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公开叫板京粤鲁:挤进前三 必须干掉一家

特约记者卫青上海报道

11月18日,股票代码600018的上港集团股票在停牌了两个多月之后以涨停价开盘,打开20分钟后再度封住涨停价直到收盘。同样是11月18日,上港集团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一滴水”里宣布成功全资收购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上港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在如今中国,足球早已不是简单的22个人抢一颗球的运动,她牵动的除了市场,甚至还有政府的神经。

市府捧场,力挺上港

18日下午的一滴水国客中心,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副秘书长肖贵玉,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等市政府和体育局领导出现在了上港俱乐部成立仪式的现场。李毓毅局长亲自主持了成立仪式,并介绍了新俱乐部的高层领导班组,其中上港集团工会主席姜海涛被任命为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原东亚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徐根宝被聘为总顾问。原上海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隋国杨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作为球队新任总经理出现在现场。

“我觉得上港队不仅会是一支国内强队,还会是一支亚洲强队,这是一个大项目。”很显然,这就是上港和新任主帅埃里克森的协议,两年的合约期也说明,上港志在两年内变身亚冠劲旅。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也明确表示,明年的目标正是亚冠。不考虑足协杯冠军的亚冠门票,上港要想挤进中超前三,在恒大国安鲁能三强之中必须干掉一家。

而最难磕的是同城兄弟绿地申花

从品牌价值和品牌知名度来看,“申花”两个字及其背后二十余年的历史无疑是上港无法比肩的,上个赛季,作为上海第二大企业的绿地集团入主申花后,更应产生品牌叠加的效果。然而即便最普通的球迷都会发现,上港俱乐部成立声势之浩大远超去年春节时绿地收购申花,市政府、市体育局领导的出席,以及市足协班组的入驻让上港一下子成为了上海足球的宠儿。

“从两年前赞助俱乐部到现在投资俱乐部,我觉得是一个水到渠成 的过程。”陈戌源说,“这两年来,我们享受到了足球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集团和员工们都尝到了甜头,既达到了企业和社会体育产业相结合的目的,也达到了企业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高经营能力的尝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足球俱乐部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业务增长能力。投资俱乐部都不希望亏损,我是企业家,做任何投资肯定想要有回报,我相信俱乐部能给上港集团一个好的回报。”

国资重来,叫板京穗

“和北京、广州相比,同样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现在的足球水平显然和前两者是有差距的,对我们来说,现在是要赶上差距的问题。”陈戌源说,“作为企业,上港集团投资足球,肯定要花不少钱,我希望在投资足球后,通过上海足球的振兴让上海城市的精气神进一步得到弘扬,企业的话,我觉得通过足球的发展,企业的精气神也能得到弘扬。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很好地提高上海足球的水平。”

从甲A末期申花、中远凭借国资背景、打造中国第一德比;到朱骏(微博)、徐根宝的个人奋战;再回到上港、绿地的国资局面。上海滩的变局,有浓烈的政策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抓好潜力产业,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这一则风向标般的意见已经明确了三大球在今后体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仁川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喊着“振兴三大球”的口号来到韩国,却带着三大球颗粒无收的耻辱离开。而上一次中国在三大球项目上一金未得还是在1974年的首届亚运会上。于是在乒羽跳水举重这些梦之队项目接受了多年考验之后,“三大球”突然就成了检验中国是否是体育大国乃至强国的标志。

当三大球成为绝对主流的今天,在北京,足球有北京国安,篮球有首钢男篮,北汽男排更是全国冠军球队。而南看广州,恒大把足球和女排都送到了联赛最前排,广东男篮也是CBA赛场多年的霸主。这两座城市在三大球上的作为已经与上海渐行渐远。曾经以出精品体育人才自傲的上海体育在姚明退役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淡出后已经后继乏人,因此,着力振兴三大球也成了当务之急。

从这两年来的上海滩足球的风云变幻中不难看出些端倪,两支国资背景大型企业的强势介入便是追赶的开始。就像在这次俱乐部易主之事中,另一个主角东亚集团方面所表达的态度一样,一切都是在为上海足球做贡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