报道伦敦总决赛;加上当年的上海大师杯,也算有赛事的十年报道经历。这绝对是我经历过最奇怪的一届赛事,可能也是赛事历史上最奇怪的一届。

还记得2010年首次报道伦敦总决赛时,我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一共15场单打比赛几乎场场不落地看完。今年?我大概也就进场看了四五场球,而且基本上也就看了头一盘或是赛末时段。

我也会自问,难道是因为我的职业热情已消失大半?还真不是,实在是本届伦敦总决赛太难看。

赛季表现最强八位顶尖球星间的争夺,难道不应该是你死我活、异常精彩?可看看小组赛的比分——瓦林卡两个6比1摧毁伯蒂奇,伯蒂奇又打了西里奇6比3和6比1,德约三场小组赛总共只让对手拿到9局;赛事的第一场三盘战,竟出现在最后一轮,而且合演者之一还是替补上场的费雷尔;费德勒和穆雷的最后一轮小组赛是本次赛事唯一一场在四巨头间的较量,令人期待,可最终比分?6比0和6比1。

多位球星都被追问,德约夺冠后也无奈,“只有两三场比赛超过了一个小时,这种现象你无法预见,但肯定不会经常发生。”费德勒甚至请媒体手下留情,不做过多负面评论,因为“你们对此有一定话语权。”

考虑到决赛根本未能上演,原本应该场场精彩的八天赛事,其实只打出了一天的好球,那便是上周六的两场半决赛。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费德勒退赛决赛的主因,却正是因为在和瓦林卡的那场2小时48分钟鏖战中拼得太凶太吃力。

没有决赛,ATP也只能拿出了单双打表演赛的应急方案;德约、穆雷和几位名宿固然为球迷送上欢声笑语,但比赛显然在竞技层面缺乏对抗与意义,本届赛事的结局,称得上是充满欢笑却又极度黯淡。ATP执行主席及总裁克里斯·科莫德来到新闻中心时,被二三十位各国记者团团围住,所受提问也多具有负面意味,他也只能尽其所能进行“危机公关”。

在经历了这样一届总决赛后,人们不禁暗忖,ATP需要提前进行公关预案的,也许是另一场正在到来的危机。人们原本为新老交融的2014赛季以及新老阵容完美搭配的本届总决赛相当兴奋,但赛事却最终似乎在暗暗提醒人们,当“四巨头”的华彩年代注定要在今后几年退出历史舞台,男子网球,也许就真会是本届总决赛上呈现出的这个样子。

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上月上海大师赛期间,我与一位美国同行的交谈。在聊到新老交替这一无法逆转的规律时,美国《体育画报》撰稿人考特尼感慨:“老将们迟早会陆续退役,总有新人会赢得他们的第一个大满贯。但新星们具备上一批伟大球员的魅力吗?能否延续男子网球的美好未来吗?”

不知是否意识到必须为下一个十年早做准备,ATP在本次总决赛期间推出两个咨询委员会,一个由麦肯罗和贝克尔等名宿组成,另一个成员则是世界知名的商业与时尚精英。他们与ATP合作,努力将男子网球打造为更具全球吸引力的品牌。

同时,伦敦必须直面赛事的未来。连续六年的成功后,赛事明年仍在伦敦举办,并有续约至2016的优先权。是继续长留能确保赛事成功的伦敦?还是为在全球更好推广网球搬到其他大洲举办?两派势力不相上下。据英国《电讯报》报道,中国、中东以及美洲这几大热点地区都有意承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volhu]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